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竹笋蒸煮加工,具体涉及恒温恒压煮锅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竹笋加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剥落和破碎竹笋的笋壳以便后续加工,通常需要将竹笋进行蒸煮加热。
2、现目前蒸煮竹笋的容器通常为一个较大的类似于水池的锅体,蒸煮时需要在锅体的顶部敞口处覆盖带有泄压阀的篷布罩,并将篷布罩夹紧在锅体的顶部边缘以对锅体进行密封,实现锅体对内部竹笋的高压蒸煮。
3、但是,现目前通常使用线材缠紧或钳具夹紧的方式将篷布罩与锅体边缘密封,操作麻烦,并且,同锅体一样,篷布罩的体积较大,每次蒸煮都需要拆装一次篷布罩,费时费力,且拆除后的篷布罩无处安放,随意摆放则将导致加工空间杂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恒温恒压煮锅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包括:
4、锅体,其整体呈方形,且其顶部边缘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外缘台,所述外缘台的顶部开设有环槽,位于所述锅体左右两侧的环槽内分别设置有滑杆;
5、篷布罩,其外侧间隔排布有多根拱条,以使所述篷布罩能够向上拱起,多根所述拱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套置于滑杆上的滑套,所述篷布罩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底端延伸下垂的侧挡罩,所述篷布罩上设置有泄压阀;及
6、密封机构,其用于将篷布罩与锅体的顶部边缘密封。
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于外缘台的四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螺杆、导向杆和压板,所述螺杆螺纹穿设于外缘台的外侧,且其一端位于环槽内并转动连接有压板,两根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于压板远离篷布罩的一侧并滑动贯穿外缘台的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压板靠近篷布罩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9、进一步的,所述锅体顶部边缘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抵推环,以使所述篷布罩位于抵推环与压板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抵推环朝向篷布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嵌固齿。
11、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锅体前后两侧的环槽底部开设有供侧挡罩穿过的穿槽。
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
13、1、将各根拱条滑动靠拢可使篷布罩折叠,使得锅体上方敞开,方便放入待蒸煮的竹笋,再将各根拱条滑动远离彼此可使篷布罩展开并覆盖锅体上方,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反复拆除篷布罩,且能够在不使用篷布罩时对其妥善放置,并且,各根拱条为篷布罩提供向上的支撑,能够在篷布罩移动时与竹笋隔开,防止竹笋或装竹笋的箩筐与篷布罩发生刮蹭干扰篷布罩移动或导致篷布罩破口;
14、2、通过旋动螺杆可驱使压板靠近或远离篷布罩,进而可将篷布罩或侧挡罩夹持于压板与锅体外壁之间,操作方便,且每块压板分别整体对应锅体的每一侧,能够较为平整地挤压篷布罩或侧挡罩,减少篷布罩或侧挡罩的褶皱,以减小锅体与篷布罩或侧挡罩之间的缝隙。
1.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于外缘台的四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螺杆、导向杆和压板,所述螺杆螺纹穿设于外缘台的外侧,且其一端位于环槽内并转动连接有压板,两根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于压板远离篷布罩的一侧并滑动贯穿外缘台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靠近篷布罩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顶部边缘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抵推环,以使所述篷布罩位于抵推环与压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环朝向篷布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嵌固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压煮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锅体前后两侧的环槽底部开设有供侧挡罩穿过的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