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2025-07-27  10


    本申请涉及激光,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激光器能够产生峰值功率高、脉宽宽度窄、光谱宽的超短脉冲。尤其是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已广泛应用于光频梳、光通信、激光测距、高速光取样、非线性光学生物成像等领域。

    2、目前,获得高重频脉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动锁模、超短腔锁模和被动谐波锁模。其中,主动锁模需要高频信号发生器或其它谐振腔外附加设备,增加了系统成本和结构复杂性;超短腔锁模虽然也可以获得高重频脉冲,但是受限于腔体的物理长度,很难进一步提高重复率。相比之下,被动谐波锁模被认为是更简单有效的产生高重频脉冲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被动谐波锁模是光纤激光器中产生超短脉冲的主要技术之一。这种技术是在激光谐振腔中加入可饱和吸收体,利用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实现超短脉冲。因此,被动锁模技术的核心是寻找稳定可靠的可饱和吸收体。

    3、当前可饱和吸收体多为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但受限于昂贵的造价、复杂的制造工艺和窄的工作带宽,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深入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性能优越的材料,以满足脉冲激光应用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们对石墨烯、碳纳米管、黑磷和拓扑绝缘体等新型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每种材料都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例如,石墨烯光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碳纳米管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散射光,导致插入损耗增加。黑磷稳定性较差,容易在空气中氧化。现有的可饱和吸收体制备的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大、稳定性低、脉冲能量小和重复性差,无法满足高重频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以及被动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方面的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大、稳定性低、脉冲能量小和重复性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所述光纤激光器包括tite2可饱和吸收体,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包括tite2-pva薄膜和/或tite2-侧抛打磨光纤;

    3、所述光纤激光器还包括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依次连接的泵浦源、光纤波分复用器、掺铒增益光纤、光纤耦合器、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耦合器和单模光纤;

    4、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连接所述单模光纤和所述光纤波分复用器,所述光纤波分复用器、掺铒增益光纤、光纤耦合器、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耦合器、单模光纤和tite2可饱和吸收体组成闭环腔激光器;

    5、其中,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超快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和高重频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一种。

    6、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超快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时,获得的脉冲宽度和信噪比分别为788fs和70db。

    7、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时,最大输出功率、单脉冲能量和信噪比分别为14.2mw、212.9nj和70db。

    8、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高重频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时,所述光纤激光器的重复频率为1.181ghz,对应189阶的谐波锁模操作;所述光纤激光器的信噪比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45db和20mw。

    9、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侧抛打磨光纤长度为10~20mm、侧抛打磨光纤深度为50~60μm。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第一方面的所述光纤激光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1、制备tite2可饱和吸收体;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包括tite2-pva薄膜和/或tite2-侧抛打磨光纤;

    12、将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熔接至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或者,将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转移至光纤激光器跳线接头。

    13、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4、制备tite2纳米材料;

    15、制备聚乙烯醇胶体;

    16、将所述tite2纳米材料与聚乙烯醇胶体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17、将所述混合液滴在基板上,得到tite2可饱和吸收体。

    18、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19、制备tite2纳米材料;

    20、将tite2纳米材料与聚乙烯醇混合并依次进行超声波处理和离心处理,得到离心液;

    21、取出离心液并制备成tite2聚乙烯醇分散液;

    22、将所述tite2聚乙烯醇分散液滴在侧抛打磨光纤的束腰区,并于侧抛打磨光纤的一端通入连续激光,制得由tite2沉积于侧抛打磨光纤上的可饱和吸收体。

    23、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ite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24、将质量比为1:1的tite2与异丙醇混合得到混合液;

    25、将所述混合液超声波处理,并离心得到tite2纳米材料。

    26、在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抛打磨光纤的一端通入连续激光,在光泳力作用下,所述tite2沉积到侧抛打磨光纤束腰表面,得到tite2沉积于侧抛打磨光纤上的可饱和吸收体;所述可饱和吸收体在通信波段的插入损耗小于或等于3db。

    27、由以上内容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纤激光器包括tite2可饱和吸收体,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包括tite2-pva薄膜和/或tite2-侧抛打磨光纤;所述光纤激光器还包括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依次连接的泵浦源、光纤波分复用器、掺铒增益光纤、光纤耦合器、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耦合器和单模光纤;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连接所述单模光纤和所述光纤波分复用器,所述光纤波分复用器、掺铒增益光纤、光纤耦合器、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耦合器、单模光纤和tite2可饱和吸收体组成闭环腔激光器;其中,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超快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和高重频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一种。本申请以tite2-pva薄膜和tite2-侧抛打磨光纤作为光纤激光器中的可饱和吸收体,克服了基于传统纳米材料作为可饱和吸器件抗损伤阈值低、调制深度低、脉冲宽度窄、稳定性差、非线性吸收系数低等问题;本申请提出的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解决现有的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大、稳定性低、脉冲能量小和重复性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激光器包括tite2可饱和吸收体,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包括tite2-pva薄膜和/或tite2-侧抛打磨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超快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时,获得的脉冲宽度和信噪比分别为788fs和70d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时,最大输出功率、单脉冲能量和信噪比分别为14.2mw、212.9nj和70d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激光器为高重频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时,所述光纤激光器的重复频率为1.181ghz,对应189阶的谐波锁模操作;所述光纤激光器的信噪比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45db和20m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侧抛打磨光纤长度为10~20mm、侧抛打磨光纤深度为50~60μm。

    6.一种基于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激光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te2可饱和吸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te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抛打磨光纤的一端通入连续激光,在光泳力作用下,所述tite2沉积到侧抛打磨光纤束腰表面,得到tite2沉积于侧抛打磨光纤上的可饱和吸收体;所述可饱和吸收体在通信波段的插入损耗小于或等于3db。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TiTe<subgt;2</subgt;可饱和吸收体的光纤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纤激光器包括TiTe<subgt;2</subgt;可饱和吸收体,所述TiTe<subgt;2</subgt;可饱和吸收体包括TiTe<subgt;2</subgt;‑PVA薄膜和/或TiTe<subgt;2</subgt;‑侧抛打磨光纤;所述光纤激光器还包括通过光纤熔接的方式依次连接的泵浦源、光纤波分复用器、掺铒增益光纤、光纤耦合器、偏振无关隔离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耦合器和单模光纤。本申请以TiTe<subgt;2</subgt;‑PVA薄膜和TiTe<subgt;2</subgt;‑侧抛打磨光纤作为光纤激光器中的可饱和吸收体,解决现有的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大、稳定性低、脉冲能量小和重复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崇阳,吕新杰,赵刚,祝世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5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