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4  5


    本发明涉及门窗设备,尤其涉及联动门系统。


    背景技术:

    1、联动门系统通常包括多个门扇,多个门扇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可驱动多个门扇沿着轨道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当多个门扇移动至展开位置时,用户通常还有锁门的需求,因此,为了在展开位置实现锁门,一般需要在门洞的门套上开洞来安装锁盒,并且还需要将锁芯设置在相对靠近门套的门扇边框,锁芯的锁芯可伸出至锁盒的锁槽内以完成锁门;然而,当多个门扇移动至收纳位置或者未完全到达展开位置时,锁舌会从门扇边框上露出,锁盒和锁舌均容易落入人的视线范围之内,存在不够美观的问题,并且,该锁舌还容易与人或物出现碰撞,尤其是为了与锁盒的锁槽实现卡接固定,锁舌通常还会设置成钩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多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锁舌和锁槽之间还可能出现松动,密封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动门系统,旨在使得锁盒和锁舌不容易落入人的视线范围之内,还旨在避免锁舌与人或物碰撞,以及旨在提高多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的密封性。

    2、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联动门系统,包括:若干个门扇;联动机构,设于相邻两所述门扇之间,所述联动机构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门扇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门锁组件,包括锁盒、锁壳和锁舌,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锁壳;其中,所述门锁组件设置于相邻两所述门扇之间,所述锁盒设于其一所述门扇,所述锁壳设置于另一所述门扇,若干个所述门扇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锁舌可连接于所述锁盒以限制相邻两所述门扇在滑动方向的相对移动。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扇具有竖边框,若干个所述门扇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在相邻两所述门扇中,其一所述门扇的所述竖边框和另一所述门扇的所述竖边框彼此相对,所述锁盒设置于其一所述门扇的所述竖边框,所述锁壳设置于另一所述门扇的所述竖边框。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连接于所述竖边框的内腔体。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盒设置有锁槽,所述锁舌可相对所述锁壳在伸出位置和内缩位置之间移动;若干个所述门扇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锁舌可从所述内缩位置伸出至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锁舌卡接于所述锁槽。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限位件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锁舌的移动以阻挡所述锁舌从所述内缩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解除对所述锁舌的移动限制以允许所述锁舌从所述内缩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盒凸出有推块,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锁舌的移动路径;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锁舌的移动路径之外;若干个所述门扇移动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推块将所述限位件从所述第一状态抵推至所述第二状态。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舌设置有缺口,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悬臂;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悬臂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悬臂位于所述缺口之外。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推块和所述限位件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限位件从所述第二状态弹力复位至所述第一状态。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限位件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具有与所述连接板相对的端壁,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端壁相抵。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锁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把手和转动件,所述把手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锁壳,所述转动件具有受力端和驱动端,所述受力端和所述把手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端和所述锁舌传动连接;所述把手可在锁门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把手滑动时可作用于所述受力端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在所述转动件的带动下,所述驱动端带动所述锁舌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内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把手滑动至锁门位置时,所述驱动端带动所述锁舌滑动至所述伸出位置;所述把手滑动至所述开锁位置时,所述驱动端带动所述锁舌滑动至所述内缩位置。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将所述把手保持在所述锁门位置或者开锁位置。

    1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联动门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锁舌可连接于锁盒以限制相邻两门扇在滑动方向的相对移动,从而可将多个门扇在展开位置锁定,不需要在设置于门洞的门套上开洞也可以实现锁门,并且,在多个门扇处于收纳位置或者未移动至展开位置时,锁舌不会从相对靠近门套的门扇边框上露出,锁盒和锁舌均不容易落入人的视线范围之内,如此,一方面,可使得联动门系统整体上更为美观,另一方面,可避免锁舌与人或物相碰撞而带来的使用危险性,再一方面,多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门锁组件能够固定相邻两门扇在滑动方向的相对位置,门套和相对靠近门套的门扇之间不容易出现松动,多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的整体密封性更好。



    技术特征:

    1.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1)具有竖边框(11),若干个所述门扇(1)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在相邻两所述门扇(1)中,其一所述门扇(1)的所述竖边框(11)和另一所述门扇(1)的所述竖边框(11)彼此相对,所述锁盒(21)设置于其一所述门扇(1)的所述竖边框(11),所述锁壳(22)设置于另一所述门扇(1)的所述竖边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22)连接于所述竖边框(11)的内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21)设置有锁槽(211),所述锁舌(23)可相对所述锁壳(22)在伸出位置和内缩位置之间移动;若干个所述门扇(1)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锁舌(23)可从所述内缩位置伸出至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锁舌(23)卡接于所述锁槽(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2)还包括限位件(25),所述限位件(25)设置于所述锁壳(22),所述限位件(25)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21)凸出有推块(212),所述限位件(25)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22);所述限位件(25)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25)位于所述锁舌(23)的移动路径;所述限位件(25)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件(25)位于所述锁舌(23)的移动路径之外;若干个所述门扇(1)移动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推块(212)将所述限位件(25)从所述第一状态抵推至所述第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3)设置有缺口(231),所述限位件(25)设置有悬臂(253);所述限位件(25)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悬臂(253)位于所述缺口(231)内;所述限位件(25)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悬臂(253)位于所述缺口(231)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6),所述推块(212)和所述限位件(25)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6)被配置为将所述限位件(25)从所述第二状态弹力复位至所述第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22)设置有连接板(223),所述限位件(25)设置有连接槽(254),所述连接槽(254)具有与所述连接板(223)相对的端壁,所述第一弹性件(26)设于所述连接槽(254)内,所述第一弹性件(26)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23)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26)的第二端与所述端壁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2)还包括驱动机构(24),所述驱动机构(24)包括把手(241)和转动件(242),所述把手(241)滑动连接于所述锁壳(22),所述转动件(242)转动连接于所述锁壳(22),所述转动件(242)具有受力端(2421)和驱动端(2422),所述受力端(2421)和所述把手(24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端(2422)和所述锁舌(23)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联动门系统,包括:若干个门扇;联动机构,设于相邻两门扇之间,联动机构用于驱动若干个门扇在展开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门锁组件,包括锁盒、锁壳和锁舌,锁舌设置于锁壳;其中,门锁组件设置于相邻两门扇之间,锁盒设于其一门扇,锁壳设置于另一门扇,若干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锁舌可连接于锁盒以限制相邻两门扇在滑动方向的相对移动。如此,在多个门扇处于收纳位置或者未移动至展开位置时,锁舌不会从相对靠近门套的门扇边框上露出,锁盒和锁舌均不容易落入人的视线范围内,可使得联动门系统整体上更为美观,可避免锁舌与人或物相碰撞而带来的使用危险性,并且,多个门扇处于展开位置时的整体密封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许姜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欧派克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