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3  4


    本发明属于非织造布,特别涉及一种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1、非织造布的制备过程为:混料装置按配比将原料颗粒混合,结晶床对原料进行处理,干燥装置对原料进行干燥,挤出装置将原料进行挤出得到熔体,纺丝箱进行纺丝,侧吹风装置对纺丝进行风冷冷却,铺网装置进行铺网,针刺装置进行针刺,分切与收卷装置得到非织造布。

    2、如申请号为cn20182002675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纺丝用的侧吹风冷却通道,包括冷却通道、甬道和设置在冷却通道一侧的侧吹风风道,所述甬道位于冷却通道的下方并与冷却通道连接,所述冷却通道包括上层水冷却通道和下层风冷却通道;通道外设夹层,夹层中通冷却水形成上层水冷却通道,下层风冷却通道的一侧设置有侧吹风风道。

    3、如申请号为cn20191051040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善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产品均匀性的方法,步骤如下:(1)喷丝:使用纺丝箱体,熔体经纺丝箱体的熔体入口进入熔体分配管,然后经计量泵进入纺丝组件,从纺丝组件的喷丝板板孔喷出形成初生丝;(2)牵伸:经纺丝组件的喷丝板板孔喷出的丝束经过侧吹风冷却,然后经牵伸器牵伸;(3)摆丝成网:纺丝箱体的每个喷丝板对应设一个牵伸器,高速气流牵伸的长丝经牵伸器牵伸后,经摆丝成网。

    4、在非织造布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停机检修、纺丝箱输出纺丝不合格、后续的铺网机故障、侧吹风装置的冷风异常等。则要求侧吹风装置具有应急功能,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涉及该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具有应急功能,避免不合格的纺丝向后续工序输出和避免熔浆无序滴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该装置包括风箱1及其前侧且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风道2,所述风箱1的前侧设有与风道2配合的出风口3;所述风道2竖向设置,其左右两侧设有侧板4,其顶部设有熔浆出口,其底部且位于熔浆出口的正下方设有工作牵引器5;每相邻2-4个风道2为一组构成风道单元,所述风箱1的左右两端和相邻两个风道单元之间均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竖向设置,每个风道单元可拆卸地设有一块挡板7,每个风道单元的底部且位于工作牵引器5的前方设有一个应急牵引器8,所述应急牵引器8位于侧板4的前方,所述挡板7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和直板,所述直板竖向设置且其位于应急牵引器8和侧板4的前方;所述斜板由上至下斜向前设置,其前侧的左右两端设有上悬挂件10,其上部左右并排设有多条与侧板4配合的容置缺口13;所述固定板6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与上悬挂件10配合的下悬挂件11;所述风箱1的前侧且位于工作牵引器5的上侧设有能向上翻转的翻盖12,所述翻盖12盖设在工作牵引器5上且其能上翻以将工作牵引器5露出;正常工作时,所述挡板7拆除,所述翻盖12上翻,单根纺丝20进入对应的工作牵引器5中;应急时,所述挡板7拆除,所述翻盖12将工作牵引器5遮蔽,同一风道单元的多根纺丝20向下进入应急牵引器8中;不工作时,所述挡板7的左右两端悬挂在对应固定板6上,其左右两端与对应侧的固定板6相邻,其上端顶靠在风箱1上。

    3、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悬挂件10为沿左右向设置的圆形挂杆;所述下悬挂件11为左右向设置且与圆形挂杆配合的弧形槽,其位于固定板6的前部;所述挡板7悬挂在固定板6上时,所述上悬挂件10位于对应端的下悬挂件11中。

    4、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工作牵引器5和应急牵引器8均竖向设置;所述容置缺口13竖向设置,其与侧板4间隙配合;所述应急牵引器8位于风道单元底部的中间位置,其内径大于工作牵引器5的内径。

    5、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斜板的上端向上翻折形成竖向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风箱1的前侧平行且其顶靠在风箱1上;所述斜板的左右两端向上翻折形成竖向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与固定板6平行且其与固定板6相邻。

