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09  5


    本技术涉及芯粒检测,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


    背景技术:

    1、由于激光器芯粒放置在载台上方时,在x轴方向、y轴方向及xy平面的角度可能存在偏差,不利于测试和搬运,因此需要对激光器芯粒放置位置进行调整,使芯粒到达目标位置,以便于芯粒进行测试和搬运。

    2、参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通过视觉相机确认推板需下降的高度及导正时需要移动的距离,完成后将高度和移动距离进行记录。自动运行时,根据记录距离,推板先下降至指定高度,然后基于移动距离按照“右推、左推、上推、下推”的顺序将芯粒导正。

    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4、(1)通过推板接触式的推动dfb芯粒,容易对dfb芯粒端面造成损坏;

    5、(2)推板导正过程中,芯粒会在载台上移动,加重载台磨损,影响测试性能;

    6、(3)推板脏污影响导正效率,需定时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无需推板进行导正,避免与激光器芯粒端面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端面损坏风险;此外能够避免芯粒移动对测试载台造成磨损,提高载台寿命。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包括:摄像装置、控制装置及调节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放置激光器芯粒的测试载台周边,以采集激光器芯粒的放置位置图像;所述控制装置与摄像装置相连接,以根据放置位置图像获取到将激光器芯粒摆正时在x轴和y轴上的调节距离,以及在xy平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进行距离和角度调节。

    4、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x轴方向距离的x轴调节模块、用于调节y轴方向距离的y轴调节模块和用于调节xy平面旋转角度的角度调节模块。

    5、优选的,所述x轴调节模块设置在y轴调节模块上方,所述角度调节模块设置在x轴调节模块上方,所述测试载台设置在角度调节模块上方。

    6、优选的,所述y轴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底座平台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第一底座平台的底部与平行于y轴方向的导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y轴方向移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底座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轴承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平台在y轴方向移动。

    8、优选的,所述x轴调节模块包括:第二底座平台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第二底座平台的底部与平行于x轴方向的导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第二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x轴方向移动。

    9、优选的,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底座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第二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二底座平台在x轴方向移动。

    10、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三底座平台和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三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与第三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xy平面旋转。

    11、优选的,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三底座平台下方设置有第四凸轮;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四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三凸轮与所述第四凸轮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三底座平台在xy平面旋转。

    12、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相机;所述相机设置在测试载台左方、右方、前方、后方或上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的导正系统无需推板进行导正,避免与激光器芯粒端面的直接接触,减少端面损坏风险;

    15、(2)本实用新型的导正系统避免了激光器芯粒在测试载台上的移动,减少了测试载台磨损,减少了载台保养时长,增加了载台寿命;

    16、(3)本实用新型的导正系统移除了推板,能够避免因推板脏污导致的激光器芯粒歪斜,提高了生产效率。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装置、控制装置及调节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放置激光器芯粒的测试载台周边,以采集激光器芯粒的放置位置图像;所述控制装置与摄像装置相连接,以根据放置位置图像获取到将激光器芯粒摆正时在x轴和y轴上的调节距离,以及在xy平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进行距离和角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x轴方向距离的x轴调节模块、用于调节y轴方向距离的y轴调节模块和用于调节xy平面旋转角度的角度调节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调节模块设置在y轴调节模块上方,所述角度调节模块设置在x轴调节模块上方,所述测试载台设置在角度调节模块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底座平台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第一底座平台的底部与平行于y轴方向的导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y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底座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轴承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平台在y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调节模块包括:第二底座平台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第二底座平台的底部与平行于x轴方向的导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二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第二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x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底座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第二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二底座平台在x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三底座平台和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底座平台设置在所述测试载台下方;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三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与第三底座平台相连接,以带动测试载台在xy平面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进电机下方连接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三底座平台下方设置有第四凸轮;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第四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三凸轮与所述第四凸轮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三底座平台在xy平面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相机;所述相机设置在测试载台左方、右方、前方、后方或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器芯粒分选导正系统,包括:摄像装置、控制装置及调节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放置激光器芯粒的测试载台周边,以采集激光器芯粒的放置位置图像;所述控制装置与摄像装置相连接,以根据放置位置图像获取到将激光器芯粒摆正时在X轴和Y轴上的调节距离,以及在XY平面的旋转角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相连接,以控制所述调节装置进行距离和角度调节。本技术无需推板进行导正,避免与激光器芯粒端面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端面损坏风险;此外能够避免芯粒移动对测试载台造成磨损,提高载台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志,张雷,陈东旭,舒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三安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