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3  3


    本发明涉及纸盒封装设备,尤其涉及封盒装置。


    背景技术:

    1、纸质包装盒在包装行业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诸如食品、药品、日化品以及酒水类等很多领域都会涉及。

    2、目前,自动化包装已经是一大趋势,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纸盒自动化包装一般都需要较为繁琐且复杂的设备,不仅占用场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同时还存在后期难以维护和维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盒装置,能够快速完成对纸盒的封盒作业,整体结构简单,占用场地小,设备成本低,同时方便维护和维修。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封盒装置,用于在流动生产线上封盒,包括初封盒机构,所述初封盒机构包括安装板和第一压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沿高度方向垂直贯穿所述安装板,且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3、所述第一压板以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式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的底端,所述第一压板安装有侧压板和多组正向压板,其中多组所述正向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部,并沿垂直于生产线流动方向的方向依次分布,且每组所述正向压板均包括两个敞口式压板,两个所述敞口式压板的下部朝外侧呈弧形延伸,两个所述敞口式压板的上部逐渐趋向于保持在竖直方向,以在所述第一压板下压时同步封纸盒的前小页和顶部后页,其中所述侧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的侧端,并在高度方向高于所述敞口式压板,以在所述敞口式压板封所述顶部后页的后时间段封所述顶部后页的侧端。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侧限位板,所述侧限位板的内侧壁开设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安装有凸轮随动轴,所述凸轮随动轴和所述第一压板保持平行,且所述凸轮随动轴上于靠近生产线上游的一侧垂直连接有预勾板,所述凸轮随动轴的一端垂直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安装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轮,使得在所述凸轮沿所述限位槽向下移动时,所述预勾板会随动旋转,进而在所述敞口式压板封所述前小页之前预勾住所述前小页。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竖向槽、弧形槽和第二竖向槽,其中所述第一竖向槽和所述第二竖向槽沿同一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弧形槽朝靠近所述预勾板的方向呈弧形凸出所述第一竖向槽和所述第二竖向槽,且在所述凸轮随动轴的轴向,所述预勾板和所述敞口式压板错位分布。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有侧部预压杆,所述侧部预压杆竖直向下延伸预定的长度,所述第一压板开设有适于避位所述侧限位板或所述侧部预压杆的第一避位孔,所述侧部预压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第一压杆,以在所述敞口式压板封所述顶部后页之前预压所述顶部后页,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凸轮随动轴保持同向延伸。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于靠近所述凸轮随动轴的中部位置垂直连接有顶部预压杆,所述顶部预压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顶部预压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和所述凸轮随动轴保持同向延伸,所述第一压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压头穿过的第二避位孔。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盒装置还包括保压机构,所述保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轮随动轴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保压气缸,所述的保压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内侧,并均垂直连接有保压板,以在侧压板封所述顶部后页的侧端后对纸盒的两端同步进行保压。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盒装置还包括复封盒机构,所述复封盒机构位于所述初封盒机构的下游,所述复封盒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气缸沿高度方向垂直贯穿所述安装板,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压板以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式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的底端,且所述第二压板沿垂直于生产线流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以贯穿的方式对称安装有第二滑动套筒,所述第二滑动套筒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垂直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套筒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轴。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盒装置还包括复保压机构,所述复保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板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复保压气缸,所述的复保压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内侧,并均垂直连接有复保压板,以在所述第二压板复压纸盒的顶部时复压纸盒的两端。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封盒装置在纸盒随生产线到位后,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压板下压,能够通过敞口式压板下压纸盒的前小页和顶部后页,在第一压板继续下降的过程中侧压板封顶部后页的侧端,可以一次完成对纸盒的封装成型,整体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占用场地面积小,同时易于后期的维护和维修;

    13、其中通过凸轮和限位槽的配合能够在第一压板下移时通过预勾板提前勾住前小页,然后再配合敞口式压板封住前小页,能够避免前小页被向外弯折的风险;

    14、其中通过第一竖向槽和弧形槽能够确保凸轮随动轴在下移过程中自动旋转,进而使预勾板提前勾住前小页,通过第二竖向槽能够给凸轮提供一定的下移空间,使得在第一压板进一步下降的过程中可以使预勾板牢牢勾住前小页,配合敞口式压板实现对前小页的多位点压紧,封盒效果更好;

    15、其中通过侧部预压杆和顶部预压杆可以分别对顶部后页的侧端以及顶部后页的顶端进行预压,以便于侧压板配合敞口式压板一次性封盒到位;

    16、其中通过复封盒机构可以对已封盒产品进行复压,能够进一步确保封盒质量。

    17、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技术特征:

    1.封盒装置,用于在流动生产线上封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封盒机构,所述初封盒机构包括安装板和第一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侧限位板,所述侧限位板的内侧壁开设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安装有凸轮随动轴,所述凸轮随动轴和所述第一压板保持平行,且所述凸轮随动轴上于靠近生产线上游的一侧垂直连接有预勾板,所述凸轮随动轴的一端垂直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上安装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轮,使得在所述凸轮沿所述限位槽向下移动时,所述预勾板会随动旋转,进而在所述敞口式压板封所述前小页之前预勾住所述前小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竖向槽、弧形槽和第二竖向槽,其中所述第一竖向槽和所述第二竖向槽沿同一竖直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弧形槽朝靠近所述预勾板的方向呈弧形凸出所述第一竖向槽和所述第二竖向槽,且在所述凸轮随动轴的轴向,所述预勾板和所述敞口式压板错位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有侧部预压杆,所述侧部预压杆竖直向下延伸预定的长度,所述第一压板开设有适于避位所述侧限位板或所述侧部预压杆的第一避位孔,所述侧部预压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第一压杆,以在所述敞口式压板封所述顶部后页之前预压所述顶部后页,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凸轮随动轴保持同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于靠近所述凸轮随动轴的中部位置垂直连接有顶部预压杆,所述顶部预压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顶部预压杆的底端垂直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和所述凸轮随动轴保持同向延伸,所述第一压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压杆穿过的第二避位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压机构,所述保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轮随动轴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保压气缸,所述的保压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内侧,并均垂直连接有保压板,以在侧压板封所述顶部后页的侧端后对纸盒的两端同步进行保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封盒机构,所述复封盒机构位于所述初封盒机构的下游,所述复封盒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气缸沿高度方向垂直贯穿所述安装板,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压板以平行于所述安装板的方式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的底端,且所述第二压板沿垂直于生产线流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以贯穿的方式对称安装有第二滑动套筒,所述第二滑动套筒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垂直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套筒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保压机构,所述复保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板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复保压气缸,所述的复保压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内侧,并均垂直连接有复保压板,以在所述第二压板复压纸盒的顶部时复压纸盒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封盒装置,包括初封盒机构,初封盒机构包括安装板和第一压板,安装板上垂直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位于安装板的下方;第一压板垂直连接在伸缩端的底端,并安装有侧压板和多组正向压板,其中多组正向压板位于第一压板的底部,并沿垂直于生产线流动方向的方向依次分布,且每组正向压板均包括两个敞口式压板,两个敞口式压板的下部朝外侧呈弧形延伸,两个敞口式压板的上部逐渐趋向于保持在竖直方向,以在第一压板下压时同步封纸盒的前小页和顶部后页,其中侧压板垂直连接在第一压板的侧端,并在高度方向高于敞口式压板,以在敞口式压板封顶部后页之后在侧端封顶部后页。本申请提供的封盒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维护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熊贤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坤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7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