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采集,特别是一种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
背景技术:
1、管状电机可以通过电气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可以用于驱动各种机械部件,如传送带、泵、阀门、门窗等,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运动,管状电机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在一些空间有限或需要高性能的场景下具有优势,管状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可以精确控制卷帘门的开启和关闭,使得门的运动更加平稳、准确,避免了传统手动操作可能存在的误差,现有技术中的管状电机无法进行遇阻信号采集,当卷帘门底部有物体时,如果管状电机无法及时检测到并停止移动,可能会导致卷帘门与物体碰撞,造成物体损坏或人员受伤,且门体可能会受到损坏,例如门板弯曲、门体变形或门轨受损等,影响门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管状电机无法进行遇阻信号采集,当卷帘门底部有物体时,如果管状电机无法及时检测到并停止移动,可能会导致卷帘门与物体碰撞,造成物体损坏或人员受伤,且门体可能会受到损坏,例如门板弯曲、门体变形或门轨受损等,影响门的正常使用寿命。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马达总成以及第二连接轴,所述马达总成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于所述马达总成一端;
5、采集组件,设置于所述马达总成上,包括采集件和转动件,所述采集件位于所述马达总成一端,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采集件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件包括遇阻磁钢和遇阻霍尔线路板,所述遇阻磁钢设置于所述马达总成一端,所述遇阻霍尔线路板设置于所述遇阻磁钢一次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件还包括封盖和电控支架,所述封盖固定于所述遇阻霍尔线路板顶部,所述电控支架套设于所述封盖外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接线座和转动柱,所述接线座插接于所述马达总成内,所述转动柱固定于所述接线座底部,所述转动柱插接于所述电控支架内,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电控支架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内齿圈和过渡齿,所述内齿圈固定于所述电控支架底部,所述过渡齿设置于所述内齿圈内,过渡齿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控支架内壁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遇阻齿轮和卡块,所述遇阻齿轮设置于所述过渡齿一侧,所述遇阻齿轮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控支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卡块固定于所述遇阻齿轮顶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内端盖和外端盖,所述内端盖通过轴承与所述内齿圈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外端盖位于所述内端盖底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螺栓和按键装饰盖,所述螺栓插接于所述外端盖底部,所述螺栓与所述外端盖螺纹连接,所述按键装饰盖设置于所述外端盖一侧。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管状电机上设置遇阻信号采集机构可以及时检测到卷帘门底部的阻碍物,当检测到物体时,可以立即停止电机的运行,避免卷帘门与物体碰撞,降低人员受伤和物体损坏的风险,且避免了物体对电机和门体造成损坏,延长电机和门体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1.一种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件(201)包括遇阻磁钢(201a)和遇阻霍尔线路板(201b),所述遇阻磁钢(201a)设置于所述马达总成(102)一端,所述遇阻霍尔线路板(201b)设置于所述遇阻磁钢(201a)一次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件(201)还包括封盖(201c)和电控支架(201d),所述封盖(201c)固定于所述遇阻霍尔线路板(201b)顶部,所述电控支架(201d)套设于所述封盖(201c)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包括接线座(202a)和转动柱(202b),所述接线座(202a)插接于所述马达总成(102)内,所述转动柱(202b)固定于所述接线座(202a)底部,所述转动柱(202b)插接于所述电控支架(201d)内,所述转动柱(202b)与所述电控支架(201d)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还包括内齿圈(202c)和过渡齿(202d),所述内齿圈(202c)固定于所述电控支架(201d)底部,所述过渡齿(202d)设置于所述内齿圈(202c)内,过渡齿(202d)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控支架(201d)内壁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还包括遇阻齿轮(202e)和卡块(202f),所述遇阻齿轮(202e)设置于所述过渡齿(202d)一侧,所述遇阻齿轮(202e)通过轴承与所述电控支架(201d)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卡块(202f)固定于所述遇阻齿轮(202e)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还包括内端盖(202g)和外端盖(202h),所述内端盖(202g)通过轴承与所述内齿圈(202c)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外端盖(202h)位于所述内端盖(202g)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电机遇阻信号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202)还包括螺栓(202i)和按键装饰盖(202j),所述螺栓(202i)插接于所述外端盖(202h)底部,所述螺栓(202i)与所述外端盖(202h)螺纹连接,所述按键装饰盖(202j)设置于所述外端盖(202h)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