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4  5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


    背景技术:

    1、湖泊或是河流在受到外界影响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进而导致水体发生变化,影响生态环境,为了避免河流或是湖泊水质发生持续恶化,需要在水体产生污染时,及时地对水体进行水处理,常见的操作是采用缓释结构承载药片或是颗粒,使得药剂能够持续与河流或湖泊水反应进而实现对水质的处理。

    2、公告号cn217996814u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侧固接有孔板,且所述孔板远离于盖板的一端固接有隔板;所述孔板、隔板均布置在框架内;所述框架远离于盖板的一端固接有中心轴;所述框架表面固接有缓释网板;所述框架布置两组,且两组框架对称布置;两组所述框架经中心轴固接,所述盖板内侧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接有抵板;所述弹簧、底板均活动连接在孔板内;所述孔板设置为半环形结构。

    3、上述案例在使用时,是通过浮板固定两侧的框架,再通过框架内部滑插的孔板承载药片,使得装置可漂浮在水面上进行工作,但是装置难以深入水底,导致无法对河流深处的水进行处理,使得装置的工作效果不佳,且装置漂浮在河面上,容易被河流冲走,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工作时,难以深入水底,导致无法对河流深处的水进行处理,使得装置的工作效果不佳,且装置漂浮在河面上,容易被河流冲走,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边杆,所述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瓶,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螺柱,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转动杆底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稀释瓶。

    4、可选地,所述边杆和漂浮瓶的数量均为三个,其环形分布于主体外侧,所述主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脚。

    5、可选地,所述螺纹套位于内螺柱的内部,且外侧与内螺柱为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柱顶端和底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套。

    6、可选地,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动杆包括底端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转动连接于转座内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其顶部与主体为固定连接。

    7、可选地,所述稀释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位于稀释瓶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块。

    8、可选地,所述放置框内侧为半圆形,所述放置框和稀释瓶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旋转盖靠近稀释瓶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稀释瓶内侧。

    9、可选地,所述挡套与转动杆为滑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挡套与转动杆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漂浮瓶、转动杆、固定板和插接杆,使得插接杆可将装置固定在河边,并通过边杆和漂浮瓶,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和浮力,使得固定板可将稀释瓶固定在河流的内部,便于对河流底层的水流进行处理工作。

    12、通过设置转动杆、螺纹套和内螺柱,实现了装置的深度调节,使得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作深度,有效处理河流深处的水质问题,并通过密封垫、密封圈等部件的使用确保了装置在水中的密封性,保证了装置的正常工作和长期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边杆(2),所述边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瓶(3),所述主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所述密封垫(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螺柱(6),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转动杆(5)底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座(8),所述转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稀释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杆(2)和漂浮瓶(3)的数量均为三个,其环形分布于主体(1)外侧,所述主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14),所述插接杆(14)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7)位于内螺柱(6)的内部,且外侧与内螺柱(6)为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柱(6)顶端和底端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15),所述转动杆(5)包括底端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转动连接于转座(8)内部,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0),其顶部与主体(1)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瓶(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框(12),所述放置框(12)位于稀释瓶(1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盖(13),所述旋转盖(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12)内侧为半环形,所述放置框(12)和稀释瓶(11)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旋转盖(13)靠近稀释瓶(1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稀释瓶(11)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与转动杆(5)为滑动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挡套与转动杆(5)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剂缓释结构,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边杆,所述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瓶,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螺柱,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转动杆底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稀释瓶。本技术通过设置漂浮瓶、转动杆、固定板和插接杆,使得插接杆可将装置固定在河边,并通过边杆和漂浮瓶,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和浮力,使得固定板可将稀释瓶固定在河流的内部,便于对河流底层的水流进行处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彭梅荣,张碧红,段鹏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翔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91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