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7-23  20


    本申请涉及光伏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光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屋面作为光伏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其安装效率和密封性能对于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传统方式安装的光伏屋面,通常采用螺栓打孔的方式将光伏板固定在屋面檩条上,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对光伏板进行钻孔,钻孔容易导致光伏板上的光伏元件遭到破坏,为了避免对光伏板钻孔致使光伏板失效,需要工人细心避开光伏板上的所有光伏元件,增加了安装屋面的工作量,极大地降低了工人们对光伏屋面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光伏屋面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屋面框架,所述屋面框架上沿屋面的倾斜方向均匀布设有若干檩条,若干所述檩条上自下而上共同铺设有呈鱼鳞状排布的光伏板,且所述檩条上设置有将光伏板定位在檩条上的定位件,每相邻两个所述檩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有垂直于檩条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定位柱底部用于连接檩条的连接台,位于同一所述定位柱上对应周边多个光伏板的直角处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光伏板与插接槽之间一一对应,且单个所述定位柱同步限制其周边的多个光伏板,位于下方所述光伏板承托上方光伏板的侧边上套设有橡胶套,每个位于上方所述光伏板的侧边底壁均搭接在下方相邻光伏板的橡胶套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定位件实现光伏板与檩条之间的快速插接固定,不仅避免了在光伏板上钻孔,减少光伏板因遭受破损而致使失效的可能性,同时还提高了施工人员安装光伏屋面的工作效率。

    5、可选的,所述定位柱呈椭圆形设置,且所述定位柱长度方向平行于檩条的长度方向。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呈椭圆形设置,便于为定位柱中部相对插接的两个光伏板提供更多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了对铺设的光伏进行定位的稳定性。

    7、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接台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檩条上对应每个定位块均开设有插接通孔,所述定位块穿过插接通孔且与插接通孔之间插接配合,当所述定位块穿过插接通孔并插接在插接通孔内时,所述连接台的底壁与檩条表面抵触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插接通孔的插接配合,实现了定位件的快速定位安装,当定位块穿过插接通孔并插接在孔内时,连接台底壁与檩条表面抵触,可以提高定位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光伏屋面的安装效率。

    9、可选的,每个所述定位块均呈多边形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边形设置的定位块与插接通孔之间插接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加快光伏屋面的安装效率。

    11、可选的,所述连接台的尺寸大于定位柱,且所述连接台沿檩条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腰孔,每个所述腰孔内均穿设有连接螺栓,当所述连接螺栓共同穿设腰孔和檩条将连接台与檩条进行固定时,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头底壁与连接台的上表面之间抵触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孔允许连接螺栓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便于连接台与檩条间的位置微调,提高定位件的装配精度;并且腰孔可以适应连接螺栓位置的微小变化,避免因定位件的制造公差或装配误差导致的紧固困难;并且腰孔的形状设计有助于分散应力,减少孔边缘的应力集中,提高定位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通过使用腰孔,可以减少对高精度加工的需求,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提高装配效率。

    13、可选的,所述屋面框架朝向光伏板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补偿板,所述补偿板用于密封补偿屋面上鱼鳞状光伏板铺设以外的空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偿板用于密封补偿屋面上鱼鳞状光伏板铺设以外的空隙。这不仅提高了屋面的密封性能,还进一步优化了屋面的整体外观。

    15、可选的,在两侧由所述光伏板铺设而成的屋面交接处设置有屋脊机构,所述屋脊机构包括位于补偿板上方的盖板和位于檩条下方的托板,所述盖板将两侧屋面交接的空白处覆盖,而所述托板支撑在檩条的下方,并与相抵触的所述檩条之间通过固定件实现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侧由光伏板和密封板铺设而成的屋面交接处之间形成倒三角的空白间隙,此时将盖板覆盖安装在两侧由光伏板和补偿板铺设而成的屋面交接处,可以起到保护房屋免受风雨或日天空射损害的作用,而托板对屋顶交接处和外部的盖板之间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17、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s1:将每个光伏板上其中两个相邻的侧边套设上橡胶套,在铺设光伏板的过程中,每个光伏板套设有橡胶套的两条侧边均朝上倾斜;

    19、s2:将其中一个补偿板通过固定件沿檩条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屋面框架上,此补偿板的若干直角均位于最底部的檩条上方,而后在此补偿板靠近端部的第一个直角处套设上定位柱,并将定位柱底部连接台上的定位块插接在插接通孔内,用连接螺栓贯穿腰孔和檩条将连接台连接在檩条上,而后在定位柱沿檩条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接上光伏板,以此类推,沿檩条的长度方向交错安装光伏板和定位柱。

