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28  13


    本技术属于铁芯电抗器,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


    背景技术:

    1、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

    2、现有的,当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一般使用变频串联谐振装置来完成电缆交流耐压试验,常规试验状况下,电缆长(对电容量大)且由于电缆通常具有较大的电容负荷,尤其是在长距离传输的情况下,此时都是外加多只并联电抗器,电压等级高时,通常需要将多只电抗器串联进行使用,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包括:

    3、电抗器外壳,所述电抗器外壳顶部设有电抗器上盖板;

    4、电抗器线圈,所述电抗器线圈设有两组且两组电抗器线圈并排于电抗器外壳内,所述电抗器外壳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高压套管、第二高压套管、第三高压套管,所述电抗器外壳表面且位于第三高压套管一侧设有低压端子,所述电抗器线圈表面电性连接有电抗器铁芯。

    5、优选的,其中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低压端子,高电位端接第一高压套管,另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第三高压套管,高电位端接第二高压套管。

    6、优选的,所述电抗器外壳内且位于电抗器线圈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电抗器线圈和电抗器铁芯的固定支架。

    7、优选的,所述电抗器外壳表面设有接地柱,通过接地柱将电抗器接电,漏电时可将电流传导至地面。

    8、优选的,所述电抗器外壳表面设有固定架,所述电抗器外壳底部设有固定脚,该固定脚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脚分别设于电抗器外壳底部两侧,所述电抗器外壳顶部表面设有若干吊耳。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抗器内采用闭合磁路的电抗器铁芯设计,以及多绕组电抗器线圈,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内部绕组并联使用,将其中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低压端子,高电位端接第一高压套管,(减小电感量,增大输出电流),内部绕组串联使用时,将另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第三高压套管,高电位端接第二高压套管(增加电感量,提高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电抗器的串并联,较为方便且通过两组电抗器绕组分别进行串并联,从而增加了总的电感量,通过增加电感量可以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率,从而使得输出电压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电抗器线圈(3)的低电位端接低压端子(7),高电位端接第一高压套管(4),另一组电抗器线圈(3)的低电位端接第三高压套管(6),高电位端接第二高压套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外壳(1)内且位于电抗器线圈(3)顶部和底部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电抗器线圈(3)和电抗器铁芯(8)的固定支架(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外壳(1)表面设有接地柱(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外壳(1)表面设有固定架(11),所述电抗器外壳(1)底部设有固定脚(12),所述电抗器外壳(1)顶部表面设有若干吊耳(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可串并联铁芯电抗器,包括电抗器外壳、电抗器线圈,所述电抗器外壳顶部设有电抗器上盖板,所述电抗器线圈设有两组,所述电抗器外壳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高压套管、第二高压套管、第三高压套管,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内部绕组并联使用,将其中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低压端子,高电位端接第一高压套管,内部绕组串联使用时,将另一组电抗器线圈的低电位端接第三高压套管,高电位端接第二高压套管,从而实现电抗器的串并联,较为方便且通过两组电抗器绕组分别进行串并联,从而增加了总的电感量,通过增加电感量可以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率,从而使得输出电压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仇永军,张文兵,戴大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尔达电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6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