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是关于冷链物流汽车,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传统冷链物流车冷藏厢系统包括一套冷机组和一个冷藏厢,用户每次只能将制冷机组设置在一种温度,运输同一种有保冷要求的货物。受不同保冷温度的要求,用户无法在同一辆车一次同时实现多种货物的运输。此外,用户并非每次都会满载货厢,制冷机组为满足整个货厢的制冷要求,要消耗更多能量,无论是对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会消耗更多的燃油或动力电池电量,影响整车续航。
2、如图2所示,传统车载制冷机组由显示控制面板、制冷系统控制器、压缩机、冷凝器和风扇、蒸发器和风扇、温度传感器、冷媒管路和电路组成。制冷系统控制器分别通过线束连接显示和控制面板、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冷藏厢内的蒸发器风扇和温度传感器。用户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和控制面板开启或关闭整个制冷系统,冷藏厢的目标温度设置也在面板上进行,相关控制信号通过电路发送给制冷系统控制器,制冷系统控制器根据冷藏厢内的温度传感器和面板设置的目标温度值,通过一定的算法控制压缩机转速、控制冷凝器风扇和蒸发器风扇转速,以此冷藏厢快速达到设定目标温度。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可分区制冷,不同货厢控制在不同温度,可同时实现同一辆车上不同货物的冷链运输;可快速精准的实现温度调节;共用同一套制冷控制系统,需要制冷的货厢则开启制冷功能,不需要制冷的则关闭,减少了整车能量消耗,节省了运营成本,且提高了车辆续航。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包括:冷藏机构、制冷机构以及显示控制面板。所述冷藏机构内设置有相互隔绝的多个冷藏厢;所述制冷机构分别与所述多个冷藏厢电性连接;以及所述显示控制面板与所述制冷机构电性连接,且所述显示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制冷机构的启闭,从而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多个冷藏厢的制冷温度。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冷藏厢均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蒸发器和风扇。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制冷机构电性连接;以及所述蒸发器和风扇设置于所述冷藏厢的内顶部,且所述蒸发器和风扇与所述制冷机构电性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冷藏厢均还包括:膨胀阀以及风门。所述膨胀阀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和风扇相连接;以及所述风门能够启闭地固定于所述蒸发器和风扇的下方,且所述风门与所述制冷机构电性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凝器和风扇以及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风扇通过冷媒管路分别与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及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和风扇、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所述蒸发器和风扇相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机构还包括:制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控制面板、所述冷凝器和风扇、所述压缩机、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和风扇及所述风门电性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机构还包括多个电磁阀,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和风扇之间,且所述多个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制冷控制器电性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当在所述显示控制面板上对相应的冷藏厢开启制冷功能时,所述制冷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应的冷藏厢的冷媒管路上的所述电磁阀打开,并控制对应的所述风门、所述冷凝器和风扇、所述蒸发器和风扇、所述压缩机依次先后启动,从而使冷媒在回路中循环。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控制面板能够单独显示和设定每个所述冷藏厢的温度或参数。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温度相同或不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具有如下
12、有益效果:
13、1、经过制冷控制器分别对压缩机转速、冷凝器风扇转速和各冷藏厢风门开度调节,既保证了整个系统制冷量的需求调节,也解决了单个货厢制冷量需求的调节;
14、2、可分区制冷,不同货厢控制在不同温度,同时实现同一辆车上不同货物的冷链运输;
15、3、共用同一套制冷控制系统,需要制冷的货厢则开启制冷功能,不需要制冷的则关闭,减少了整车能量消耗,节省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车辆续航;
16、4、智能化,可快速精准的实现温度调节;
17、5、不同货厢相对独立,对有开门搬运货物需求的,不影响其他货厢冷量的散失。
1.一种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组合式冷藏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藏厢的温度相同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