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肉松上料,具体为一种新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肉松是将肉煮烂,再经烩制、揉搓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贮藏的脱水制品,除用猪肉外,还可用牛肉、兔肉、鱼肉等生产各种肉松,肉松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按形状分为绒状肉松和粉状(球状)肉松,猪肉松是大众最喜爱的一类产品肉松或称肉绒、肉酥,肉松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并便于携带,肉松在加工打包之间,需要上料装置进行辅助作业。
2、现有技术,如:cn213111252u一种食品加工用上料机,当使用上料机输送未加工的食品时,如果需要将未加工的食品送至不同高度时,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第二传动轮升降,使得料斗内的食品可以输送至不同高度,解决了现有的食品加工用上料机调节输送高度的方法不够便捷的问题。
3、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该装置通过传送带对食品进行输送,食品不仅暴露在空气中,还会受到外界的污染,同时在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结块,进而降低了食品的质量,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该装置只能进行加热,不能将该装置进行降温,随着环境进行恒温处理,同时该装置不便于进行移动,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cn213111252u一种食品加工用上料机的问题:由于该装置通过传送带对食品进行输送,食品不仅暴露在空气中,还会受到外界的污染,同时在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结块,进而降低了食品的质量,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该装置只能进行加热,不能将该装置进行降温,随着环境进行恒温处理,同时该装置不便于进行移动,降低了实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侧面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上料筒的内设置有辅助组件;
4、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上料筒侧面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侧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啮合有传动带,所述转动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双螺旋杆,所述双螺旋杆贯穿密封盖延伸至上料筒内,所述双螺旋杆与密封盖转动连接,所述双螺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扇叶,所述螺旋扇叶位于上料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壳,所述密封盖的侧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壳延伸至卡接槽内并与卡接槽卡接;
5、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上料筒内表壁开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上料筒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贯穿上料筒并与环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上料筒并与环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料筒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移动架通过固定板与上料筒的侧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料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上料筒通过连接板与液压伸缩杆铰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料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斗的侧面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进料斗抵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料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位于移动架的底部拐角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料筒的外表面涂有防氧化溶液,所述进料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输送组件,当物料进入上料筒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轮和传送带,进而转动双螺旋杆,对物料进行螺旋输送,进而不仅可以对物料进行输送,还能在输送时防止物料结块,进而提高了物料的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在双螺旋杆工作的同时,为了避免物料中水分太高,可通过第一连接管对环形管进行蒸汽加热,进而可降低物料的湿度,如果物料温度过热,也可通过第一连接管对环形管注入冷气,进而可根据物品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由于该装置设置了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移动该装置,进而提高了实用性。
1.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侧面设置有输送组件(2),所述上料筒(1)的内设置有辅助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架(5),所述移动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移动架(5)通过固定板(8)与上料筒(1)的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6),所述移动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05),所述上料筒(1)通过连接板(306)与液压伸缩杆(305)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的侧面安装有振动电机(9),所述振动电机(9)的输出端与进料斗(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7),所述排料管(7)的材质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四个万向轮(6),四个所述万向轮(6)分别位于移动架(5)的底部拐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的外表面涂有防氧化溶液,所述进料斗(4)的材质为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