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变频器,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功率单元。
背景技术:
1、高压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用于调节高压电源,实现平滑的频率和电压调整,电压等级有6kv、10kv等,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近年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步积累,国产10000kw以上超大功率变频器的研发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渐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功率单元是使用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整流、滤波、逆变的高压变频器部件,是构成高压变频器主回路的主要部分。与中小功率变频器相比,大功率和超大功率变频器采用的元器件增多或加大后,作为核心部件的功率单元的体积和重量随之增加,给装配和后期维护带来不便,同时功率单元输出电流大,常规采用的风冷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散热要求,所以功率单元的结构设计和散热方式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功率单元,其技术方案为:
2、一种水冷功率单元包括:逆变单元、滤波单元、导电母排。逆变单元包括逆变壳体、逆变正极母排、逆变负极母排,逆变正极母排、逆变负极母排的一端位于逆变壳体内,另一端于逆变壳体后端穿出。
3、滤波单元包括电容壳体、电容正极母排、电容负极母排,电容负极母排与电容正极母排的一端位于电容壳体内,另一端于电容壳体后端穿出。
4、逆变单元与滤波单元呈左右排布,逆变正极母排通过导电母排与电容正极母排电连接,逆变负极母排通过导电母排与电容负极母排电连接。
5、进一步地,逆变单元还包括水冷散热器、整流模块、功率模块。水冷散热器设于逆变壳体内部中间,散热面与逆变壳体底面平行,水冷散热器将逆变壳体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整流模块、功率模块分别安装在水冷散热器相对的两个散热面上,逆变正极母排与功率模块正极电连接,逆变负极母排与功率模块负极电连接。
6、进一步地,逆变壳体中部设置第一隔板,第一隔板横贯逆变壳体内部,与逆变壳体底面平行,水冷散热器安装固定于第一隔板上并露出散热面,第一隔板和水冷散热器共同将上下两个腔体隔离。
7、进一步地,逆变单元还包括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位于逆变壳体(11)外部,逆变壳体后端设有水管接口,水管接头安装在水管接口上。水冷散热器进出水口位于下腔体,水冷散热器进出水口和水管接头通过软水管连接。
8、进一步地,逆变单元还包括输入母排,输入母排与整流模块位于下腔体内,输入母排一端与整流模块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于逆变壳体前端穿出。
9、进一步地,逆变单元还包括输出母排,输出母排与功率模块位于上腔体内,输出母排一端与功率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于逆变壳体前端穿出。
10、进一步地,逆变单元还包括整流正极母排、整流负极母排。整流正极母排与整流模块正极电连接,整流负极母排与整流模块负极电连接,整流正极母排、整流负极母排穿过第一隔板分别与逆变正极母排、逆变负极母排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滤波单元还包括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安装于电容壳体内,电容正极母排与滤波电容正极电连接,电容负极母排与滤波电容负极电连接。
12、进一步地,逆变壳体底部设置可拆卸盖板。
13、进一步地,逆变单元与滤波单元底部均设置有滚轮,外侧均设置有吊环。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5、1.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提高了单元的可替换性;
16、2.逆变单元采用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双面排布结构,滤波系统单独布置有效减小单元体积和重量,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
17、3.逆变单元和滤波单元底部设置滚轮和吊环,方便装配和后期维护;
18、4.采用水冷散热方式,散热均匀冷却效果好,功率器件使用寿命长。
1.一种水冷功率单元,包括:逆变单元(1)、滤波单元(2)、导电母排(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单元(1)还包括水冷散热器(12)、功率模块(15)、整流模块(18);水冷散热器(12)设于逆变壳体(11)中间,散热面与逆变壳体(11)底面平行,水冷散热器(12)将逆变壳体(11)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功率模块(15)、整流模块(18)分别安装在水冷散热器(12)相对的两个散热面上,逆变正极母排(16)与功率模块(15)正极电连接,逆变负极母排(17)与功率模块(15)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壳体(11)中部设置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横贯逆变壳体(11)内部,与逆变壳体(11)底面平行,水冷散热器(12)安装固定于第一隔板(13)上并露出散热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管接头(7),所述水管接头(7)位于逆变壳体(11)外部;逆变壳体(11)后端设有水管接口,水管接头(7)安装在水管接口上;水冷散热器(12)进出水口位于下腔体,水冷散热器(12)进出水口和水管接头(7)通过软水管(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单元(1)还包括输入母排(9),输入母排(9)与整流模块(18)位于下腔体内,输入母排(9)一端与整流模块(18)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于逆变壳体(11)前端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单元(1)还包括输出母排(10),输出母排(10)与功率模块(15)位于上腔体内,输出母排(10)一端与功率模块(15)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于逆变壳体(11)前端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单元(1)还包括整流正极母排(20)、整流负极母排(19);整流正极母排(20)与整流模块(18)正极电连接,整流负极母排(19)与整流模块(18)负极电连接,整流正极母排(20)、整流负极母排(19)穿过第一隔板(13)分别与逆变正极母排(16)、逆变负极母排(17)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滤波单元(2)还包括滤波电容(23),滤波电容(23)安装于电容壳体(21)内,电容正极母排(25)与滤波电容(23)正极电连接,电容负极母排(24)与滤波电容(23)负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壳体(11)底部设置可拆卸盖板(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逆变单元(1)与滤波单元(2)底部均设置有滚轮(4),外侧均设置有吊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