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对齐合页的全自动封箱机,属于封箱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在商品流通和消费者心理中的影响日益凸显。整齐整洁的包装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外在形象,也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欲望。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纸箱类包装材料的制作与使用过程中,由于裁剪时的误差要求不高,常常会导致纸箱在封装后,最上面的两扇折页对不齐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包装的整体美观性,也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厂家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
2、首先,提高包装材料的裁剪精度。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纸箱折页对不齐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包装材料成本的显著增加。由于高精度裁剪需要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或成本预算有限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解决方案显然并不实际。
3、其次,部分厂家选择在封箱时专门安排一位员工负责对齐两扇折页。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对齐问题,但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增加了包装环节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在面对大批量包装任务时,员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对齐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劳动效率低下,这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利的。
4、综上所述,目前解决纸箱折页对不齐问题的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既能够解决纸箱折页对不齐问题,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全自动封箱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齐合页的全自动封箱机,该全自动封箱机能够使得纸箱在封箱后,纸箱上部合页可以实现对齐;其设置的第一对齐机构以及第二对齐机构对纸箱箱体没有损坏。并且,在产品纸箱包装时,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对包装材料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利润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齐合页的全自动封箱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有第一对齐机构,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对齐机构;所述第一对齐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二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对齐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挡杆。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设置有若干个输送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限位导轨,两个所述限位导轨对称布置在若干个所述输送辊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下方。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推杆,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旋转,所述推杆连接有弧形板。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丝杆模组,所述连接架与所述丝杆模组连接,所述丝杆模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在所述第一支架内进行升降运动。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连接有折页压板,所述折页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弧形板之间。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折页压板靠近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置成弧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还连接有折页导轨,所述折页导轨为杆状结构,两个所述折页导轨位于所述折页压板的两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折页导轨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弧形板向所述连接架逐渐减小。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对齐机构位于所述折页压板下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对齐机构位于所述折页压板远离所述弧形板一端的两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第三驱动机构为电缸。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对齐机构包括两片不锈钢材质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使用第一驱动机构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当纸箱完成纸箱合页自动对齐动作时,挡板垂直落下,利用纸箱向前运动的惯性使得纸箱合页产生形变可以实现对齐。在对齐后,挡板垂直向上收起,不影响胶带封箱后续操作。此外,通过第二对齐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挡杆旋转运动,使得挡杆做拍打运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第一对齐机构发生作用后,第二对齐机构拍打包装箱体,给包装箱施加一个拍打力,可以更好的使得合页对齐。该全自动封箱机能够使得纸箱在封箱后,纸箱上部合页可以实现对齐;其设置的第一对齐机构以及第二对齐机构对纸箱箱体没有损坏。并且,在产品纸箱包装时,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对包装材料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利润率。
1.一种自动对齐合页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设置有第一对齐机构,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对齐机构;所述第一对齐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二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对齐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挡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有若干个输送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限位导轨,两个所述限位导轨对称布置在若干个所述输送辊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推杆,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旋转,所述推杆连接有弧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丝杆模组,所述连接架与所述丝杆模组连接,所述丝杆模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在所述第一支架内进行升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方连接有折页压板,所述折页压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弧形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压板靠近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置成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连接有折页导轨,所述折页导轨为杆状结构,两个所述折页导轨位于所述折页压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页导轨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弧形板向所述连接架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对齐机构位于所述折页压板下方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对齐机构位于所述折页压板远离所述弧形板一端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封箱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第三驱动机构为电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