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孔组件、插孔组件的后套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7  17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孔组件、插孔组件的后套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中常用冠簧作为接触件,冠簧由弹性较好的金属薄片冲压成栅栏状后再卷制成型,包括位于轴向两端的端带和连接在端带之间的连接条,卷圆的过程中对冠簧中部进行收腰,使连接条的中部沿径向内凹形成喉圆,由于收腰过程中端带不变形,因此成型后连接条的两端位置处形成折角结构。

    2、冠簧安装在插孔组件的后套内侧,两端带的外周壁与后套的内壁贴合形成导电接触,插针插入冠簧内后与喉圆处径向抵紧形成导电接触,此时插针通过冠簧与后套导通。在插针插入冠簧内的过程中,喉圆处受到径向的作用力而向外扩张,进而带动连接条整体向外扩张,但由于端带已与后套内壁贴合无法扩张,连接条与端带连接的部分难以发生变形,因此折角结构需要发生较大的变形,折角的角度会变大,导致折角结构处集中了较大的应力。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折角结构处将会发生频繁的变形,在应力过大或者疲劳后,折角结构处容易发生断裂。

    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冠簧在后套内的稳定性以及可靠的导电,会将冠簧的前端与后套的前端固定。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470682a、申请公布日为2016年4月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孔及使用该插孔的电连接器,其中插孔包括后套及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后套的内孔中的笼式簧片(即冠簧),固定结构包括挡止方向朝前的用于与后端的端带挡止配合以限制冠簧朝后移动的后挡止面,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后套前端且位于后套内的前套,冠簧前端的端带夹设于前套与后套之间,前套的前端设置有与后套固定配合的外翻沿,外翻沿的后端面与冠簧前端的端带挡止配合。在使用时,冠簧前端的端带被前套沿径向压紧在后套的内壁上,,由于前套对冠簧前端的端带进行了约束,因此变形将会更加地集中在折角结构处,使折角结构处更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孔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冠簧容易在折角结构处因应力过大或疲劳而断裂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插孔组件的后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孔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插孔组件,包括后套和冠簧,后套前端设置有安装孔,冠簧位于安装孔内,冠簧包括外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贴合的两个端带以及连接在两个端带之间的连接条,连接条的中部相对端带向内弯折,连接条的两端位置处具有折角结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避让槽只设置有一道且对应布置在其中一个折角结构的外侧,或者避让槽设置有两道且分别对应布置在两个折角结构的外侧,以使连接条外扩时折角结构能够伸入到对应的避让槽内。

    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避让槽的前后侧壁均为由避让槽的槽底到槽口逐渐外扩的斜壁或弧形壁。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后套的前端与靠前的端带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靠前的端带相对后套固定的固定结构,安装孔的内壁上与靠前的折角结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的避让槽。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固定结构包括内套,内套包括环状的内撑体,内撑体位于靠前的端带内侧且通过挤压靠前的端带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内套的后端位于折角结构处。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内套的后端壁为弧形壁。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固定结构还包括护套,护套包括筒状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前端且向内翻折的挡止部,连接部套设在后套外并与后套固定连接,挡止部位于内套的轴向前侧并与内套轴向挡止配合。

    11、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孔组件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该插孔组件在后套的安装孔内壁上设置了避让槽,并且避让槽与冠簧上的折角结构对应,在使用的过程中,冠簧喉圆位置受到插针的径向挤压而外扩,也即连接条的中部外扩,连接条将会带动折角结构伸入到避让槽内,连接条与端带连接的位置处也能够变形,而非仅折角结构处发生变形,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变形量将会减小,提高了折角结构的抗疲劳能力,从而使折角结构处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断裂,提高了冠簧的使用寿命。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应力也能够被降低,折角结构也不易因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同样有利于提高冠簧的使用寿命。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孔组件的后套的技术方案是:

    13、一种插孔组件的后套,后套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冠簧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避让槽只设置有一道且用于对应布置在冠簧的其中一个折角结构的外侧,或者避让槽设置有两道且分别用于对应布置在冠簧的两个折角结构的外侧,以使冠簧的连接条外扩时折角结构能够伸入到对应的避让槽内。

    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避让槽的前后侧壁均为由避让槽的槽底到槽口逐渐外扩的斜壁或弧形壁。

    15、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插孔组件的后套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该插孔组件的后套的安装孔内壁上设置了避让槽,并且在装配好后避让槽与冠簧上的折角结构对应,在使用的过程中,冠簧喉圆位置受到插针的径向挤压而外扩,也即连接条的中部外扩,连接条将会带动折角结构伸入到避让槽内,连接条与端带连接的位置处也能够变形,而非仅折角结构处发生变形,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变形量将会减小,提高了折角结构的抗疲劳能力,从而使折角结构处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断裂,提高了冠簧的使用寿命。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应力也能够被降低,折角结构也不易因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同样有利于提高冠簧的使用寿命。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

