本技术涉及光伏车棚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光伏车棚。
背景技术:
1、光伏车棚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主要由支架系统、电池组件阵列、照明及控制逆变系统、充电装置系统和防雷及接地系统组成。支架系统主要包括支撑立柱、固接在支撑立柱之间的斜梁、接在斜梁上用于支撑太阳电池组件阵列的檩条及固定电池组件阵列的紧固件等。每个车棚下面,都有个汇流箱,车棚顶端的太阳能电板,就是通过这里将吸收的电量统一收纳,再经过传输至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即可输送至电网内,然后完成发电。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水结构形式,在加强防水性能的条件下,又符合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
2、目前的防水结构主要有两种,均存在缺陷。
3、第一种是板上防水,用胶条和打胶或防水盖板进行密封。胶条和打胶接缝处理均需要打胶和贴胶条,对施工要求较高,接触处处理不到位容易有漏水隐患且施工麻烦进度较慢。防水盖板对钢结构施工要求较高,光伏组件可能存在高度差,防水盖板与组件接触不良,有漏水隐患。
4、第二种是板下防水,光伏组件通过横担安装在导水槽上。安装导水槽施工麻烦且造价较高,用自攻钉直接固定导水槽在檩条上,这种对施工要求比较严,一旦固定后就不好再调整m水槽的位置。
5、且两种防水结构均不适用于风速比较大的安装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光伏车棚,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光伏车棚,所述车棚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通过防水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光伏组件,所述防水机构包括:
3、若干长边防水组件,若干所述长边防水组件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长边防水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的长边;
4、若干短边防水组件,若干所述短边防水组件等间距设置在相邻所述长边防水组件之间,所述短边防水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的短边;若干所述长边防水组件和若干所述短边防水组件围成若干固定腔,且若干所述固定腔与若干所述光伏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5、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腔内,且所述长边防水组件与所述短边防水组件结构相同,包括:
6、下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抵,所述下连接件的顶面两侧分别固接有下卡接条,所述下卡接条和所述下连接件顶面边缘与所述光伏组件底部边缘相抵;
7、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底面两侧分别固接有上卡接条,所述上卡接条和所述上连接件底面边缘与所述光伏组件顶部部边缘相抵;
8、若干紧固件,若干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所述支撑组件,以使得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夹持、且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9、优选的,所述上连接件底面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相抵。
10、优选的,两所述上卡接条两相对侧面分别固接有限位条,两所述限位条与所述上卡接条底面之间形成限位腔。
11、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
12、上紧固螺母,设置在所述限位腔内,所述上紧固螺母的底面与所述限位条顶面相抵;
13、下紧固螺母,与所述支撑组件底面相抵;
14、紧固螺栓,贯穿所述支撑组件、所述下连接件和所述上连接件,且分别与所述上紧固螺母和所述下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短边防水组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所述长边防水组件侧面相抵。
16、优选的,所述长边防水组件与所述短边防水组件接缝处设置有密封胶。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从车棚的下方对防水结构进行组合,安装方便快捷,与光伏组件结合为一体,整体强度大,解决了高处作业时间长,施工麻烦进度慢,不适用于风速比较大的安装地等问题,实现安装维护的低损坏率、高效率和低成本,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1.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棚包括支撑组件(1)以及通过防水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的光伏组件(2),所述防水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7)底面两侧边缘分别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密封条(9),所述密封条(9)与所述光伏组件(2)边框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上卡接条(8)两相对侧面分别固接有限位条(10),两所述限位条(10)与所述上卡接条(8)底面之间形成限位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边防水组件(4)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所述长边防水组件(3)侧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光伏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防水组件(3)与所述短边防水组件(4)接缝处设置有密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