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5  16


    本技术涉及索道检修装置,具体为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


    背景技术:

    1、客运索道是指用于运送旅客的“索道”,有往复式索道和循环式索道两类,前者在线路支架两侧的承载索上各挂一个载客车厢,由一条或两条牵引索牵引沿线路往复运行;后者在线路支架两侧的钢丝绳上,等间距各挂若干个载客车厢或吊椅,由驱动机带动钢丝绳循环运行,由于客运索道的高度较高,在对客运索道进行检修与维修步骤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提升装置。

    2、目前客运索道的提升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站立于升降箱中,之后通过升降座而对升降箱进行提升操作,之后待工作人员提升至所需高度后,升降座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即可对索道进行检修和维修的操作,但是目前的升降箱在使用时,升降箱的整体高度为定值,工作人员检修索道的过程中,需要在升降箱中转动和移动身体,并且由于工作人员的高度不同,这导致定值防护高度的升降箱无法适用于不同人员,从而存在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由升降箱中掉落的隐患,安全性也相对较低,为此提供了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升降箱的防护高度为定值,从而无法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进而导致工作人员检修索道时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也相对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箱;

    3、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升降箱的外壁,且所述防护机构延伸至升降箱的内部,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增加升降箱外壁的防护高度,进而提高站立在升降箱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箱两端的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焊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升降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焊接有第二转动杆。

    4、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套接于升降箱内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板用于关合升降箱的一侧。

    5、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升降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用于支撑移动块。

    6、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套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位于限位柱的上方,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升降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螺旋槽相套接的滚珠,所述移动块水平移动可带动螺旋槽转动。

    7、优选的,所述升降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升降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转动柱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固定座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柱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可带的第二锥齿轮转动。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座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与第二锥齿轮一侧相焊接,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可带动第一防护板转动。

    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第二固定座的一侧贯穿至第二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侧焊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二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一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固定座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第四锥齿轮一端相焊接,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可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可带动第二防护板转动。

    10、本实用新型的大内科临床新型检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移动板水平移动的力,对升降箱的进出口进行关合,并且移动板水平移动的力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转动,第一防护板转动并增加了升降箱两端的防护高度,第二防护板转动并增加了升降箱一侧的防护高度,相比于传统仅通过单一防护栏的防护方式,提高了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一步的增加了升降箱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在底座未使用时,对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进行收纳,减小了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座(2),所述升降座(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升降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还包括套接于升降箱(3)内部的移动板(401),所述移动板(40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移动块(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02)的内部套接有限位柱(4021),所述限位柱(4021)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升降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02)的内部套设有转动柱(403),所述转动柱(403)位于限位柱(4021)的上方,所述转动柱(403)通过轴承与升降箱(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403)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移动块(402)的内部设置有与螺旋槽相套接的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座(301),所述升降箱(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固定座(302),所述第二固定座(302)位于第一固定座(301)的一端,所述转动柱(403)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固定座(301)的内部,且所述转动柱(403)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3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403)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404),所述第一锥齿轮(404)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4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06)的一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座(30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406)的一侧与第二锥齿轮(405)一侧相焊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06)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座(301)的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06)靠近第二固定座(302)的一侧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0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406)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0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406)的一侧焊接有第三锥齿轮(407),所述第三锥齿轮(407)位于第二固定座(302)的内部,所述第三锥齿轮(407)的一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408),所述第二转动杆(409)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固定座(302)的内壁,且所述第二转动杆(409)的一端与第四锥齿轮(408)一端相焊接,所述第二转动杆(409)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302)的内壁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包括底座,升降座,升降箱;防护机构,第一防护板,第一转动杆,所述升降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板,第二转动杆。该客运索道检修起升装置,能够通过移动板水平移动的力,对升降箱的进出口进行关合,并且移动板水平移动的力通过机械传动带动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转动,第一防护板转动并增加了升降箱两端的防护高度,第二防护板转动并增加了升降箱一侧的防护高度,相比于传统仅通过单一防护栏的防护方式,提高了防护栏的防护高度,进一步的增加了升降箱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在底座未使用时,对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进行收纳,减小了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王伟,周勇,王昊,罗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405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