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2  5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具体为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1、一模多腔压铸模具是指在同一个模具中设计了多个腔室,可以同时生产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铸件。这种设计在压铸生产中非常常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专利公告号为cn219093594u的专利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前两个半模拼接处的成型腔断口处残留物影响拼接后接缝平整性的技术问题,包括半动模,两个所述半动模拼接构成整动模,还包括传动结构和清理结构;传动结构布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半动模拼接侧;清理结构布置于所述传动结构上;所述清理结构包括收纳盒、收集盒、连接架、刮刀和推板;收纳盒布置于所述传动结构活动端;收集盒插设于所述收纳盒内;连接架固设于所述收纳盒上;两个刮刀对称固设于所述连接架竖直段内侧;推板固设于所述连接架水平段。

    3、上述专利中,具有便于清理成型腔断口处残留物的优点,但是目前测量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在金属液体进入时不对其进行过滤可能使得金属液体中的氧化物、气泡、炉渣等固体颗粒进入铸件模具中,从而导致可能会导致铸件表面粗糙或者内部缺陷,且高温气体直接排出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浇注装置、压铸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浇注装置包括固定架、注塑筒、进料口、过滤网、电动推杆一、连接架和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注塑筒滑动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所述进料口固定安装在注塑筒的圆周面,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进料口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一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内壁,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一的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注塑筒的后侧,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架的内壁,所述注塑筒与进料口连通,所述电动推杆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注塑筒的圆周面开设有出气孔,将金属液体从进料口加入,液体首先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一带动连接架向前移动,连接架移动带动旋转电机移动,旋转电机移动带动注塑筒移动,使得金属液体通过止回阀进入注塑板中。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浇注装置还包括转轴、绞龙片、止回阀和挤压杆,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轴转动贯穿注塑筒内外壁,所述绞龙片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圆周面,所述止回阀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前侧,所述挤压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通过控制器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绞龙片旋转,实现对金属液体进行搅拌和向止回阀方向输送。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冷凝圈、储气囊和出气口,所述冷凝圈固定安装在注塑筒的圆周面,所述储气囊固定安装在冷凝圈的底部,所述出气口固定安装在储气囊的底部,所述储气囊与出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圈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冷凝圈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储气囊与出气孔连通,通过控制器启动冷凝圈,在浇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气体,这些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冷凝圈内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进入储气囊中。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铸装置还包括注塑板、导柱、左模具、右模具、模具块、固定板和电动推杆二,所述注塑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导柱固定安装在注塑板的前侧,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二的固定端谷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后侧,所述左模具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所述右模具固定安装在注塑板的前侧,所述模具块固定安装在左模具的后侧,所述左模具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前侧,当左模具与冷却板接触时使得冷却板沿着导柱向后移动,左模具移动同时带动推杆移动。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铸装置还包括固定套一、圆杆和齿条一,所述固定套一固定安装在左模具的顶部,所述圆杆滑动安装在固定套一的内壁,所述齿条一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壁,左模具移动带动固定套一移动,固定套一移动带动圆杆移动。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冷却板、固定套二、承接块、齿轮、齿条二和推料板,所述冷却板滑动安装在导柱的圆周面,所述固定套二固定安装在冷却板的顶部,所述圆杆滑动安装在固定套二的内壁,所述承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左模具的前侧,所述承接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后侧,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承接块的内壁,所述齿条二滑动安装在承接块的内壁,所述推料板固定安装在齿条二的后侧,当左模具、冷却板和右模具三者互相接触后,可通过浇注装置进行浇注成型,通过冷却板对铸件进行冷却。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板的右侧开设有气缸槽,液体箱将脱模剂输送至气缸槽内部,活塞杆挤压气缸槽内部的空气使得脱模剂从喷嘴向模具块表面喷出,所述齿条一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二与齿轮啮合,齿条一与齿轮接触后带动齿条二向后移动。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推杆、液体箱、活塞杆、喷嘴和收集箱,所述推杆固定安装在左模具的后侧,所述液体箱固定安装在冷却板的顶部,所述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气缸槽内壁,所述喷嘴固定安装在气缸槽内壁,所述收集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收集箱与出料口连通,所述活塞杆的右侧设置为斜面,所述液体箱与气缸槽连通,所述液体箱内部设置有脱模剂,齿条二移动带动推料板移动,推料板移动会与铸件接触使得铸件从出料口掉落至收集箱中。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发明,通过浇注装置的设置,将金属液体从进料口加入,液体首先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金属液体中的氧化物、气泡、炉渣等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如果进入模具,可能会导致铸件表面粗糙或者内部缺陷,液体通过重力流至注塑筒内,通过控制器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绞龙片旋转,实现对金属液体进行搅拌和向止回阀方向输送,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一带动连接架向前移动,连接架移动带动旋转电机移动,旋转电机移动带动注塑筒移动,使得金属液体通过止回阀进入注塑板中。

