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试验设备,具体为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原因窑炉。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自信的发展,传统建筑市场有较大增长,传统建筑砖作为传统建筑修复和防传统建筑新建的基础材料,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尤其是在西、北部地区。传统建筑砖相较于普通建筑用红砖的生产工艺略为复杂,除前期大致相同的烧结工艺外,还有后期较为复杂的还原工艺。目前传统建筑砖的生产工艺各个地区略有不同,有较为先进的连续生产隧道窑,同时也存在生产工艺较为传统的梭式窑、马蹄窑等。由于生产过程中传统建筑砖的原料、产品性能需求的变化,生产工艺的烧制温度、气体浓度、烧制时间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实际生产窑内进行参数修改试验往往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以及时间,同时占用生产用窑炉进行试验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且由于传统建筑砖还原需要的还原气氛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修改相关参数需求设置一定的安全性措施,故用实际生产用窑炉进行工艺改进较为繁琐。利用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可以模仿实际生产工艺,对相关生产工艺参数进行试验,试验需要的能源少、炉内达到目标环境时间短、可控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具有节能、省时、安全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窑炉外壁由双层耐火砖内夹岩棉板组成,窑炉主体包括炉膛和供热部,所述炉膛和供热部的同一侧共用密闭隔热门,所述炉膛和供热部之间由耐高温钢筋网隔开。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炉膛一侧有用于调节膛内气体环境的风口和用于监测炉膛温度和气体状态的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探测器、氢气浓度探测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供热部中间有焦炭炉,焦炭炉底部有与窑炉外界连通的通风管道。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供热部由焦炭与湿润空气反应发出热量以及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和氢气。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7、本实用新型通过焦炭与空气反应放出热量及还原性气体,通过控制输入空气的湿度和空气量可控制炉膛内的温度和气体氛围,以达到传统建筑砖不同生产阶段的环境需求。与实际生产用的窑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短时间内消耗少量能源便可达到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温度和气体氛围,且无需从外部直接通入还原剂。鉴于还原剂的不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改变相关参数所需要的时间和能源消耗较小,方便试验的进行。
1.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包括窑炉,所述窑炉炉壁包括双层耐火砖(3、5)和内夹岩棉板(4),所述窑炉上部为烧制、还原传统建筑砖的炉膛(1),所述窑炉下部为提供热量和还原气氛的供热部(2),所述窑炉中间由耐高温钢筋网(7)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部(2)热量由焦炭(20)燃烧供应,建筑砖还原气氛由焦炭(20)与带水蒸气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一侧设有风口(17),风口(17)设有第一堵头(18)和第一鼓风机(19),用以调节炉膛内部气氛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顶部设有一氧化碳浓度探测器(14)和氢气浓度探测器(15),用以测试炉膛内还原气体浓度,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6),用以测量炉膛内烧制、还原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部(2)的中间位置设有焦炭炉(8),所述焦炭炉(8)底部设有直通窑炉外部的通风管道(10),所述通风管道(10)中部设有出风口,端口设有第二堵头(12)和第二鼓风机(13),第二鼓风机(13)向所述供热部(2)鼓入湿润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用传统建筑砖还原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和供热部(2)的同一侧设有密闭隔热门(6),开启时可供焦炭(20)和试验试件进出,闭合时可隔绝窑炉内外的热量和气体传递,保障窑炉内的温度和气体浓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