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30  10


    本技术属于车床,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1、在加工灰铁轮毂时,因轮毂夹持位置位于一端,而另一端壁薄且距离夹持位置较远,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震颤,震颤传导到加工部位会导致震刀,严重时导致零件报废。

    2、目前我司的解决方法是在远离夹持位置的一侧的对应的卡爪上增加螺栓,卡爪夹紧工件后再由人工旋紧螺栓,通过螺栓相互作用顶住轮毂远离夹持位置的一端。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震刀的现象但是导致每次更换轮毂都需要人工介入拧入或拧出螺栓,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它所解决的是如何在保证装夹效率的同时提高现有夹持工装夹持轮毂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基盘,所述基盘上凸出有若干定位夹块,所述定位夹块均环绕基盘中心间隔均匀排布,且所述定位夹块均能在基盘的径向上滑动以靠近或远离基盘的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的中部或靠近基盘所在的端部上连接有弹簧柱销,所述弹簧柱销具有可伸缩的柱销,所述柱销均凸出于对应的定位夹块靠近基盘中心所在的侧面外且朝向基盘中心方向设置。

    4、本申请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夹持轮毂的定位夹块,定位夹块相互靠近能对轮毂的外周进行夹持,本申请的创新点在于:在定位夹块的中部或远离夹持位置的端部上连接有弹簧柱销,当所有定位夹块相互配合夹持住轮毂时,远离夹持的一端能被弹簧柱销顶压,所有的弹簧柱销能相互配合对远离夹持的一端进行限位起到类似夹持的效果,这样轮毂的前后端都被夹持限位住在轮毂被加工时不容易产生震颤,大幅度的提高稳定性。

    5、弹簧柱销包括内置的弹簧以及可伸缩的柱销,柱销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保持伸出的状态,柱销在受到外力作用能克服弹簧弹力向内移动,在装夹轮毂时,每个弹簧柱销上的柱销都能自适应的顶压在轮毂的外周上,所有的弹簧柱销能相互配合对轮毂的另一端形成限位,这样设计使得轮毂的装夹自动化,大幅度的提高装夹效率,在保证了装夹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夹持以及加工时候的稳定性。

    6、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每个所述的定位夹块上均固定有两个弹簧柱销,两个弹簧柱销分别位于定位夹块相对的两侧部上,且同一个定位夹块上的两个弹簧柱销能分别在其他的定位夹块上找到与之相对设置的弹簧柱销。

    7、本申请的定位夹块上都固定有两个的弹簧柱销,所有的弹簧柱销都是围绕基盘的中心设置的,而且弹簧柱销都是成对设置的以基盘中心相对设置,这样设计相对的两个弹簧柱销顶压在轮毂外周上能相互抵消力能让夹持更加稳定,同时弹簧柱销能自适应的伸缩来调整接触,这样轮毂换装效率高,轮毂夹持稳定。

    8、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定位夹块相对的两侧部上均固定连接钣金,所述连接钣金上具有斜向外凸出的连接部且所有的连接部包围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弹簧柱销分别固定在各处的连接部上并环绕基盘中心间隔排布。

    9、本申请的弹簧柱销都是通过连接钣金固定在定位夹块上,连接钣金上的连接部斜向凸出能增加同一个定位夹块上的两个弹簧柱销之间的间距,能让所有的弹簧柱销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能从多个角度对轮毂进行顶压支撑限位,使得夹持以及加工过程更加稳定。

    10、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相邻的两个弹簧柱销之间的夹角为55°-65°。

    11、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定位夹块的顶部铰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铰接轴与所述基盘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动座上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合金卡块。

    12、本申请的定位夹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在转动座上连接有合金卡块,合金卡块用于与轮毂夹持位接触,本申请将合金卡块可以通过转动座的转动来调节初始夹持接触时的身位,使得合金卡块与轮毂夹持位置表面配合更好,一个定位夹块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合金卡块提高夹持力度,同时多个合金卡块又能在转动座的转动帮助下协调与轮毂接触,这样在保证夹持效率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