    12、该发明,通过浇注装置的设置,通过控制器启动冷凝圈,在浇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气体,这些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冷凝圈内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体进入储气囊中,当浇注完成后通过电动推杆一的输出端复位带动注塑筒复位,注塑筒复位带动注塑筒移动带动冷凝圈移动,冷凝圈移动带动储气囊移动,储气囊移动会与挤压杆接触,使得挤压杆挤压储气囊,从而使得气体从出气口输出,防止高温气体直接冒出将工作人员烫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3)该发明,通过压铸装置的设置,本实施例工作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二带动左模具向后移动,左模具移动带动模具块移动同时带动固定套一移动,同时还带动圆杆移动,当左模具与冷却板接触时使得冷却板沿着导柱向后移动,左模具移动同时带动推杆移动,冷却板移动带动固定套二移动,当左模具、冷却板和右模具三者互相接触后,可通过浇注装置进行浇注成型,通过冷却板对铸件进行冷却。

    14、(4)该发明,通过出料装置的设置,同时还带动活塞杆移动,当推杆与活塞杆的斜面接触后使得活塞杆沿着气缸槽内壁向左移动,液体箱将脱模剂输送至气缸槽内部,活塞杆挤压气缸槽内部的空气使得脱模剂从喷嘴向模具块表面喷出,通过周期性的对脱模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模具清理和维护的时间,因为铸件更容易脱落,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工和维护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当冷却完毕后,电动推杆二带动左模具复位,左模具移动带动固定套一移动,固定套一移动带动圆杆移动,圆杆移动带动固定套二移动,固定套二移动带动冷却板移动,此时铸件附着在模具块表面,左模具移动带动齿条一移动,齿条一与齿轮接触后带动齿条二向后移动,齿条二移动带动推料板移动,推料板移动会与铸件接触使得铸件从出料口掉落至收集箱中,快速脱模可以显著缩短每个铸件的生产周期,在金属注塑中,铸件在模具内冷却硬化的时间是生产周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快速脱模,可以更快地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使得模具更快地回到下一个充模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浇注装置、压铸装置和出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装置还包括转轴(27)、绞龙片(28)、止回阀(29)和挤压杆(210),所述转轴(27)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26)的输出端,所述转轴(27)转动贯穿注塑筒(21)内外壁,所述绞龙片(28)固定安装在转轴(27)的圆周面,所述止回阀(29)固定安装在转轴(27)的前侧,所述挤压杆(210)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0)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冷凝圈(30)、储气囊(31)和出气口(32),所述冷凝圈(30)固定安装在注塑筒(21)的圆周面,所述储气囊(31)固定安装在冷凝圈(30)的底部,所述出气口(32)固定安装在储气囊(31)的底部,所述储气囊(31)与出气口(32)连通,所述冷凝圈(30)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所述冷凝圈(30)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储气囊(31)与出气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装置还包括注塑板(33)、导柱(34)、左模具(35)、右模具(351)、模具块(36)、固定板(37)和电动推杆二(38),所述注塑板(33)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导柱(34)固定安装在注塑板(33)的前侧,所述固定板(37)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二(38)的固定端谷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7)的后侧,所述左模具(35)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二(38)的输出端,所述右模具(351)固定安装在注塑板(33)的前侧,所述模具块(36)固定安装在左模具(35)的后侧,所述左模具(35)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控制器(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7)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装置还包括固定套一(39)、圆杆(310)和齿条一(311),所述固定套一(39)固定安装在左模具(35)的顶部,所述圆杆(310)滑动安装在固定套一(39)的内壁,所述齿条一(311)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冷却板(40)、固定套二(41)、承接块(42)、齿轮(43)、齿条二(44)和推料板(45),所述冷却板(40)滑动安装在导柱(34)的圆周面,所述固定套二(41)固定安装在冷却板(40)的顶部,所述圆杆(310)滑动安装在固定套二(41)的内壁,所述承接块(42)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左模具(35)的前侧,所述承接块(4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7)的后侧,所述齿轮(43)转动安装在承接块(42)的内壁,所述齿条二(44)滑动安装在承接块(42)的内壁,所述推料板(45)固定安装在齿条二(44)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40)的右侧开设有气缸槽,所述齿条一(311)与齿轮(43)啮合,所述齿条二(44)与齿轮(43)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推杆(46)、液体箱(47)、活塞杆(48)、喷嘴(49)和收集箱(410),所述推杆(46)固定安装在左模具(35)的后侧,所述液体箱(47)固定安装在冷却板(40)的顶部,所述活塞杆(48)滑动安装在气缸槽内壁,所述喷嘴(49)固定安装在气缸槽内壁,所述收集箱(410)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收集箱(410)与出料口连通,所述活塞杆(48)的右侧设置为斜面,所述液体箱(47)与气缸槽连通,所述液体箱(47)内部设置有脱模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模多腔压铸模具设计结构,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浇注装置、压铸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浇注装置包括固定架、注塑筒、进料口、过滤网、电动推杆一、连接架和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注塑筒的圆周面开设有出气孔,液体首先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金属液体中的氧化物、气泡、炉渣等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如果进入模具,可能会导致铸件表面粗糙或者内部缺陷,这些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冷凝圈内进行冷却后从出气口输出,防止高温气体直接冒出将工作人员烫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庞智浩,丘道平,陈锐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格佰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