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7-13  3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不仅给城市的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对建筑工地的环保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在当前的建筑工地上,为了规范垃圾管理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一般采用砌体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临时垃圾堆放站。然而,这种传统的堆放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它们占据了大量的施工空间,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工地空间更加捉襟见肘。这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还可能对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其次,传统的垃圾堆放站往往缺乏有效的防尘措施。在风力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建筑垃圾中的粉尘很容易飘散到空气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这种传统的垃圾堆放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地的要求。

    3、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临时建筑垃圾堆放站。以期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还能够通过有效的防尘措施,确保建筑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s1、钢板墙安装:将三块钢板墙吊装到位后连接成倒u形结构,所述钢板墙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4、s2、三角支架安装:所述钢板墙吊装焊接完成后,等间距在两侧钢板墙的外侧安装数个三角支架;

    5、s3、钢管安装:在两侧钢板墙的前部焊接方形钢板,后部焊接u形上口钢板,将钢管的前端焊接在所述方形钢板上,后端置于所述u形上口钢板上,在所述钢管上套上数个可移动的钢环;

    6、s4、防尘网安装:将防尘网通过铁丝固定在所述钢环上。

    7、优选的,s1中,所述钢板墙的尺寸为1m*2.5*0.5m,所述钢板墙的上端设置有吊耳(5)。

    8、优选的,s2中,所述三角支架采用刚材料制作,包括三角框,所述三角框的顶部设置有l形挂钩,用于挂在钢板墙上,所述三角框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挡杆。

    9、优选的,s2中,所述三角支架的安装间距不大于0.5m,在所述三角支架的外表面涂抹防锈漆。

    10、优选的,s3中,所述钢管为倾斜安装,后端略高于前端。

    11、优选的,s3中,在所述钢管的内侧钻出一排小孔安装喷头,在钢管中通水,形成喷淋除尘系统。

    12、优选的,s4中,所述防尘网的孔径不小于3针密度。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顺应了低碳环保的趋势。相较于传统的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垃圾堆放站,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其核心优点在于可重复利用,从长期来看,可有效节约成本。此外,本发明能够迅速适应施工现场的变化,可随时转运移动,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空余场地。综上,本发明具有可重复利用、长期成本低、环保等显著优势,能够成为未来施工场地垃圾管理的理想选择。



    技术特征:

    1.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钢板墙(1)的尺寸为1m*2.5*0.5m,所述钢板墙(1)的上端设置有吊耳(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三角支架(7) 采用刚材料制作,包括三角框,所述三角框的顶部设置有l形挂钩,用于挂在钢板墙(1)上,所述三角框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挡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三角支架(7)的安装间距不大于0.5m,在所述三角支架(7)的外表面涂抹防锈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钢管(3)为倾斜安装,后端略高于前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在所述钢管(3)的内侧钻出一排小孔安装喷头,在钢管(3)中通水,形成喷淋除尘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防尘网(8)的孔径不小于3针密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建筑垃圾堆放站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钢板墙安装、三角支架安装、钢管安装、防尘网安装等步骤。本发明具有可重复利用、长期成本低、环保等显著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荟,蒋凯,徐敏越,陶聪,张连恒,胡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7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