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仪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4  7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电疗仪系统。


    背景技术:

    1、中频电疗仪,主要是通过与中频电疗仪连接的、贴于腹部,背部等身体表面的电极片,经过对应的肌肉输出电脉冲,施加电刺激。

    2、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在中频电疗仪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中频电疗仪上的菜单设置中频电疗波形输出方案,效率低,且对于不同中频电疗波形的切换速度慢,影响中频电疗波形输出进程和中频电疗波形输出效果,并且单通道的中频电疗波形输出方式一次只能发送一路中频电疗波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电疗仪系统,可以通过上位机向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并通过一个以上的通道输出中频电疗波形,提高控制指令发送速度,一次可以发送多路中频电疗波形,提高中频电疗波形的输出效率。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电疗仪系统,该系统包括:

    3、上位机和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

    4、其中,上位机与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上位机用于向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工作控制指令;

    5、中频电疗仪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中频电疗仪终端用于根据工作控制指令,控制至少一个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输出对应的中频电疗波形。

    6、上述发明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7、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位机和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其中,上位机与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上位机用于向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工作控制指令;中频电疗仪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中频电疗仪终端用于根据工作控制指令,控制至少一个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输出对应的中频电疗波形。上述发明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仅能通过中频电疗仪终端自身的菜单控制中频电疗波形输出过程,控制方式耗时较长,中频电疗波形输出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上位机向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并通过一个以上的通道输出中频电疗波形,提高控制指令发送速度,一次可以发送多路中频电疗波形,提高中频电疗波形的输出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电疗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电疗仪终端的所述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包括开关模块、隔离模块、升压模块和程序脉冲输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电疗仪终端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控制指令控制每个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并根据所述工作控制指令控制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所述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输出对应的中频电疗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工作控制指令确定开关状态为开启状态的所述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的目标输出中频电疗波形,以及所述目标输出中频电疗波形的强度,并从对应的波形存储模块中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输出中频电疗波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输出中频电疗波形为一种预设波形脉冲或一种以上所述预设波形脉冲的组合波形脉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电疗仪终端包括按键和/或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电疗仪终端还包括声音提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电疗仪系统还包括生物信号检测装置,所述生物信号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中频电疗仪终端输出的中频电疗波形的目标对象的生物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波形模式选择模块、波形强度设置模块和波形输出时长设置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波形作用部位设置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频电疗仪系统,其中,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上位机与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用于向至少一个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工作控制指令;中频电疗仪终端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中频电疗仪终端用于根据工作控制指令,控制至少一个中频电疗波形输出通道输出对应的中频电疗波形。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仅能通过中频电疗仪终端自身的菜单控制中频电疗波形输出过程,控制方式耗时较长,控制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上位机向中频电疗仪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并通过一个以上的通道输出中频电疗波形,提高控制指令发送速度,提高中频电疗波形的输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山,杨程,刘文新,李青夏,李俊锋,苏涛,杨峰,郭轩,陆敬桃,潘浩,袁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微灵类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8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