    6、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箱1的前侧左右并排设有多个矩形框15,其底部设有导流板14;所述矩形框15竖向设置,其前侧和下侧敞口,其上左右并排设有多条风道2构成一个风道单元,其后框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个条形缺口形成出风口3;相邻两个矩形框15紧贴在一起且紧贴的两条框边构成固定板6,左端的矩形框15的左框边和右端的矩形框15的右框边分别构成两端的固定板6;所述下悬挂件11设于矩形框15的左右框边上,所述侧板4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在矩形框15的上框边和后框边上;所述导流板14沿左右向设置,其由上至下斜向前设置,其位于所有矩形框15的正下方;所述出风口3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口,其由风道1的上端至风道1的下部,其下端与导流板14之间为非开孔区域16;所述翻盖12的后端铰接在非开孔区域16上,所述应急牵引器8和工作牵引器5分别设于导流板14的前部和后部。

    7、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矩形框15的上框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条滑槽17,所述滑槽17沿前后向设置,每块侧板4对应设置一条滑槽17;所述侧板4沿前后向设置,其上端设于滑槽17中,其后端通过上下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8固定在矩形框15的后框边上,其下端位于导流板14的相邻上方,其前后向的宽度小于固定板6的宽度;所述固定板6位于导流板14的相邻上方,所述固定件18位于侧板4远离出风口3的一侧。

    8、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挡板7位于风道2的上部以将风道2上下隔开,所述直板位于导流板14的前方且其前侧设有提手9。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翻盖12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所述非开孔区域16上且位于翻盖12的下侧设有支撑台19,所述翻盖12的后端通过铰链与支撑台19的上侧铰接,所述支撑台19的前侧设有用于保持翻盖12上翻的上翻保持机构,所述支撑台19及上翻保持机构均位于对应工作牵引器5的后上方;所述上翻保持机构包括挡杆,所述支撑台19的上侧与工作牵引器5的上侧平齐;所述挡杆的下端转动设于支撑台19上,其上端能向上旋转至支撑台19的上方;所述翻盖12盖设在工作牵引器5上时,所述挡杆的上端位于支撑台19的上侧的下方;所述翻盖12上翻时,所述挡杆向上旋转,所述挡杆的上端旋转至支撑台19的上方且其上端位于翻盖12的正前方。

    10、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翻盖12为沿前后向设置的金属矩形板,其后端通过铰链铰接在非开孔区域16的前侧;所述非开孔区域16的后侧且位于翻盖12的相邻上方设有磁铁;所述翻盖12上翻时,所述翻盖12竖向设置并磁吸在非开孔区域16的前侧。

    11、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每个矩形框15上左右并排设有两条风道2,每个矩形框15设有一个应急牵引器8;则每两个工作牵引器5对应一个应急牵引器8,所述应急牵引器8位于对应的两个工作牵引器5之间连线的中点的正前方;所述斜板上左右并排设有四条容置缺口13。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具有应急功能,避免不合格的纺丝向后续工序输出(送至应急牵引器和将工作牵引器遮蔽)和避免熔浆无序滴落(停机(熔浆出口可能向下滴落熔浆)后,安装挡板,将熔浆向前引导(通常情况下粘附在挡板的上侧,拆除挡板后清洗即可),避免滴落在导流板、工作牵引器和应急牵引器上,避免堵塞工作牵引器)。另外,本发明设计为模块化结构,可更换矩形框和侧板,易于调整和维护。生产不同幅宽的非织造布,可使用挡板将两端的风道遮蔽。


    技术特征:

