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5  13


    本技术涉及顶管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


    背景技术:

    1、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2、在长距离管道顶进过程中,必须采用注浆工艺,利用触变泥浆套减少顶进过程中管壁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并填充流失的土体,减少土体变形、沉降和隔水。现有触变泥浆注浆机构中,一般会在顶管上预留注浆孔,注浆孔中预埋注浆埋管,注浆主管通过多个三通管分别与各注浆埋管连接,其连接方式通常为插入式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插入式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稳定性不高,两者易脱落;螺纹连接需要扭转注浆主管,注浆主管首尾相接,扭转不便,且易导致注浆主管缠绕堵塞。而且,常规触变泥浆注入每个注浆孔流量一致,各孔注浆量不能根据减摩需要等合理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以解决现有注浆埋管与注浆主管之间连接不稳或安装不便的问题,以及每个注浆孔的流量无法调节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所述矩形顶管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中预埋有注浆埋管,所述注浆埋管靠近矩形顶管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矩形顶管的管内设置有注浆主管,所述注浆主管为绕矩形顶管周向布设的、首尾相连的闭合管,注浆主管上接通有供浆管,且注浆主管上对应各注浆埋管位置处均接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注浆埋管的内侧端与对应三通管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注浆支管连接,所述注浆支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中间段上设置有可调开度的电磁阀,所述内管中间段上设置有单向阀,且外管内壁上布满有内螺纹,内管外壁上布满有外螺纹,内管和外管螺纹套接在一起,内管的另一端与注浆埋管的内侧端螺纹连接,外管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所述注浆主管为pvc软管,注浆主管的四角通过转角弹簧拱形,所述转角弹簧外套于注浆主管的对应位置处。

    3、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顶管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注浆孔,方便快速注浆。

    4、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顶管的内部还设有竖向伸缩杆,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两端均设有“u”型夹头,所述“u”型夹头的深度与注浆支管的长度一致,其中一“u”型夹头夹入注浆主管上部并抵接在矩形顶管内侧顶部,另一“u”型夹头夹入注浆主管下部并抵接在矩形顶管内侧底部。竖向伸缩杆的主体具体可设置为伸缩式套管,竖向伸缩杆对注浆主管起支撑作用,能避免注浆主管垮落或剧烈晃动。

    5、上述方案中:所述竖向伸缩杆为两个,分布于矩形顶管的内部两侧,以确保支撑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浆支管为套管形式,其两端可单独扭转,互不影响,使得注浆埋管与注浆主管螺纹连接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注浆埋管与注浆主管之间连接不稳或安装不便的问题;在触变泥浆注入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池阀的开度,能控制对应注浆孔的流量,从而能根据地形地貌对泥浆量进行合理分配,最大程度地减小管壁与地层间的摩阻力。

    7、注浆主管采用pvc软管,柔软性好,易于弯曲与安装,操作方便;其四角通过转角弹簧拱形,既能避免注浆主管弯折角度过大造成通道过窄,从而导致注浆主管堵塞;又能避免注浆主管顶部两端向下垂落,产生较大拉力,从而导致注浆埋管与注浆主管的连接结构易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所述矩形顶管(1)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中预埋有注浆埋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埋管(2)靠近矩形顶管(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矩形顶管(1)的管内设置有注浆主管(3),所述注浆主管(3)为绕矩形顶管周向布设的、首尾相连的闭合管,注浆主管(3)上接通有供浆管(9),且注浆主管(3)上对应各注浆埋管(2)位置处均接通有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自由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注浆埋管(2)的内侧端与对应三通管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注浆支管(4)连接,所述注浆支管(4)包括外管(41)和内管(42),所述外管(41)中间段上设置有可调开度的电磁阀(6),所述内管(42)中间段上设置有单向阀(7),且外管(41)内壁上布满有内螺纹,内管(42)外壁上布满有外螺纹,内管(42)和外管(41)螺纹套接在一起,内管(42)的另一端与注浆埋管(2)的内侧端螺纹连接,外管(41)的另一端与三通管(5)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所述注浆主管(3)为pvc软管,注浆主管(3)的四角通过转角弹簧(8)拱形,所述转角弹簧(8)外套于注浆主管(3)的对应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管(1)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管(1)的内部还设有竖向伸缩杆(10),所述竖向伸缩杆(10)的两端均设有“u”型夹头,所述“u”型夹头的深度与注浆支管(4)的长度一致,其中一“u”型夹头夹入注浆主管(3)上部并抵接在矩形顶管(1)内侧顶部,另一“u”型夹头夹入注浆主管(3)下部并抵接在矩形顶管(1)内侧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伸缩杆(10)为两个,分布于矩形顶管(1)的内部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矩形顶管顶进施工的触变泥浆注浆机构,矩形顶管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注浆孔,注浆孔中预埋有注浆埋管,矩形顶管的管内设有注浆主管,注浆主管为闭合管,注浆主管上对应各注浆埋管位置处均接通有三通管,注浆埋管的内侧端与对应三通管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注浆支管连接,注浆支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中间段上设置有电磁阀,内管中间段上设置有单向阀,外管内壁上布满有内螺纹,内管外壁上布满有外螺纹,内管和外管螺纹套接在一起,内管另一端与注浆埋管的内侧端螺纹连接,外管另一端与三通管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本技术有效解决了注浆埋管与注浆主管之间连接不稳或安装不便的问题,以及每个注浆孔的流量无法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于海伟,石川,李建勋,张天福,李欢,余秋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