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包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压平机。
背景技术:
1、在包装用的纸张或纸板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将印刷有图案的膜或纸张与另一纸张或纸板贴合,从而形成色彩丰富的纸制品或包装盒。但在贴合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局部贴合不充分或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及外观,此时需要通过压平机对产品进行压平,使两者充分结合。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瓦楞纸箱压平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气液增压缸,气液增压缸下方设置有推杆,推杆竖直向下穿过固定板,推杆下方设置有压平板,压平板下方设置有压机平台,压机平台下方设有传感器固定平台,压力传感器夹于该传感器固定平台和压机平台的中央,机架一侧设置有压平板动力控制装置。但当压制对象的高度不同时,该装置压平板的行程会发生变化,这会导致压力变化从而影响压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压平机,该装置可调节放置压平对象的载物板高度,进而确保不同高度的压平对象处于相同的压平位置,提高压平品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自动压平机,包括第一驱动组件、调节机构、载物板、冲压机构、电控组件,所述载物板与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冲压机构安设于载物板正上方,所述电控组件与冲压机构通信连接并控制冲压机构贴近或远离载物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调节机构带动载物板贴近或远离冲压机构。
4、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需要进行压平操作时,先将压平对象放置在载物板上,随后操作者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调节机构改变载物板的高度,使载物板下移或上升,从而令压平对象的上表面位于合适的压平位置,从而可确保不同高度的压平对象处于相同的压平位置,提高压平品质。随后通过电控组件控制冲压机构工作,冲压机构下压对压平对象进行压平,压平完成后冲压机构自动复位,取出压平对象即可。
5、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若干光杆和托架,所述光杆均活动穿设于载物板,所述托架固定安设于载物板底部,且丝杆穿设于托架形成丝杆传动副,所述光杆与丝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丝杆连接并驱动丝杆转动。
6、通过这种设置方式,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丝杆正转或反转,载物板一方面通过托架与丝杆形成丝杆传动副,另一方面又受到多根光杆的限位无法转动,因此与丝杆、光杆共同组成丝杆螺纹传动副,当丝杆正转或反转时,载物板可沿光杆上升或下移,从而实现位置调节;采用丝杆螺纹传动副,一方面,丝杆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避免压平时发生移动;另一方面,丝杆传动精准,有利于使用者精确调节压平对象的位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手动轮盘、传动杆、第一斜齿轮及第二斜齿轮,所述手动轮盘、传动杆及第一斜齿轮均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手动轮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还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丝杆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
8、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手动轮盘,带动与传动杆相连的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啮合的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上的丝杆跟随第二斜齿轮转动,从而令载物板移动。
9、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10、通过这种设置方式,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构成减速增力的传动组,既能使操作者以较小的力气即可转动手动轮盘进行调节,也有利于减小丝杆的转动速度进而提高调节精度。
11、优选地,所述托架上分设有若干个支脚,若干个所述支脚均与载物板底部固定连接。
12、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增大托架与载物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提高设备寿命。
13、优选地,所述冲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及压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电控组件通信连接,并驱动压板贴近或远离载物板。
14、通过这种设置方式,电控组件可控制第二驱动组件输出的压力大小,第二驱动组件工作,驱动压板向载物板移动,对处于载物板上的压平对象进行压平。
15、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气压缸与活塞杆,所述气压缸固定安设在载物板上方,所述压板通过活塞杆与气压缸活动连接。通过这种设置方式,气压缸充气驱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带动压板下压,动力传动直接、高效,有利于提高压平板的动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1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压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活塞杆传递到压板上的力过于集中,使压板以更均匀的力对压平对象进行压平。
17、优选地,所述自动压平机还包括机架,载物板通过调节机构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冲压机构安设于机架上且位于载物板正上方,冲压机构与机架活动连接,电控组件固定安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设在机架上且与调节机构连接。
18、优选地,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机架上设有引导柱,所述压板通过引导槽与引导柱滑动连接。
19、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压板在下压及复位过程中受到引导柱的引导,引导柱起到限位作用,能避免压板下压时因气压缸工作而产生振动,确保压板不会在水平方向晃动,有利于提高压平效果。
20、优选地,所述压板底部设有泡棉。
21、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使压平对象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且能避免划伤压平对象表面,提高了压平后的产品质量。
22、优选地,所述载物板上部设有布料层。
23、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布料层既能增大压平对象与载物板之间的接触摩擦力,避免压平对象在受到压力时发生横向移动而导致偏移;又能在压平对象与载物板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能避免压平对象受到的局部压力过大。
24、优选地,所述载物板边缘还设有挡板。
25、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避免压平对象从载物板边缘掉落。
26、优选地,自动压平机还包括凸起模具,所述凸起模具可放置于载物板上表面。
27、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当需要对托盘类或盒类的空心产品进行压平处理时,可先在载物板上表面放置凸起模具,再将托盘类或盒类产品架设在凸起模具上进行压平,凸起模具可从空心产品的空心侧提供支撑,避免压平过程中空心产品发生形变。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9、(1)设置有调节载物板位置的调节机构,从而令载物板上的压平对象处于正确的压平位置。
30、(2)通过气缸活塞驱动压板工作,压板移动迅速,工作效率高。
31、(3)通过引导槽与引导柱的设置,避免了压板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提高了压平产品的品质。
1.一种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调节机构(2)、载物板(3)、冲压机构(4)及电控组件(5),所述载物板(3)与调节机构(2)连接,所述冲压机构(4)安设于载物板(3)正上方,所述电控组件(5)与冲压机构(4)通信连接并控制冲压机构(4)贴近或远离载物板(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驱动所述调节机构(2)带动载物板(3)贴近或远离冲压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丝杆(21)、若干光杆(22)和托架(23),所述光杆(22)均活动穿设于载物板(3),所述托架(23)固定安设于载物板(3)底部,且丝杆(21)穿设于托架(23)形成丝杆传动副,所述光杆(22)与丝杆(21)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与丝杆(21)连接并驱动丝杆(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包括手动轮盘(11)、传动杆(12)、第一斜齿轮(13)及第二斜齿轮(14),所述手动轮盘(11)、传动杆(12)及第一斜齿轮(13)均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杆(12)一端与手动轮盘(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斜齿轮(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13)还与第二斜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14)与丝杆(21)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齿轮(13)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斜齿轮(14)的分度圆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3)上分设有若干个支脚,若干个所述支脚均与载物板(3)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组件(41)及压板(4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1)与电控组件(5)通信连接,并驱动压板(42)贴近或远离载物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1)包括气压缸(411)与活塞杆(412),所述气压缸(411)固定安设在载物板(3)上方,所述压板(42)通过活塞杆(412)与气压缸(411)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6),载物板(3)通过调节机构(2)与机架(6)活动连接,所述冲压机构(4)安设于机架(6)上且位于载物板(3)正上方,冲压机构(4)与机架(6)活动连接,电控组件(5)固定安设于机架(6)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安设在机架(6)上且与调节机构(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4)的压板(42)上开设有引导槽(421),所述机架(6)上设有引导柱(61),所述压板(42)通过引导槽(421)与引导柱(61)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压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2)底部设有泡棉(422);所述载物板(3)上部设有布料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