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8  5


    本技术涉及给水管道加固,具体是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给水管道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以完成管材、管件的生产,vc-u管道和传统的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迅捷、造价低等优点,受到大力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2、有热位移的给水管道,由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会产生变形,如果仅仅将其通过螺栓等方式进行锁紧,管道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不能很好的释放,长时间的影响会对严重损害给水管道的寿命。

    3、为了保证管道在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我们提出了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包括补偿管道、补偿加固机构和调节紧固机构,所述补偿管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补偿加固机构,所述补偿加固机构包括底板、固定环、晃动板和滑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贯穿晃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晃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补偿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有调节紧固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有三个,且三个固定环均匀且固定连接在晃动板的上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外端面串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和晃动板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且两个调节板之间通过螺栓块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内端面固定粘连有橡胶垫。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共有两个,且两个滑杆对称分布在晃动板的两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补偿加固机构和补偿管道的相互配合,对给水管道中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进行补偿,从而达到施工加固的效果,当补偿管道产生变形,由于固定环固定在补偿管道的外表面,补偿管道的底端两侧会带动固定环向两侧移动,对应力进行释放,且由于滑杆的存在,对晃动板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且由于弹簧回弹力的存在,对热胀冷缩产生形变的应力进行适当抵消,减少了管道疲劳受损的速率,提升了管道的寿命。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紧固机构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在尺寸不同的管道上也能使用,在进行安装时,将固定环套设在补偿管道的外侧,随后通过拧紧螺栓块的方式使得两个调节板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固定环紧贴管道的外侧,使其连接的更加紧密,且由于橡胶垫的存在,从而提升了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有三个,且三个固定环(2)均匀且固定连接在晃动板(4)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外端面串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滑槽(6)和晃动板(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8),且两个调节板(8)之间通过螺栓块(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的内端面固定粘连有橡胶垫(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共有两个,且两个滑杆(5)对称分布在晃动板(4)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管道施工加固装置,涉及给水管道加固技术领域,包括补偿管道、补偿加固机构和调节紧固机构,所述补偿管道的底端两侧均设有补偿加固机构,所述补偿加固机构包括底板、固定环、晃动板和滑杆,本技术通过补偿加固机构和补偿管道的相互配合,对给水管道中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进行补偿,从而达到施工加固的效果,当补偿管道产生变形,由于固定环固定在补偿管道的外表面,补偿管道的底端两侧会带动固定环向两侧移动,对应力进行释放,且由于滑杆的存在,对晃动板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且由于弹簧回弹力的存在,对热胀冷缩产生形变的应力进行适当抵消,减少了管道疲劳受损的速率,提升了管道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枫,袁汉斌,谭豪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翰霖院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0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