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运维,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市政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它们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也是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盲道是为了方便视力受限的人士行动而在公共区域设置的特殊道路,维护和管理盲道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的重要任务;
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盲道的监测和运维实际上是很缺乏的,存在许多占用或损坏的情况,导致无法妥善地满足盲人群体的需求,且现有技术中,对于盲道的监测大多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并采用固定不变的标准,这就导致了盲道监测的不准确、不灵活,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包括主控中心,所述主控中心通信连接有地图构建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占用识别模块、水平检测模块、信息反馈模块;
3、所述地图构建模块用于利用gis技术构建盲道的虚拟地图;
4、所述压力监测模块用于设置压力监测段和压力监测点,根据压力监测点获得压力监测段的压力值,对所获得的压力值进行分析以获得压力监测段的人流量、占用点、损坏点,并根据所获得的人流量对压力监测点进行调整;
5、所述占用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获得的占用点进行图像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占用情况,并生成相应的占用信息;
6、所述水平检测模块用于获得盲道的平整度,并对所获得的损坏点进行人工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并生成相应的损坏信息;
7、所述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对所获得的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进行反馈。
8、进一步的,所述地图构建模块利用gis技术构建盲道的虚拟地图的过程包括:
9、设置地图构建单元,通过所述地图构建单元对盲道的设施信息进行采集,利用gis技术基于所采集的盲道的设施信息构建盲道的虚拟地图,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对所构建的虚拟地图进行查看。
10、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监测模块设置压力监测段和压力监测点,根据压力监测点获得压力监测段的压力值的过程包括:
11、获得城市盲道的所有盲道拐弯点,将任意两个相邻的盲道拐弯点之间的盲道标记为一个盲道段,将城市盲道划分为若干个盲道段,将盲道段按照固定距离划分为若干个压力监测段,将所有盲道段均等分为若干个压力监测段;
12、将该压力监测段的中间点标记为压力监测点,将所获得的压力监测段和压力监测点上传至虚拟地图进行同步,在压力监测点设置压力监测单元,通过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对压力监测段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相应的压力值。
13、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监测模块对所获得的压力值进行分析以获得压力监测段的人流量、占用点、损坏点的过程包括:
14、设置分析周期和压力分析单元,通过所述压力分析单元获得最近一个分析周期内的压力值,根据所获得的压力值构建压力折线图,获得所述压力折线图中所有的峰值点,并获得所述峰值点所对应的峰值压力、峰值持续时间;
15、设置峰值压力范围和峰值持续时间阈值,将所获得的峰值压力和峰值持续时间分别与所设置的峰值压力范围和峰值持续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将峰值压力标记为过低状态、过高状态、正常状态,将峰值持续时间标记为异常状态、正常状态,并获得相应的损坏点和占用点;
16、对被标记为正常状态的峰值压力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将所获得的数量标记为该压力监测点的人流量,将所获得的人流量、占用点、损坏点上传至虚拟地图进行同步,获得被标记为正常状态的峰值压力的平均峰值压力,根据当前分析周期的平均峰值压力对下一分析周期的峰值压力范围进行调整,设置固定系数,根据平均峰值压力和固定系数获得下一分析周期的峰值压力范围。
17、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监测模块根据所获得的人流量对压力监测点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
18、设置调整周期,获得最近一个调整周期内各个压力监测点的人流量,设置第一人流量阈值和第二人流量阈值,其中,第一人流量阈值小于第二人流量阈值,将所获得的人流量与第一人流量阈值和第二人流量阈值分别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压力监测点标记为低流量状态、中流量状态、高流量状态;
19、对于被标记为低流量状态的压力监测点,将该压力监测点进行删除,但保证每个压力监测段至少有一个压力监测点,对于被标记为中流量状态的压力监测点,保持该压力监测点不变,对于被标记为高流量状态的压力监测点,在该压力监测点两侧与相邻压力监测点的中间点分别新增设一个压力监测点,将经过调整的压力监测点上传至虚拟地图进行同步。
20、进一步的,所述占用识别模块对所获得的占用点进行图像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占用情况,并生成相应的占用信息的过程包括:
21、设置图像采集单元,通过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对盲道进行实时监控以获得相应的图像信息,设置占用识别单元,通过所述占用识别单元获得占用点的图像信息,对所获得的图像信息中的盲道进行突出显示,对处于盲道上的障碍物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得图像识别结果,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包括存在障碍物和不存在障碍物,若图像识别结果为存在障碍物,则判断该占用点存在占用情况,并生成相应的占用信息,若图像识别结果为不存在障碍物,则判断该占用点不存在占用情况,并将该占用点标记为损坏点,同时将所获得的损坏点、障碍物、占用信息上传至虚拟地图进行同步。
22、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检测模块获得盲道的平整度,并对所获得的损坏点进行人工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并生成相应的损坏信息的过程包括:
23、设置水平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水平检测单元获得压力监测段的平整度,设置损坏识别单元,通过所述损坏识别单元对损坏点进行人工识别以获得人工识别结果,所述人工识别结果包括盲道损坏和单元损坏,若识别到盲道出现损坏,则判断为盲道损坏,并生成相应的盲道损坏信息,若识别到盲道未出现损坏,则判断为单元损坏,并生成相应的单元损坏信息,所述盲道损坏信息和单元损坏信息均属于损坏信息,同时将所获得的平整度、损坏信息上传至虚拟地图进行同步。
24、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对所获得的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进行反馈的过程包括:
25、当生成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时,通过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将所获得的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反馈至工作人员处,由工作人员根据所获得的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对盲道进行后续处理。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通过构建盲道的虚拟地图,并将所获得的各项数据上传至盲道的虚拟地图进行同步,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对盲道的虚拟地图进行查看,有利于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得盲道的当前状况;
28、2、通过将城市盲道划分为若干个盲道监测段,分别设置相应的盲道监测点对盲道监测段的压力值进行采集,根据压力值获得盲道的人流量、占用点、损坏点,对所获得的占用点、损坏点进行二次判断以获得相应的占用信息、损坏信息,既能够实现对于盲道的占用情况、损坏情况的实时监测,又能够提高盲道监测的准确性;
29、3、通过当前分析周期的平均峰值压力对下一分析周期的峰值压力范围进行调整,通过最近一个调整周期内的人流量对压力监测点进行调整,能够对不同周期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机制,有效地提高对于盲道维护管理的灵活性。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包括主控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中心通信连接有地图构建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占用识别模块、水平检测模块、信息反馈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构建模块利用gis技术构建盲道的虚拟地图的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模块设置压力监测段和压力监测点,根据压力监测点获得压力监测段的压力值的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模块对所获得的压力值进行分析以获得压力监测段的人流量、占用点、损坏点的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模块根据所获得的人流量对压力监测点进行调整的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用识别模块对所获得的占用点进行图像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占用情况,并生成相应的占用信息的过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检测模块获得盲道的平整度,并对所获得的损坏点进行人工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并生成相应的损坏信息的过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对所获得的占用信息和损坏信息进行反馈的过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