    1.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1)及其前侧且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风道(2),所述风箱(1)的前侧设有与风道(2)配合的出风口(3);所述风道(2)竖向设置,其左右两侧设有侧板(4),其顶部设有熔浆出口,其底部且位于熔浆出口的正下方设有工作牵引器(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挂件(10)为沿左右向设置的圆形挂杆;所述下悬挂件(11)为左右向设置且与圆形挂杆配合的弧形槽,其位于固定板(6)的前部;所述挡板(7)悬挂在固定板(6)上时,所述上悬挂件(10)位于对应端的下悬挂件(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牵引器(5)和应急牵引器(8)均竖向设置;所述容置缺口(13)竖向设置,其与侧板(4)间隙配合;所述应急牵引器(8)位于风道单元底部的中间位置,其内径大于工作牵引器(5)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上端向上翻折形成竖向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风箱(1)的前侧平行且其顶靠在风箱(1)上;所述斜板的左右两端向上翻折形成竖向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与固定板(6)平行且其与固定板(6)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1)的前侧左右并排设有多个矩形框(15),其底部设有导流板(14);所述矩形框(15)竖向设置,其前侧和下侧敞口,其上左右并排设有多条风道(2)构成一个风道单元,其后框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个条形缺口形成出风口(3);相邻两个矩形框(15)紧贴在一起且紧贴的两条框边构成固定板(6),左端的矩形框(15)的左框边和右端的矩形框(15)的右框边分别构成两端的固定板(6);所述下悬挂件(11)设于矩形框(15)的左右框边上,所述侧板(4)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在矩形框(15)的上框边和后框边上;所述导流板(14)沿左右向设置,其由上至下斜向前设置,其位于所有矩形框(15)的正下方;所述出风口(3)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口,其由风道(1)的上端至风道(1)的下部,其下端与导流板(14)之间为非开孔区域(16);所述翻盖(12)的后端铰接在非开孔区域(16)上,所述应急牵引器(8)和工作牵引器(5)分别设于导流板(14)的前部和后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5)的上框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条滑槽(17),所述滑槽(17)沿前后向设置,每块侧板(4)对应设置一条滑槽(17);所述侧板(4)沿前后向设置,其上端设于滑槽(17)中,其后端通过上下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8)固定在矩形框(15)的后框边上,其下端位于导流板(14)的相邻上方,其前后向的宽度小于固定板(6)的宽度;所述固定板(6)位于导流板(14)的相邻上方,所述固定件(18)位于侧板(4)远离出风口(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位于风道(2)的上部以将风道(2)上下隔开,所述直板位于导流板(14)的前方且其前侧设有提手(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12)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所述非开孔区域(16)上且位于翻盖(12)的下侧设有支撑台(19),所述翻盖(12)的后端通过铰链与支撑台(19)的上侧铰接,所述支撑台(19)的前侧设有用于保持翻盖(12)上翻的上翻保持机构,所述支撑台(19)及上翻保持机构均位于对应工作牵引器(5)的后上方;所述上翻保持机构包括挡杆,所述支撑台(19)的上侧与工作牵引器(5)的上侧平齐;所述挡杆的下端转动设于支撑台(19)上,其上端能向上旋转至支撑台(19)的上方;所述翻盖(12)盖设在工作牵引器(5)上时,所述挡杆的上端位于支撑台(19)的上侧的下方;所述翻盖(12)上翻时,所述挡杆向上旋转,所述挡杆的上端旋转至支撑台(19)的上方且其上端位于翻盖(12)的正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12)为沿前后向设置的金属矩形板,其后端通过铰链铰接在非开孔区域(16)的前侧;所述非开孔区域(16)的后侧且位于翻盖(12)的相邻上方设有磁铁;所述翻盖(12)上翻时,所述翻盖(12)竖向设置并磁吸在非开孔区域(16)的前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矩形框(15)上左右并排设有两条风道(2),每个矩形框(15)设有一个应急牵引器(8);则每两个工作牵引器(5)对应一个应急牵引器(8),所述应急牵引器(8)位于对应的两个工作牵引器(5)之间连线的中点的正前方;所述斜板上左右并排设有四条容置缺口(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非织造布的侧吹风装置,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包括风箱和多条风道;风道的左右两侧设有侧板,其底部设有工作牵引器;每相邻2‑4个风道为一组构成风道单元,风箱的左右两端和相邻两个风道单元之间均设有固定板,每个风道单元可拆卸地设有一块挡板,每个风道单元的底部且位于工作牵引器的前方设有一个应急牵引器,挡板包括斜板和直板,直板位于应急牵引器和侧板的前方;斜板前侧的左右两端设有上悬挂件,其上设有多条容置缺口;固定板设有下悬挂件;风箱的前侧设有翻盖;正常工作时,挡板拆除,翻盖上翻,单根纺丝进入工作牵引器中;应急时,同一风道单元的多根纺丝进入应急牵引器中;不工作时,挡板不拆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陆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优布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