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视组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边框电视粘接组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电视的装配、运输等过程中,由于电视的屏幕面积相比于其他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等)更大、更重,因此,在屏幕周边与背板粘贴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尽可能小的粘贴面积而确保电视和背板之间在各种配置方式(例如,电视水平放置,朝下倾斜放置等方式以及运输中的晃动或震动场景)下都有足够的固定支撑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2、如果粘贴面积过大,那么在粘贴过程中发生粘贴不平整,即胶带粘贴时褶皱的概率就越大,一旦粘贴不平整就要重新粘贴,这极大的增加了粘贴难度并会造成胶带的浪费。
3、如果胶带不能提供足够的粘贴、抗剪切、抗摇晃、抗疲劳等的能力,那么它在电视和背板之间就不能提供足够的固定支撑,那么会造成电视在装配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4、特别对于无边框的电视,其胶带的粘贴要更加注意,因为不合格的胶带的粘贴以及更多胶带的施用都更容易对电视屏幕造成划痕或留下粘贴痕迹,这是商家和用户都不希望的。
5、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通过尽可能小的粘贴面积而确保电视和背板之间在各种配置方式下都有足够的固定支撑的无边框电视粘接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电视粘接组件,该组件中的粘接胶带具备优异的粘接力、内聚力和抗压性能,该胶带能够以较小的粘接面积实现对相对较大面积的无边框电视的牢固粘接,特别是对以一定角度悬挂安装的无边框电视的稳定粘接,同时,具备该胶带的电视粘接组件具备优异的抗摇晃性能,能够满足电视的运输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胶带使用了生物基原料、消费后回收pet等可再生原料,节能环保,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需要对电视组件拆分重工时,可以通过切割基材层,拉伸胶层实现电视粘接组件的分离。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边框电视粘接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显示屏幕;背板;以及胶带,所述胶带位于显示屏幕与背板之间,将显示屏幕和背板粘合成一体;其中,沿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胶带依次包括:第一粘合剂层;第一加固薄膜层,随着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被拉伸,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度降低;第二粘合剂层;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pe泡棉;以及第三粘合剂层。
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与所述背板粘接,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与所述显示屏幕粘接。
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基材层是可切割的。
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胶带沿着所述显示屏幕或所述背板的边缘粘接,粘接位置至少包括所述显示屏幕或所述背板的三侧边缘。
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三侧边缘优选的是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
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胶带的粘接宽度为1~10mm;更优选地,胶带的粘接宽度为5mm;胶带在显示屏幕投影方向上的粘接面接不超过显示屏幕面积的5%;优选地,不超过3%;更佳地,不超过1%。
8、在另一优选例中,尺寸从32寸到100寸的电视机显示屏幕的面积约为0.27-2.75m2,胶带的粘接宽度为5mm,胶带沿着显示屏幕的三侧边缘贴合,经计算,胶带在显示屏幕投影方向上的粘接面接为0.0234-0.0073m2,粘接面接为显示屏幕面积的0.85%-2.7%。
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胶带在用于粘接前为卷材,该卷材包含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连接。
1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位于最外层,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位于最内层。
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包括第一硅胶隔离层、基膜和第二硅胶隔离层。
1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为pet薄膜、橡胶薄膜或其他可移除薄膜。
1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3000μm。
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三粘合剂层的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依次与第二加固薄膜层和第四粘合剂层连接。
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以及任选的第二加固薄膜层的厚度为20μm-100μm。
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加固薄膜层为pet薄膜、橡胶薄膜或其他可移除薄膜。
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是可回收的。
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是100%消费后回收的pet。
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厚度为20-100微米;优选地,25-50微米。
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基材层含30%-100%消费后回收原料或30%-100%生物基成分。
21、在另一优选例中,第一粘合剂层和/或第二粘合剂层和/或第三粘合剂层,以及任选的第四粘合剂层的生物基含量范围为10%-75%。
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合剂为棕榈油来源的丙烯酸酯粘合剂。
23、在另一优选例中,32寸到100寸电视的屏幕重量为0.8-8.5kg。
24、在另一优选例中,75寸电视屏幕是4-6kg;优选地,4.5kg。
25、在另一优选例中,当需要对电视组件拆分重工时,可以使用刀片沿着基材长度方向上切割基材层,然后从胶带长度方向上拉伸,随着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被拉伸,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度降低,实现电视粘接组件的分离。
26、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27、术语
28、“生物基成分”是指利用可再生物质,例如谷物、豆料、树木、秸秆等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制造生产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包括生物加工、生物合成及生物炼制等工艺流程获取的有机酸、生物醇、烯烃、烷烃等基础性化学品,同时也包括生物纤维、生物塑料、生物基橡胶、糖工程产品等塑料产品。
29、“消费后回收材料”,全名post-consumer recycled material(pcr)是一种“再生塑料”即消费后回收材料。通常流通、消费、使用后产生的废塑料,经过物理回收或者化学回收,能够变成极有价值的工业生产原料,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比如pet、pe等回收材料来自于日常使用的饭盒、洗发水瓶、矿泉水瓶、洗衣机桶等所产生的废弃塑料,经过再加工,可用于制造新的塑料原料。
1.一种无边框电视粘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与所述背板粘接,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与所述显示屏幕粘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是可切割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沿着所述显示屏幕或所述背板的边缘粘接,粘接位置至少包括所述显示屏幕或所述背板的三侧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侧边缘是上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粘接宽度为1~10mm;胶带在显示屏幕投影方向上的粘接面接不超过显示屏幕面积的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粘接宽度为5mm;胶带在显示屏幕投影方向上的粘接面接不超过显示屏幕面积的3%。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在显示屏幕投影方向上的粘接面接不超过显示屏幕面积的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在用于粘接前为卷材,该卷材包含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一离型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位于最外层,所述第三粘合剂层位于最内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包括第一硅胶隔离层、基膜和第二硅胶隔离层。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是可回收的。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厚度为20-100微米。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层的厚度为25-50微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为pet薄膜或橡胶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60μm-3000μm。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合剂层的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依次与第二加固薄膜层和第四粘合剂层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薄膜层,以及任选的第二加固薄膜层的厚度为20μm-100μm。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薄膜层为pet薄膜或橡胶薄膜。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32寸到100寸电视的屏幕重量为0.8-8.5kg。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75寸电视屏幕是4-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