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控制器数据存储与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光伏控制器一般应用在电力紧缺和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场景,由于光伏控制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能力有限,使得其无法直接接入网络产品中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因此,用户需要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针对光伏控制器运行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了解光伏控制器的设备工作状况。
2、目前,通常使用存储记录器对光伏控制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以及记录,之后用户再根据存储的运行数据对光伏控制器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这使得每一台光伏控制器都需要配备与其对应的存储记录器。而存储记录器本身成本较高,一对一的存储形式提高了数据存储记录的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数据管理系统与并联接入的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建立多通信通道,实现基于多通道的实时轮训通信与透传监控的串行调度,针对通信数据的存储采用多通道存储寄存器的动态化计算,在满足光伏控制器的产品系列协议的情况下,结合通信通道实现寄存器地址的动态分配,提升了数据管理系统快速接入光伏控制器的能力,降低了数据存储记录的整体应用成本,进而提高了通信数据存储的稳定性。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通过通信接口与多个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3、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
4、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
5、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
6、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
7、进一步的,所述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包括:
8、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分别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设备信息;
9、基于所述设备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的多个通信通道参数;
10、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进行数据记录的外部信号,基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参数,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
11、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包括目标光伏控制器;所述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包括:
12、响应于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被建立,基于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设备信息,在预设的通信指令表中确定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通信指令;
13、在目标通信通道中遍历所述通信指令,以对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进行第一轮训通信,并读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由所述轮训通信所生成的目标通信数据;
14、判断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是否存在透传;
15、若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不存在透传,则获取所述目标通信数据。
16、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是否存在透传,包括:
17、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中所包括的指令信息;
18、判断所述指令信息是否为预设透传指令信息;
19、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存在透传。
20、进一步的,若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存在透传,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中所包括的指令信息,对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分别进行日志处理和数据响应处理,并得到处理结果;
22、基于所述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的设备状态是否为数据正常处理状态;
23、若所述设备状态为数据正常处理状态,则基于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对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进行第二轮训通信,获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由第二轮训通信所生成的目标通信数据。
24、进一步的,所述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包括:
25、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的目标通道号,以及获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存储字段阈值;
26、基于所述存储字段阈值和所述目标通道号,利用预设的地址计算公式确定所述寄存器基地址对应的地址变量;
27、基于所述地址变量,对所述寄存器基地址进行地址更新,生成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
28、进一步的,所述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包括:
29、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在预设的存储参数表中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存储时间间隔;
30、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按照所述存储时间间隔进行存储记录数据刷新,并得到刷新后的目标通信数据;
31、将所述刷新后的目标通信数据存储至存储管理单元中。
3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33、通道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
34、通信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
35、地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
36、存储管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
37、进一步的,所述通道管理单元在用于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时,所述通道管理单元用于:
38、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分别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设备信息;
39、基于所述设备信息,确定用于建立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的多个通信通道参数;
40、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进行数据记录的外部信号,基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参数,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
41、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管理单元在用于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时;其中,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包括目标光伏控制器,所述通信管理单元用于:
42、响应于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被建立,基于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设备信息,在预设的通信指令表中确定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通信指令;
43、在目标通信通道中遍历所述通信指令,以对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进行第一轮训通信,并读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由所述轮训通信所生成的目标通信数据;
44、判断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是否存在透传;
45、若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不存在透传,则获取所述目标通信数据。
46、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管理单元在用于判断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是否存在透传时,所述通信管理单元用于:
47、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中所包括的指令信息;
48、判断所述指令信息是否为预设透传指令信息;
49、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存在透传。
50、进一步的,若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存在透传,所述通信管理单元还用于:
51、基于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中所包括的指令信息,对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分别进行日志处理和数据响应处理,并得到处理结果;
52、基于所述处理结果,判断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的设备状态是否为数据正常处理状态;
53、若所述设备状态为数据正常处理状态,则基于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对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进行第二轮训通信,获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由第二轮训通信所生成的目标通信数据。
54、进一步的,所述地址确定单元在用于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时,所述地址确定单元用于:
55、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的目标通道号,以及获取所述目标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存储字段阈值;
56、基于所述存储字段阈值和所述目标通道号,利用预设的地址计算公式确定所述寄存器基地址对应的地址变量;
57、基于所述地址变量,对所述寄存器基地址进行地址更新,生成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
58、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管理单元在用于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时,所述存储管理单元用于:
59、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在预设的存储参数表中确定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对应的存储时间间隔;
60、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按照所述存储时间间隔进行存储记录数据刷新,并得到刷新后的目标通信数据;
61、将所述刷新后的目标通信数据存储至存储管理单元中。
6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通信数据的存储管理方法的步骤。
6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通信数据的存储管理方法的步骤。
6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通过通信接口与多个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
65、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存储记录器对光伏控制器进行一对一存储的方法相比,通过在数据管理系统与并联接入的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建立多通信通道,实现基于多通道的实时轮训通信与透传监控的串行调度,针对通信数据的存储采用多通道存储寄存器的动态化计算,在满足光伏控制器的产品系列协议的情况下,结合通信通道实现寄存器地址的动态分配,提升了数据管理系统快速接入光伏控制器的能力,降低了数据存储记录的整体应用成本,进而提高了通信数据存储的稳定性。
6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通过通信接口与多个光伏控制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需要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的外部信号,在所述通信接口下分别建立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之间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包括目标光伏控制器;所述响应于所述多个通信通道被建立,通过所述多个通信通道与分别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进行轮训通信,以获取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的多个通信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是否存在透传,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存在透传,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获取到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光伏控制器对应的寄存器基地址和所述多个通信通道对应的通道号,确定所述多个通信数据对应的实际存储地址,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被确定,基于所述实际存储地址,对所述多个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包括:
8.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