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3  14


    本技术涉及铜配件焊接,具体是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焊接在可以将金属或其他材料紧密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结构和连接效果,焊接技术包括多种形式的焊接,但其中最常见的是铜的焊接技术,铜具有良好的电导性、高耐蚀性、耐热性和延展性,是工业操作中的常用材料,激光焊接是一种高精度的焊接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够将激光所聚焦的能量转换成高热,从而形成高精度的焊缝,激光焊接能够准确地控制焊缝的形状和熔化深度,因此在高精的焊接技术中获得广泛应用,传统的焊接装置焊接加工效率较低,且不能实现连续工作的目的,也会造成焊接精度质量较差,同时也会降低焊接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左侧伸缩杆和气动式开合夹具,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设有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其第一转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左侧伸缩杆,其第二转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右侧伸缩杆,所述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的上部设有气动式开合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的下部连接有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通过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有空气压缩机,其空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与气动式开合夹具相连接。

    3、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设有激光焊接机,其激光焊接机的下端设有固定支撑杆,通过激光焊接机便于对铜配件进行焊接。

    4、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接轴的内部为空心式,所述转动连接轴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便于将气体输送管道放置在转动连接轴内部。

    5、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同步式电机,其第一转动盘的转动速度与第二转动盘的转动速度相同,通过驱动装置可实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能够同步转动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气动式开合夹具包括移动夹具、固定夹具和驱动弹簧,其气动式开合夹具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利用气动式开合夹具6便于将铜配件进行固定。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装置和传动齿轮可带动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进行同步移动的目的,同时驱动铜配件移动至激光焊接机的下部,通过激光焊接机便于对铜配件进行焊接加工,可根据铜配件的宽度进行调节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的长度,提高焊接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可保证焊接装置的灵活性,利用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可实现对铜配件进行连接焊接,且可提高焊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盘(2)和第二转动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盘(2)外侧端面设有左侧伸缩杆(4),所述第二转动盘(3)外侧端面设有右侧伸缩杆(5),其左侧伸缩杆(4)和右侧伸缩杆(5)的端部设有气动式开合夹具(6),所述第一转动盘(2)和第二转动盘(3)下端通过转动连接轴(8)与传动齿轮(10)和驱动装置(11)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和驱动装置(11)的下部设有固定底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部设有激光焊接机(7),其激光焊接机(7)的下端设有固定支撑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轴(8)的内部为空心式,所述转动连接轴(8)底部通过轴承与固定底座(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采用同步式电机,其第一转动盘(2)的转动速度与第二转动盘(3)的转动速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式开合夹具(6)包括移动夹具、固定夹具和驱动弹簧,其气动式开合夹具(6)与伸缩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配件焊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第一转动盘、第二转动盘、左侧伸缩杆和气动式开合夹具,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设有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其第一转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左侧伸缩杆,其第二转动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右侧伸缩杆,所述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的上部设有气动式开合夹具,所述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下部连接有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通过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有空气压缩机,技术利用驱动装置和传动齿轮可带动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进行同步移动的目的,可根据铜配件的宽度进行调节左侧伸缩杆和右侧伸缩杆的长度,提高焊接装置使用范围,同时可保证焊接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专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7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