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6  18


    本技术涉及油封,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


    背景技术:

    1、油封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静密封和动密封(一般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叫油封。

    2、目前国内现有两级喷油螺杆空压机,一般在齿轮箱盖轴孔上开设有橡胶骨架油封装置。在两级喷油螺杆空压机实际应用过程中经长期运行观查,在高温环境下该骨架式油封装置的安全使用寿命并不理想,经常出现骨架式油封装置失效,导致螺杆动力机达不到正常使用周期及检修周期,造成停机维修,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在螺旋转子输出轴上进行油封单元的设置,使其在满足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相对转动需求的同时,又形成动态的油封单元结构实现对油液的阻隔。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包括:

    4、螺旋转子输出轴,其设于齿轮箱的一侧;

    5、油封甩油环,其套设于螺旋转子输出轴上并通过螺栓紧固;

    6、油封回油座,其套设于螺旋转子输出轴上并紧贴于油封甩油环表面设置;

    7、油封单元,其包括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

    8、其中,所述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分别设于对应的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上,所述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共同组成油封单元形成对齿轮箱内油液的阻隔;

    9、迷宫扰流单元,其共同设于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上对通过所述油封单元的油液进行扰流并回流。

    10、进一步地,所述公油封单元包括形成于油封甩油环内侧端面的止油槽,所述母油封单元包括形成于油封回油座内侧靠近油封甩油环的止油台。

    11、进一步地,所述油封回油座通过止油台与油封甩油环上的止油槽形成间隙滑动装配,所述止油台和止油槽之间共同形成有止油间隙。

    12、进一步地,所述迷宫扰流单元包括积油槽,所述积油槽开设于油封回油座上;

    13、其中,所述积油槽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积油槽之间通过间隙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迷宫扰流单元还包括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开设于油封甩油环上并与积油槽对应设置;

    15、流动于积油槽内的油液受到环形沟槽的作用会飞溅于积油槽内形成扰流、节流。

    16、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沟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17、进一步地,所述迷宫扰流单元还包括设于油封回油座内的回油槽;

    18、其中,回油槽具有两个引流端并与对应的所述积油槽相连通,回油槽还具有回流端并延伸于油封回油座外部与齿轮箱相连通。

    1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内位于轴承的一侧还具有二级油封单元,用于对所述油封单元进行初步止油。

    20、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油封单元包括相互间隙滑动装配的内封块和外封块;

    21、其中,所述内封块和外封块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上,且内封块和外封块之间共同形成有阻隔间隙并与所述油封单元相对应。

    22、进一步地,所述外封块和内封块的外侧均具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共同组成止流平面;

    23、其中,内封块的内侧具有梯形凸台并与对应的油封甩油环相适配。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由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组成,螺旋转子输出轴旋转带动油封甩油环旋转,齿轮箱盖内沿甩油环向外泄漏的润滑油首先经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阻隔,且配合止油间隙的作用而实现节流阻隔作用,然后对于泄漏过来的润滑油在通过油封甩油环的环形沟槽时被飞溅到油封回油座的积油槽内形成扰流、节流效应,起到迷宫密封效果,达到阻漏的目的,泄漏出的润滑油通过回油槽回到齿轮箱盖内完成回收利用;

    26、同时,在通过油封单元实现对润滑油阻隔之前,二级油封单元内的内封块和外封块会共同形成初步的封堵效果,且由于内封块和外封块为分体式设计,因此也不会影响本身油封单元的拆装检修;

    27、且配合止流平面的设置,既可以通过凸起的结构设置而降低油液渗透的情况,同时又可以与回流端内回流的润滑油进行导向,降低了回流过程中润滑油的喷溅,或外部润滑油直接迸溅于回流槽内影响正常回流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油封单元(41)包括形成于油封甩油环(2)内侧端面的止油槽(410),所述母油封单元(42)包括形成于油封回油座(3)内侧靠近油封甩油环(2)的止油台(4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回油座(3)通过止油台(420)与油封甩油环(2)上的止油槽(410)形成间隙滑动装配,所述止油台(420)和止油槽(410)之间共同形成有止油间隙(4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扰流单元(5)包括积油槽(51),所述积油槽(51)开设于油封回油座(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扰流单元(5)还包括环形沟槽(52),所述环形沟槽(52)开设于油封甩油环(2)上并与积油槽(51)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沟槽(52)的截面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扰流单元(5)还包括设于油封回油座(3)内的回油槽(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1)内位于轴承(13)的一侧还具有二级油封单元(6),用于对所述油封单元(4)进行初步止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油封单元(6)包括相互间隙滑动装配的内封块(61)和外封块(6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块(62)和内封块(61)的外侧均具有斜面(64),两个所述斜面(64)共同组成止流平面(6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盖新型油封装置,其包括:螺旋转子输出轴,其设于齿轮箱的一侧;油封甩油环,其套设于螺旋转子输出轴上并通过螺栓紧固;油封回油座,其套设于螺旋转子输出轴上并紧贴于油封甩油环表面设置;油封单元,其包括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由油封甩油环和油封回油座组成,螺旋转子输出轴旋转带动密封甩油环旋转,齿轮箱盖内沿甩油环向外泄漏的润滑油首先经公油封单元和母油封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阻隔,且配合止油间隙的作用而实现节流阻隔作用,然后对于泄漏过来的润滑油在通过油封甩油环的环形沟槽时被飞溅到油封回油座的积油槽内形成扰流、节流效应,起到迷宫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窦文强,赵迎普,黄华,朱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0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9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