    20、s3:自下而上逐个、逐层的插接铺设光伏板和定位柱,致使整个光伏屋面上的光伏板呈鱼鳞状排列,且插接在下方定位柱底部插接槽内的光伏板顶端直角插接在上方定位柱顶部的插接槽内,沿椭圆形长度方向两侧的光伏板相对插接在定位柱中部对应的插接槽内,且位于上方光伏板的侧边底壁抵触在上方光伏板的橡胶条上;

    21、s4: 将盖板紧密覆盖两侧屋面交接的空白处,而后将托板顶撑在檩条的下方,最终通过固定件实现托板、檩条与盖板之间的共同固定。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铺设光伏屋面的施工过程中,定位件的设置便于施工人员快速搭接铺设光伏板,并且通过套设橡胶套,消除了光伏板之间的搭接间隙,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安装光伏屋面的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在光伏板上钻孔,减少破坏光伏板内电器元件的可能性,起到提高光伏屋面的光伏性能。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施工人员通过定位件实现光伏板与檩条之间的快速插接固定,不仅避免了在光伏板上钻孔,减少光伏板因遭受破损而致使失效的可能性,同时还提高了施工人员安装光伏屋面的工作效率;

    25、2.定位柱呈椭圆形设置,便于为定位柱中部相对插接的两个光伏板提供更多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了对铺设的光伏进行定位的稳定性;

    26、3.定位块和插接通孔的插接配合,实现了定位件的快速定位安装,当定位块穿过插接通孔并插接在孔内时,连接台底壁与檩条表面抵触,可以提高定位件安装位置 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光伏屋面的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包括屋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框架(1)上沿屋面的倾斜方向均匀布设有若干檩条(2),若干所述檩条(2)上自下而上共同铺设有呈鱼鳞状排布的光伏板(3),且所述檩条(2)上设置有将光伏板(3)定位在檩条(2)上的定位件(4),每相邻两个所述檩条(2)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定位件(4)包括有垂直于檩条(2)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柱(41)以及设置在定位柱(41)底部用于连接檩条(2)的连接台(42),位于同一所述定位柱(41)上对应周边多个光伏板(3)的直角处均开设有插接槽(411),所述光伏板(3)与插接槽(411)之间一一对应,且单个所述定位柱(41)同步限制其周边的多个光伏板(3),位于下方所述光伏板(3)承托上方光伏板(3)的侧边上套设有橡胶套(5),每个位于上方所述光伏板(3)的侧边底壁均搭接在下方相邻光伏板(3)的橡胶套(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1)呈椭圆形设置,且所述定位柱(41)长度方向平行于檩条(2)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台(42)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块(423),所述檩条(2)上对应每个定位块(423)均开设有插接通孔(21),所述定位块(423)穿过插接通孔(21)且与插接通孔(21)之间插接配合,当所述定位块(423)穿过插接通孔(21)并插接在插接通孔(21)内时,所述连接台(42)的底壁与檩条(2)表面抵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块(423)均呈多边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42)的尺寸大于定位柱(41),且所述连接台(42)沿檩条(2)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腰孔(421),每个所述腰孔(421)内均穿设有连接螺栓(422),当所述连接螺栓(422)共同穿设腰孔(421)和檩条(2)将连接台(42)与檩条(2)进行固定时,所述连接螺栓(422)的螺头底壁与连接台(42)的上表面之间抵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框架(1)朝向光伏板(3)的四周内壁上均设置有补偿板(7),所述补偿板(7)用于密封补偿屋面上鱼鳞状光伏板(3)铺设以外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由所述光伏板(3)铺设而成的屋面交接处设置有屋脊机构(6),所述屋脊机构(6)包括位于补偿板(7)上方的盖板(61)和位于檩条(2)下方的托板(62),所述盖板(61)将两侧屋面交接的空白处覆盖,而所述托板(62)支撑在檩条(2)的下方,并与相抵触的所述檩条(2)之间通过固定件(8)实现连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光伏屋面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光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屋面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其包括屋面框架,屋面框架上沿屋面的倾斜方向均匀布设有若干檩条,若干檩条上自下而上共同铺设有呈鱼鳞状排布的光伏板,且檩条上设置有将光伏板定位在檩条上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有垂直于檩条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定位柱底部用于连接檩条的连接台,位于同一定位柱上对应周边多个光伏板的直角处均开设有插接槽,光伏板与插接槽之间一一对应,且单个定位柱同步限制其周边的多个光伏板,位于下方光伏板承托上方光伏板的侧边上套设有橡胶套,每个位于上方光伏板的侧边底壁均搭接在下方相邻光伏板的橡胶套上。本申请具有提高光伏屋面安装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卞水明,丁新中,张浩,卞成杰,朱江海,万洁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轻大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3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