    17、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插孔组件,插孔组件包括后套和冠簧,后套前端设置有安装孔,冠簧位于安装孔内,冠簧包括外周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贴合的两个端带以及连接在两个端带之间的连接条,连接条的中部相对端带向内弯折,连接条的两端位置处具有折角结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避让槽只设置有一道且对应布置在其中一个折角结构的外侧,或者避让槽设置有两道且分别对应布置在两个折角结构的外侧,以使连接条外扩时折角结构能够伸入到对应的避让槽内。

    1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避让槽的前后侧壁均为由避让槽的槽底到槽口逐渐外扩的斜壁或弧形壁。

    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后套的前端与靠前的端带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靠前的端带相对后套固定的固定结构,安装孔的内壁上与靠前的折角结构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的避让槽。

    2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固定结构包括内套,内套包括环状的内撑体,内撑体位于靠前的端带内侧且通过挤压靠前的端带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内套的后端位于折角结构处。

    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内套的后端壁为弧形壁。

    2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固定结构还包括护套,护套包括筒状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前端且向内翻折的挡止部,连接部套设在后套外并与后套固定连接,挡止部位于内套的轴向前侧并与内套轴向挡止配合。

    23、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该连接器中的后套的安装孔内壁上设置了避让槽,并且避让槽与冠簧上的折角结构对应,在使用的过程中,冠簧喉圆位置受到插针的径向挤压而外扩,也即连接条的中部外扩,连接条将会带动折角结构伸入到避让槽内,连接条与端带连接的位置处也能够变形,而非仅折角结构处发生变形,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变形量将会减小,提高了折角结构的抗疲劳能力,从而使折角结构处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断裂,提高了冠簧的使用寿命。变形分散后折角结构处的应力也能够被降低,折角结构也不易因应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同样有利于提高冠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插孔组件,包括后套(1)和冠簧(2),后套(1)前端设置有安装孔(11),冠簧(2)位于安装孔(11)内,冠簧(2)包括外周壁与安装孔(11)的内壁贴合的两个端带(21)以及连接在两个端带(21)之间的连接条(22),连接条(22)的中部相对端带(21)向内弯折,连接条(22)的两端位置处具有折角结构(25),其特征是,安装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12),避让槽(12)只设置有一道且对应布置在其中一个折角结构(25)的外侧,或者避让槽(12)设置有两道且分别对应布置在两个折角结构(25)的外侧,以使连接条(22)外扩时折角结构(25)能够伸入到对应的避让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避让槽(12)的前后侧壁均为由避让槽(12)的槽底到槽口逐渐外扩的斜壁或弧形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后套(1)的前端与靠前的端带(2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靠前的端带(21)相对后套(1)固定的固定结构,安装孔(11)的内壁上与靠前的折角结构(2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的避让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固定结构包括内套(3),内套(3)包括环状的内撑体(31),内撑体(31)位于靠前的端带(21)内侧且通过挤压靠前的端带(21)与安装孔(11)过盈配合,内套(3)的后端位于折角结构(25)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内套(3)的后端壁为弧形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固定结构还包括护套(4),护套(4)包括筒状的连接部(41)和位于连接部(41)前端且向内翻折的挡止部(42),连接部(41)套设在后套(1)外并与后套(1)固定连接,挡止部(42)位于内套(3)的轴向前侧并与内套(3)轴向挡止配合。

    7.一种插孔组件的后套,后套(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冠簧(2)的安装孔(11),其特征是,安装孔(1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12),避让槽(12)只设置有一道且用于对应布置在冠簧(2)的其中一个折角结构(25)的外侧,或者避让槽(12)设置有两道且分别用于对应布置在冠簧(2)的两个折角结构(25)的外侧,以使冠簧(2)的连接条(22)外扩时折角结构(25)能够伸入到对应的避让槽(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孔组件的后套,其特征是,避让槽(12)的前后侧壁均为由避让槽(12)的槽底到槽口逐渐外扩的斜壁或弧形壁。

    9.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插孔组件,其特征是,插孔组件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插孔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孔组件、插孔组件的后套及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领域。插孔组件包括后套和冠簧,后套前端设置有安装孔,冠簧位于安装孔内,冠簧端带和连接条,连接条的两端位置处具有折角结构,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避让槽,避让槽与折角结构的位置对应。插孔组件的后套为上述的后套。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插孔组件。本发明通过在后套的安装孔内壁上设置避让槽,并且避让槽与冠簧上的折角结构对应,在使用的过程中避让槽能够容许折角结构附近位置的连接条部分变形,从而分散折角结构处的应力和变形,提高折角结构的抗疲劳能力,提高冠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利,季冬亮,申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