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31  11


    本技术涉及柔性光伏支架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柔性光伏支架系统是一种大跨度多连跨结构,该结构采用两端固定点之间张拉承重索,中间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梁固定承重索的方式形成光伏板支撑结构。当中间梁为一个时为两跨结构,中间梁为两个时为三跨结构,以此类推;可实现10-50米长的大跨度安装,进而适应鱼塘、山地等光伏应用场景。

    2、中间梁一般为h型钢结构,其两侧各设置一根承重索的方案或采用一整根承重索横跨中间梁上的方案,当采用两侧设置承重索的方案时,承重索通过锚具固定在中间梁上,出于中间梁安装、运维等因素考虑,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和锚具一般采用上下错位的安装方式,以上两种方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当采用一整根承重索横跨中间梁上的方案,单跨出现承重索松动、损坏需要拉紧或更换时操作十分不便。

    4、2.当采用两侧设置承重索的方案时,由于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和锚具上下错位,因此实际投入使用时两侧的承重索和锚具会对中间梁形成上下翻转力矩;

    5、此外,一根中间梁通常用于连接多组承重索和锚具,各组承重索和锚具产生的力矩叠加后会导致中间梁发生变形,具有较大安全隐患。

    6、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全部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包括:

    3、中间梁,所述中间梁贯穿前后表面开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孔,四个所述螺栓安装孔中心位置呈矩型或等腰梯形分布;位于对角线的所述螺栓安装孔分别组成第一组螺栓安装孔和第二组螺栓安装孔;

    4、承重索安装件,所述承重索安装件有两套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承重索安装件一端与承重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梁左右两侧的承重索相对正。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7、进一步的,所述承重索安装件包括:

    8、拉杆螺栓,所述拉杆螺栓有两个,其前端具有螺栓头,所述拉杆螺栓的尾端贯穿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并向所述中间梁的一侧延伸,所述螺栓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和第二组螺栓安装孔并能够限位在所述中间梁的另一侧;

    9、锚具座,所述承重索与夹片锚具压紧后固定设置于所述锚具座内,所述锚具座与两个所述拉杆螺栓的尾端滑动连接;

    10、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拉杆螺栓的尾端螺纹连接并对所述锚具座进行限位。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锚具盖,所述锚具盖与所述锚具座固定连接,当所述承重索与所述锚具座固定时,所述承重索的伸入所述锚具盖内。

    12、进一步的,还包括:

    13、球形垫圈,所述球形垫圈套设在所述拉杆螺栓上并靠近所述螺栓头设置,所述球形垫圈靠近所述螺栓头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圆弧面;

    14、锥形垫圈,所述锥形垫圈设置于所述球形垫圈和所述螺栓头之间,所述锥形垫圈靠近所述球形垫圈的一侧面呈圆锥形并与所述圆弧面形状适配。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6、1.在中间梁上开设两组螺栓安装孔,两组螺栓安装孔交叉设置,螺栓安装孔中心插入螺栓,两组螺栓安装孔的中心位置整体呈矩型或等腰梯形分布,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安装件分别与两组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两侧的承重索安装件满足错位式设计且相对安装,实际投入使用后,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水平拉力大体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大小近似相等,可避免形成上下翻转力矩、中间梁发生变形,提高中间梁结构稳定性。

    17、2.承重索安装件采用拉杆螺栓结合锚具座的方式对承重索进行固定,当需要调节单跨承重索的拉紧度或更换单跨承重索时,只需调整对应的拉杆螺栓上的螺母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18、3.拉杆螺栓靠近螺栓头的位置设置配套使用的球形垫圈和锥形垫圈,当承重索安装完毕后,由于球形垫圈和锥形垫圈为柔性结构,球形垫圈和锥形垫圈可相对转动,因此螺栓头与中间梁之间实际上是非刚性连接,拉杆螺栓可根据承重索的实际安装角度自适应调节自身角度,避免了因拉杆螺栓无法转动,承重索竖直分拉力产生的破坏弯矩对拉杆螺栓的损坏。



    技术特征:

    1.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索安装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具盖(5),所述锚具盖(5)与所述锚具座(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柔性支架承重索安装结构,涉及柔性光伏支架安装结构领域,包括:中间梁,中间梁开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孔,四个螺栓安装孔的中心位置呈矩型或等腰梯形分布,承重索安装件一端与承重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组螺栓安装孔或第二组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两组螺栓安装孔交叉设置且整体呈矩型或等腰梯形分布,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安装件分别与两组螺栓安装孔固定连接,两侧的承重索安装件满足错位式设计且相对安装,实际投入使用后,中间梁两侧的承重索水平拉力大体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大小近似相等,可避免两侧承重索水平拉力形成上下翻转力矩、中间梁发生变形,提高中间梁结构稳定性,减小中间梁结构的钢材用量,运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中,韩利生,陈铁军,薄俊忍,李博华,张宗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