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6  12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座椅的质量、可调节程度、结构等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因此,随着汽车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舒适度、方便性等性能。

    2、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座椅上都提供驱动件,通过按压按键,通过与驱动件的电性连接对座椅上的零部件进行操作,但是其成本过高且维修起来过于困难,目前汽车座椅也有一部分需要低成本且同样能实现内置桌板的汽车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座椅上都提供驱动件,通过按压按键,通过与驱动件的电性连接对座椅上的零部件进行操作,但是其成本过高且维修起来过于困难。

    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设置在所述座椅两侧的扶手、设置在所述扶手内的桌板、推动所述桌板移出的滑动件和卡住所述桌板位置的固定装置;所述扶手处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桌板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桌板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槽朝向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端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包括导向杆、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滑动块和推动所述支撑件上移的第一推动件;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滑动块套设于所述导向杆;所述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三滑动槽之间;所述桌板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滑动块、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块内的第三滑动块、推动所述第三滑动块的第二推动件、滑动在所述第二推动件上的第四滑动块和推动所述第四滑动块的第三推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块滑动在所述第四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推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与所述第四滑动槽之间;所述第三推动件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动块与所述第三滑动块之间;所述第四滑动块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滑动槽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第三固定点与第四固定点;当所述第四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时,所述桌板隐藏在所述扶手内;当所述第四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三固定点时,所述桌板位于所述扶手外。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固定点处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朝向所述第二固定点的一端低于所述斜坡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点的一端。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桌板上开设有方便放下所述桌板的凹槽。

    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0、1、由于采用了座椅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扶手呈长方体状,扶手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上旋转连接有桌板,滑动件推动桌板向外移动,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第一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固定装置的固定端滑动在第二滑动槽内且围绕第二滑动槽滑动,桌板上还设置有方便拉动桌板的凹槽,凹槽开设在当桌板位于水平面时的底部,第二滑动槽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第三固定点和第四固定点,固定装置的固定端以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第三固定点和第四固定点的顺序循环,第三固定点处设置有斜坡,斜坡朝向第二固定点的一端低于斜坡朝向第一固定点的一端,当固定装置位于第一固定点时,桌板位于扶手内,下压桌板后,带动固定装置向第二固定点处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二固定点后,松开桌板,滑动件推动桌板向上移动,直至将桌板全部移出扶手,此时固定装置位于第三固定点处,且固定装置位于斜坡的另一端,随后将桌板旋转,开始使用桌板,当需要将桌板收起,将桌板旋转,使得桌板与扶手平行,随后下压桌板,固定装置由于斜坡无法朝向第二固定点方向移动,从而向第四固定点方向移动,随后持续下压桌板直至固定装置位于第四固定点处,松开桌板后,滑动件推动桌板上移,且固定装置朝向第一固定点移动,直至卡入第一固定点处,此时桌板隐藏在扶手内,进而实现了无需驱动件,实现快速隐藏和取出桌板。

    11、2、由于采用了第一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第三滑动槽内上下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滑动在第三滑动槽内,第一滑动块与第三滑动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推动第一滑动块始终向上移动,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件,第一滑动块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一推动件带动支撑件上下移动,桌板旋转在支撑件上,进而实现了带动桌板上下移动。

    12、3、由于采用了第二滑动块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二滑动块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第四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动块,第三滑动块与第四滑动槽之间设置有第二推动件,第二推动件使得第三滑动块始终朝向一侧移动,第三滑动块上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第四滑动块与第三滑动块之间设置有第三推动件,第三推动件将所述第四滑动块始终贴合第二滑动槽的底部,当第四滑动块位于第一固定点时,第二推动件始终推动第四滑动块向第二固定点的方向移动,当第四滑动块位于斜坡时,第三推动件压缩且始终将第四滑动块压紧第二滑动槽的底部,进而实现了将第四滑动块始终以规划好的路线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设置在所述座椅(1)两侧的扶手(2)、设置在所述扶手(2)内的桌板(3)、推动所述桌板(3)移出的滑动件(4)和卡住所述桌板(3)位置的固定装置(5);所述扶手(2)处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1);所述桌板(3)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槽(21)内;所述桌板(3)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动件(4)上;所述固定装置(5)设置在所述滑动件(4)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槽(21)朝向所述固定装置(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6);所述固定装置(5)的固定端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槽(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2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动槽(22);所述滑动件(4)包括导向杆(41)、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槽(21)内的支撑件(4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42)上的第一滑动块(43)和推动所述支撑件(42)上移的第一推动件(44);所述导向杆(41)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槽(22)内;所述第一滑动块(4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41);所述第一推动件(4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块(43)与所述第三滑动槽(22)之间;所述桌板(3)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件(4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第二滑动块(51)、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块(51)内的第三滑动块(52)、推动所述第三滑动块(52)的第二推动件(53)、滑动在所述第二推动件(53)上的第四滑动块(54)和推动所述第四滑动块(54)的第三推动件(55);所述第二滑动块(51)上开设有第四滑动槽(511);所述第三滑动块(52)滑动在所述第四滑动槽(511)内;所述第二推动件(53)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块(52)与所述第四滑动槽(511)之间;所述第三推动件(55)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动块(54)与所述第三滑动块(52)之间;所述第四滑动块(54)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槽(6)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槽(6)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点(61)、第二固定点(62)、第三固定点(63)与第四固定点(64);当所述第四滑动块(5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61)时,所述桌板(3)隐藏在所述扶手(2)内;当所述第四滑动块(54)位于所述第三固定点(63)时,所述桌板(3)位于所述扶手(2)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点(63)处设置有斜坡(65);所述斜坡(65)朝向所述第二固定点(62)的一端低于所述斜坡(65)朝向所述第一固定点(61)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3)上开设有方便放下所述桌板(3)的凹槽(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桌板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设置在所述座椅两侧的扶手、设置在所述扶手内的桌板、推动所述桌板移出的滑动件和卡住所述桌板位置的固定装置;所述扶手处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桌板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桌板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槽朝向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端滑动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解决了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座椅上都提供驱动件,通过按压按键,通过与驱动件的电性连接对座椅上的零部件进行操作,但是其成本过高且维修起来过于困难。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敏,刘家锐,古振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鸿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9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