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4  5


    本公开涉及固态物质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蒸发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1、蒸发结晶是固态物质制备的常用方法之一。在传统的蒸发结晶技术中,反应釜(即结晶釜)内的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构成,也可称为液态的物料)加热蒸发溶剂,蒸发出的溶剂通过抽真空从反应釜中抽走并就进入玻璃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回收,反应釜内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溶剂,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2、一般地,玻璃冷凝器具有玻璃外壳以及玻璃换热盘管,玻璃外壳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玻璃换热盘管收容在玻璃外壳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玻璃外壳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连接于外部的循环冷却水,外部的循环冷却水经由进水口进入玻璃换热盘管再经由出水口排出返回。外部的循环冷却水经由泵作为动力。

    3、在外部的循环冷却水经由玻璃外壳的进水口、玻璃换热盘管以及玻璃外壳的出水口进行循环流动时,进水口的压力大于出水口的压力,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压差要满足循环流动,通常该压差远高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力,这就使得玻璃换热盘管承受的压力大,进而存在着玻璃换热盘管爆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结晶装置,其能够降低玻璃换热盘管所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玻璃换热盘管爆裂的风险。

    2、由此,提供一种蒸发结晶装置,蒸发结晶装置包括反应釜、玻璃冷凝器、冷冻水循环模块、以及第一收集瓶;反应釜用于使其内的液态的物料蒸发结晶,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用于供蒸发结晶时从物料中蒸发出的气态物质以蒸汽排出;玻璃冷凝器包括玻璃外壳以及玻璃换热盘管,玻璃外壳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下接口、以及抽真空口,抽真空口用于连接于真空机组,玻璃换热盘管收容在玻璃外壳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玻璃外壳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玻璃外壳倾斜布置以使进水口低于出水口,下接口连位于玻璃外壳的倾斜的最低端,下接口用于连接于反应釜的蒸汽出口;冷冻水循环模块包括入流管道和回流管道,入流管道用于连接于玻璃外壳的进水口以供给冷冻水,回流管道用于连接于玻璃外壳的出水口以使冷冻水回流,入流管道和回流管道设置成使玻璃换热盘管仅承受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高度差形成的水压;第一收集瓶连通于玻璃冷凝器的下接口;玻璃冷凝器、冷冻水循环模块以及第一收集瓶一起配置用于:反应釜中的蒸发出的气态物质通过真空机组经由抽真空口形成的负压从反应釜的蒸汽出口经由玻璃冷凝器的下接口抽入出玻璃冷凝器的玻璃外壳内,以与玻璃换热盘管中流动的来自冷冻水循环模块的冷冻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变成冷凝液体,玻璃外壳内的冷凝液体经由下接口向下回流至第一收集瓶以收集到第一收集瓶中。

    3、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公开的蒸发结晶装置中,通过玻璃外壳倾斜布置以使进水口低于出水口而使进水口与出水口形成高度差,经由入流管道、玻璃外壳的进水口、玻璃换热盘管、玻璃外壳的出水口以及回流管道的冷冻水形成循环流动,通过入流管道和回流管道设置成使玻璃换热盘管仅承受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高度差形成的水压,从而进水口的压力与出水口的压力之间的差等于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高度差形成的水压,这样与背景技术相比能够降低玻璃换热盘管所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降低玻璃换热盘管爆裂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蒸发结晶装置,其包括反应釜、玻璃冷凝器、冷冻水循环模块、以及第一收集瓶;反应釜用于使物料蒸发结晶,反应釜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用于蒸汽排出;玻璃冷凝器包括玻璃外壳以及玻璃换热盘管,玻璃外壳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下接口、以及抽真空口,抽真空口用于连接于真空机组,玻璃换热盘管收容在玻璃外壳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玻璃外壳倾斜布置以使进水口低于出水口,下接口连位于玻璃外壳的倾斜的最低端,下接口用于连接于蒸汽出口;冷冻水循环模块包括入流管道和回流管道,入流管道用于连接于进水口,回流管道用于连接于出水口,入流管道和回流管道设置成使玻璃换热盘管仅承受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高度差形成的水压。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鹏,王磊,吴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长信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