    13、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转动座上具有两处对称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均铰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铰接轴与所述转动座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每个安装座靠基盘中心所在的侧部上均固定有至少一对的合金卡块,同一对的两个合金卡块分别位于该安装座的铰接轴的两侧。

    14、本申请的每个转动座上具有两处对称设置的安装部,两处安装部上又都连接有两处安装座,两处安装座上都设置有两个合金卡块,相当于一个定位夹块上具有至少4个合金卡块,而这样数量的合金卡块通过两级的转动(转动座转动以及安装座的转动)来实现适应的夹持轮毂外周,使得整体的夹持效果以及稳定性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15、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合金卡块的表面上均凸出有齿部。

    16、齿部的设计能进一步的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17、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基盘为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具有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块,每个移动块上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夹块且所述定位夹块能在移动块的带动下相对基盘滑动。

    18、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中,所述基盘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夹块之间固定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围形成基圈用于轮毂初始定位放入。

    19、相邻的两个定位夹块之间设置有导向件,所有导向件基本上包围形成一个基圈,基圈的直径大于轮毂的直径,使得轮毂在装入时能有一个大致的装入区域,使得轮毂在装入时效率更高。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的优点在于:在定位夹块的中部或远离夹持位置的端部上连接有弹簧柱销,当所有定位夹块相互配合夹持住轮毂时,远离夹持的一端能被弹簧柱销顶压,所有的弹簧柱销能相互配合对远离夹持的一端进行限位起到类似夹持的效果,这样轮毂的前后端都被夹持限位住在轮毂被加工时不容易产生震颤,大幅度的提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基盘(1),所述基盘(1)上凸出有若干定位夹块(2),所述定位夹块(2)均环绕基盘(1)中心间隔均匀排布,且所述定位夹块(2)均能在基盘(1)的径向上滑动以靠近或远离基盘(1)的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2)的中部或靠近基盘(1)所在的端部上连接有弹簧柱销(3),所述弹簧柱销(3)具有可伸缩的柱销(31),所述柱销(31)均凸出于对应的定位夹块(2)靠近基盘(1)中心所在的侧面外且朝向基盘(1)中心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定位夹块(2)上均固定有两个弹簧柱销(3),两个弹簧柱销(3)分别位于定位夹块(2)相对的两侧部上,且同一个定位夹块(2)上的两个弹簧柱销(3)能分别在其他的定位夹块(2)上找到与之相对设置的弹簧柱销(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2)相对的两侧部上均固定连接钣金(32),所述连接钣金(32)上具有斜向外凸出的连接部(33)且所有的连接部(33)包围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弹簧柱销(3)分别固定在各处的连接部(33)上并环绕基盘(1)中心间隔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弹簧柱销(3)之间的夹角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2)的顶部铰接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的铰接轴与所述基盘(1)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转动座(4)上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合金卡块(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上具有两处对称设置的安装部(41),所述安装部(41)上均铰接有安装座(5),安装座(5)的铰接轴与所述转动座(4)的铰接轴相互平行,每个安装座(5)靠基盘(1)中心所在的侧部上均固定有至少一对的合金卡块(6),同一对的两个合金卡块(6)分别位于该安装座(5)的铰接轴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卡块(6)的表面上均凸出有齿部(61)。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1)为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具有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块(11),每个移动块(11)上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夹块(2)且所述定位夹块能在移动块(11)的带动下相对基盘(1)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1)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夹块(2)之间固定有导向件(12),所述导向件(12)包围形成基圈用于轮毂初始定位放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床的轮毂定位工装,属于车床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保证装夹效率的同时提高现有夹持工装夹持轮毂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的轮毂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夹持轮毂的定位夹块,定位夹块相互靠近能对轮毂的外周进行夹持,本申请的创新点在于:在定位夹块的中部或远离夹持位置的端部上连接有弹簧柱销,当所有定位夹块相互配合夹持住轮毂时,远离夹持的一端能被弹簧柱销顶压,所有的弹簧柱销能相互配合对远离夹持的一端进行限位起到类似夹持的效果,这样轮毂的前后端都被夹持限位住在轮毂被加工时不容易产生震颤,在保证了装夹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夹持以及加工时候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奇,商剑波,贾德松,李强,张新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迈(潍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7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