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1  4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消化道的癌症包括食道、胃、大肠直肠癌,每年因消化道的癌症死亡率较高。为解决进食问题及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用以撑开肿瘤阻塞的食道支架应运而生,食道支架是指通过医疗手术,在内镜引导或x线引导下,经输送器植入人体食道,起到扩张并长期支撑食道作用的管状结构。食道支架适用于不宜手术的恶性疾病所致的食道狭窄,植入人体食道后,食道支架能够将原本狭窄的食道撑起,让病人正常进食,从而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2、近年来随着医学材料的进步,许多合金物质开始被应用于医学治疗上,合金金属支架是一种可以自行扩张、富有弹性、柔软性性及高度记忆性的镍钛合金制品。

    3、现有技术中,由于食道支架为网状型结构,质地较柔软,因此无法直接塞入患者食道内,需要借助推送器进行安装,但现有的食道支架推送器在安装食道支架时,主要通过人工推送的方式进行安装,难以进行准确定位,使得食道支架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了食道支架的安装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外侧设置有充气阀机构,所述充气阀机构的另一侧延伸至推进结构的内部,所述推进结构的底端搭接有食管支架本体;

    3、所述充气阀机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固定安装有球阀,所述球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入管;

    4、所述推进结构包括推进套筒,所述推进套筒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杆,所述推拉杆的底端与食管支架本体的顶端搭接,所述连接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位于食管支架本体的内侧,所述充入管远离球阀的一端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窥镜。

    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充气阀机构和内窥镜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套筒的表面开设有竖向槽,所述充入管通过竖向槽延伸至推进套筒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内窥镜包括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发光元件为光束线,所述感光元件为电耦合器件。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所述第二气囊的初始状态为膨胀状态。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推进结构,利用推进结构中的内窥镜能够在食道内部形成可视化导航,从而将食管支架本体快速准确地置于目标位置,从而完成食管支架本体的植入,防止支架刮伤器官内腔组织,减少患者痛苦,且可实时动态地掌握支架植入的动态,植入成功率大为提高,患者术中体验更为良。

    11、2、该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充气阀机构,利用球阀通过充入管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膨胀和收缩状态的改变,便于对食管支架进行快速扩张以及无损伤的取出气囊,避免因膨胀的球形气囊对食道支架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食管支架辅助植入效果,解决了影响食管支架辅助植入效果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的外侧设置有充气阀机构(2),所述充气阀机构(2)的另一侧延伸至推进结构(3)的内部,所述推进结构(3)的底端搭接有食管支架本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分别与充气阀机构(2)和内窥镜(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套筒(8)的表面开设有竖向槽(13),所述充入管(7)通过竖向槽(13)延伸至推进套筒(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14)包括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发光元件为光束线,所述感光元件为电耦合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1)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所述第二气囊(12)的初始状态为膨胀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外侧设置有充气阀机构,充气阀机构的另一侧延伸至推进结构的内部,推进结构的底端搭接有食管支架本体。该置入食管支架的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推进结构,利用推进结构中的内窥镜能够在食道内部形成可视化导航,从而将食管支架本体快速准确地置于目标位置,从而完成食管支架本体的植入,防止支架刮伤器官内腔组织,减少患者痛苦,且可实时动态地掌握支架植入的动态,植入成功率大为提高,患者术中体验更为良。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宣佶,徐华兵,仇玉平,杨秋燕,杨雅,邵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6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