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8  18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硬泡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


    背景技术:

    1、在现有聚氨酯硬泡的应用当中,由于国际上环保要求消耗臭氧潜能值(odp)=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0,同时由于成本原因,现在行业内近年引入了低沸点发泡剂,该发泡剂加入粗聚醚能够制得含有低沸点发泡剂的组合聚醚,但由于上述发泡剂的沸点低,均低于0℃,其在常温环境中极易气化,导致发泡剂气化释出影响质量,并且在包装器具中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运输设备保证其包装、运输和应用整个过程安全、可靠;而现有的运输桶还存在气密性不强、不够牢固等缺点,不能对低沸点发泡剂的组合聚醚进行稳定可靠的包装、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用以包装、运输组合聚醚,包括桶体;

    4、所述桶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为锥形底,所述锥形底的锥底上设有出料口;所述锥形底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拼接组成,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拼接处为导料线,所述导料线与所述第三斜面的交汇处为所述锥形底的锥底;所述导料线的水平宽度为l1,所述桶体的宽度为l2,满足:2/3≤l1/l2≤1。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线与水平面存在夹角α,满足:10°≤α≤20°。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三斜面上且与所述导料线的最低点齐平,所述出料口的管口轴线与地面平行。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包括内桶、外桶,所述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设有缓冲夹层。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桶能够耐受0.2-0.4mpa的气压。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夹层内填充有泡沫颗粒。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密封罩设有上盖,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把手。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口的中心周向均布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件共同作用能够使所述上盖对所述安装口进行紧密封堵。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与所述安装口边沿的接触位设有密封圈。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进气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所述进气阀均与所述桶体的内部连通。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阀为限压阀,其限定压力为0.35mpa,当运输桶内的压力大于0.35mpa时,其会自动打开排放气体进行泄压。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下端设有下支腿,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上支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腿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均对应设有多个,所述上支腿上设有与所述下支腿形状相对应的对接凹槽。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腿、所述下支腿上均开设有吊孔。

    20、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在使用过程中,当要对盛装在桶体内的原料进行使用时,将出料口与工作设备连通,采用泵密封输送的方式出料,在此期间,桶体内部的原料会依次落在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上并汇聚在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处,并沿导料线方向流动并从出料口排出,经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及导料线共同对原料的流动引导,能够使出料口处的排料速度能大大提高。而且,由于通过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及导料线对原料流动轨迹的引导,能够有效减少原料在桶体内壁的附着,提高排料效果,同时便于后续对桶体内壁的清理。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用以包装、运输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线与水平面存在夹角α,满足:10°≤α≤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三斜面上且与所述导料线的最低点齐平,所述出料口的管口轴线与地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包括内桶、外桶,所述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设有缓冲夹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夹层内填充有泡沫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密封罩设有上盖,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相对于所述安装口的中心周向均布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件共同作用能够使所述上盖对所述安装口进行紧密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安装口边沿的接触位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进气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所述进气阀均与所述桶体的内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下端设有下支腿,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上支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聚醚运输桶,用以包装、运输组合聚醚,包括桶体,桶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桶体的下端为锥形底,锥形底的锥底上设有出料口;锥形底由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拼接组成,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对称设置,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拼接处为导料线,导料线与第三斜面的交汇处为锥形底的锥底;导料线的水平宽度为L1,桶体的宽度为L2,满足:2/3≤L1/L2≤1;本技术提供的组合聚醚运输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原料输出时,通过将出料口打开,桶体内的原料即可沿桶体内的桶底导料线方向流动并从出料口排出,排料速度能大大提高,能有效减少原料在桶体内壁的附着,提高排料效果,同时便于后续对桶体内壁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冯运成,冯小大,关志强,梁耀文,梁炜杰,古浩贤,梁深兰,麦景恒,梁秋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伯士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0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