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属于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
背景技术:
1、室外健身中,上肢牵引器是常见的健身器材之一。上肢牵引器利用自身的力量对抗,以锻炼肩、手腕和手臂等肌肉。上肢牵引器主要由立柱、摆动臂和牵引臂组成,当需要健身时,使用者站在摆动臂的下方,两臂向上伸直,双手分别抓握设置于摆动臂两端的把手,两臂互为阻力、互相对抗,垂直上下交替拉动,从而提高上肢灵活性,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与韧带的柔韧性。
2、现有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的摆动臂与立柱的间距一般是固定设置的,由于不同使用者的体型不同,一些体型肥胖的使用者操作上肢牵引器时身体与立柱的间距过小,使用者与立柱之间容易发生碰撞而导致使用者受伤以及立柱受损,适用性不足,且牵引臂的长度通常是固定的,由于不同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在摆动臂摆动的过程中,身高较低的使用者难以抓牢牵引臂,身高较高的使用者双臂起伏较小,容易操作不便导致健身效果不佳,适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能够通过套筒能够调节摆动臂与立柱的间距,以适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且能够通过为分体式设计的牵引臂组件调节牵引臂组件的整体长度,以适配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提高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均设有悬臂,还包括:
4、套筒,所述套筒滑动安装在悬臂上;
5、摆动臂,所述摆动臂转动连接在套筒上,所述摆动臂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
6、牵引臂组件,所述牵引臂组件设置于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牵引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的第一牵引臂,所述第一牵引臂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牵引臂,所述第二牵引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7、其中,所述套筒动作后使摆动臂沿悬臂滑动,调整所述摆动臂与立柱的间距,所述第二牵引臂沿第一牵引臂滑动后,调整牵引臂组件的整体长度。
8、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悬臂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悬臂与第一限位孔的内部滑动穿设有限位销。
9、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悬臂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与滑槽滑动配合。
10、所述悬臂远离立柱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悬臂上。
11、所述第一牵引臂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二牵引臂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第四限位孔,所述第四限位孔与第三限位孔的内部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12、所述把手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多个所述防滑凹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3、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套筒能够调节摆动臂与立柱的间距,以适配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将套筒沿悬臂滑动,套筒带动摆动臂沿悬臂滑动,使得第一限位孔与合适位置的第二限位孔相对应,将限位销滑动插入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的内部,对套筒和悬臂形成限位,从而固定摆动臂在悬臂上的位置,便于调节摆动臂与立柱的间距,减少通过固定设置间距的方式导致体型肥胖的使用者操作时与立柱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提高适用性。
1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牵引臂组件为分体式设计以调节牵引臂组件的整体长度,以适配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将第二牵引臂沿第一牵引臂滑动,使得第三限位孔与合适位置的第四限位孔相对应,将螺栓插入至第三限位孔与第四限位孔的内部,将螺母安装在螺栓上,对第二牵引臂与第一牵引臂形成限位,从而固定第二牵引臂与第一牵引臂的间距,便于调节牵引臂组件的整体长度,减少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操作时出现操作不便而导致健身效果不佳的情况,提高适用性。
1.一种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1),所述悬臂(11)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2),所述悬臂(11)与第一限位孔(21)的内部滑动穿设有限位销(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3),所述悬臂(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条(13),所述滑条(13)与滑槽(23)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1)远离立柱(10)的一端设置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固定连接在悬臂(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臂(51)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限位孔(511),所述第二牵引臂(52)的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第四限位孔(521),所述第四限位孔(521)与第三限位孔(511)的内部穿设有螺栓(54),所述螺栓(5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外健身用上肢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531),多个所述防滑凹槽(53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