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10  5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皮肤缝合器。


    背景技术:

    1、皮肤缝合器经过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烧伤科、急诊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手术科室的多年临床应用,证明在长伤口进行表皮缝合过程中具有快捷、简便的优势,是缝合技术的重大改革,已经在医疗系统内大范围推广应用。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 214966111 u,公开了一种皮肤科外伤用皮肤缝合,在两个压板移动时,通过第二导向伸缩杆对压板移动方向进行限制,手持并转动缝合器主体,使缝合器主体的一端贴合患者伤口,通过缝合器主体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手持并拉动缝合器主体沿滑杆外部移动对患者伤口整体进行缝合,在缝合器主体移动时,通过滑杆对缝合器主体方向进行限制,防止缝合器主体出现偏斜保证缝合效果即可。但是该装置并不能够对缝合器主体进行定位,这样便可导致在不经意时,其缝合器主体会顺着滑杆滑落至原始位置,无疑添加麻烦,同时在伤口形状不齐时,不能对缝合角度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缝合器,具备通过定位球来对缝合器主体定位,避免滑落,设置的第二弹簧能够适应形状不同的伤口,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缝合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缝合器主体,且所述侧板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前端设置有定位球,所述滑槽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侧板一侧贯穿设置有螺杆。

    5、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侧板滑动连接。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滑动连接,即通过推动缝合器主体便可带动第二弹簧并带动滑块在侧板一侧内壁开设的滑槽内部滑动,从而可以使得缝合器主体可以顺着侧板的引导进行缝合。

    7、优选的,所述定位球一半嵌入在弹簧槽内部,且定位球下端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末端被固定连接在弹簧槽内部,且第一弹簧的前端与定位球固定连接,且定位球一般位于在弹簧槽的内部,定位球不会跑出弹簧槽内部,当通过按压定位球时,定位球便可对第一弹簧进行施压,使得第一弹簧压缩受力。

    9、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与定位球相配合。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板放置在伤口的两侧,当通过缝合器主体去缝合伤口时,通过拉动缝合器主体并带动第二弹簧引导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其滑块下端的定位球即脱离与定位槽的约束,并使得定位球压缩第一弹簧进入弹簧槽内部,在移动至下个定位槽时,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即可推动定位球向下给进,从而能够让定位球嵌入到定位槽的内部,进而完成了对缝合器主体的定位,避免了在不慎松开手而引起的缝合器主体滑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在远离滑块一侧与缝合器主体一侧固定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伤口形状不规则时,通过摆动缝合器主体,使得缝合器主体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改变缝合器主体前端出钉口的角度,进而使得缝合器主体能对不同类型的伤口也能实现缝合。

    13、优选的,所述侧板设置有了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顺时针转动调节旋钮,便可使得调节旋钮带动螺杆转动,而螺杆另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螺纹连接,即螺杆可引导其中一个侧板在螺杆上移动,从而靠近另一个侧板,进而使得两个侧板互相靠近,使得下表面接触的皮肤缝隙,即方便了缝合器主体进行作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缝合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定位球与定位槽等部件,通过将底板放置在伤口的两侧,底板下表面为可粘于皮肤的粘性材料,当通过缝合器主体去缝合伤口时,通过拉动缝合器主体并带动第二弹簧引导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其滑块下端的定位球即脱离与定位槽的约束,并使得定位球压缩第一弹簧进入弹簧槽内部,在移动至下个定位槽时,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即可推动定位球向下给进,从而能够让定位球嵌入到定位槽的内部,进而完成了对缝合器主体的定位,避免了在不慎松开手而引起的缝合器主体滑动。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与滑块等部件,当伤口形状不规则时,通过摆动缝合器主体末端,使得缝合器主体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改变缝合器主体前端出钉口的角度,进而使得缝合器主体能对形状不同的伤口也能实现缝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皮肤缝合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置有缝合器主体(3),且所述侧板(2)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部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下表面开设有弹簧槽(6),所述弹簧槽(6)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前端设置有定位球(8),所述滑槽(4)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9),所述滑块(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侧板(2)一侧贯穿设置有螺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通过滑槽(4)与侧板(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8)一半嵌入在弹簧槽(6)内部,且定位球(8)下端与第一弹簧(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9)与定位球(8)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0)在远离滑块(5)一侧与缝合器主体(3)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设置有了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与螺杆(1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皮肤缝合器,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缝合器主体,且侧板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弹簧槽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前端设置有定位球,滑槽底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侧板一侧贯穿设置有螺杆。该皮肤缝合器通过将底板放置在伤口的两侧,在定位球嵌入到定位槽的内部,进而完成了对缝合器主体的定位,当伤口形状不规则时,通过摆动缝合器主体末端,使得缝合器主体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改变缝合器主体前端出钉口的角度,进而使得缝合器主体能对不同类型的伤口也能实现缝合。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敏,蒋朝,李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威达峰医学生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6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