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7-07  13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具体地说是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果树遗传育种领域内,针对杏果实成熟期的精准调控,已成为优化鲜果市场供应、提升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策略。现有技术已表明,通过选育具有不同成熟特性的杏品种,能够显著丰富市场供应的时段分布。具体而言,早熟杏品种的培育,有效填补了春末至初夏时节水果市场的空白期(严潇,2008),不仅提前了杏果的上市时间,还通过调节初夏季节的鲜果供应,展现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影响力(柴菊华等,2002)。同时,晚熟杏品种的开发则进一步延长了市场供应周期,确保了果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2、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极早熟与中熟之间的早熟杏品种,其独特的市场定位不仅有效填补了两者之间的时间空白,还增强了杏果在不同季节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升了市场多样性(薛晓敏,2010)。因此,全面考虑并优化各成熟期杏品种的选育策略,对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供应链、提升杏果的整体商业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3、尽管我国作为杏资源大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但受限于育种工作的起步较晚及果树育种周期较长的特性,当前杏品种的多样化程度及市场适应性仍有待提升。具体而言,市场上中熟杏品种占据主导地位,而极早熟与早熟品种匮乏,加之杏果实作为跃变型果实,其短保质期特性加剧了市场供应的波动性(杜志磊,2023)。此外,中熟品种上市期与其他果品竞争激烈,传统消费习惯也限制了其消费量的进一步提升(sh iet a l.,2022)。因此,加强极早熟与晚熟优质杏品种的育种技术研发,对于延长供应期、稳定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4、在品种改良方面,嫁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手段,通过缩短接穗生长周期、调控物候期,显著改善了果实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在果树栽培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作为杏树的原产地,丰富的种质资源为砧木选育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杏花期易受冻害及高败育率等问题,以及品种成熟期相对集中的现状,仍对杏产业的发展构成挑战。鉴于我国杏砧木研究起步较晚,生产中砧木种类模糊、质量不一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杏砧穗组合,筛选出符合特定育种目标(如花期调控、提高育性、优化成熟期、提升产量与品质)的优良组合,对于推动杏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了中间砧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接穗、中间砧和基砧的组合方式,以及详细的嫁接步骤和条件,为果树栽培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市场上杏果实供应期集中、短保质期导致的波动性问题,丰富了杏果的上市时间,提升了果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上,得到中间砧;而后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上,得到嫁接组合;

    4、其中,第一接穗为中间砧供体的芽,中间砧供体的品种为杏品种zs001、pt56、pt3、中仁5号、金太阳、矮化山杏和杏李品种风味玫瑰中的任一种;第二接穗为品种与第一接穗不同的杏或杏李的芽;当基砧上直接嫁接的为杏品种的芽时,以杏品种作为基砧;当基砧上直接嫁接的为杏李品种的芽时,以李作为基砧。当zs001、pt56和pt3作为中间砧时,能够使第二接穗上所结果实的成熟时间较直接将第二接穗嫁接至基砧上时提前。当中仁5号、金太阳、矮化山杏和风味玫瑰作为中间砧时,能够使第二接穗上所结果实的成熟时间较直接将第二接穗嫁接至基砧上时推迟。杏和杏李多数通过嫁接栽培,在选择嫁接的基砧时,应根据基砧上直接嫁接的接穗的品种来确定基砧的品种,以防止基砧和其上直接嫁接的接穗品种亲缘关系过远导致的嫁接不亲和。

    5、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基砧上直接嫁接的为杏品种的芽时,基砧为杏品种pt47。

    6、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该方法用于使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提前时,嫁接组合中的第二接穗、第一接穗和基砧的品种为以下任一组合:

    7、第二接穗为杏李品种恐龙蛋,第一接穗为zs001,基砧为pt47;

    8、第二接穗为杏品种龙王帽,第一接穗为pt56,基砧为pt47;

    9、第二接穗为杏品种龙王帽,第一接穗为pt3,基砧为pt47;

    10、第二接穗为杏品种优一,第一接穗为pt56,基砧为pt47;

    11、第二接穗为杏品种优一,第一接穗为pt3,基砧为pt47。

    12、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该方法用于使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推迟时,嫁接组合中的第二接穗、第一接穗和基砧的品种为以下任一组合:

    13、第二接穗为杏品种矮化山杏,第一接穗为中仁5号,基砧为pt47;

    14、第二接穗为杏品种矮化山杏,第一接穗为风味玫瑰,基砧为李;

    15、第二接穗为杏品种轮台9号,第一接穗为金太阳,基砧为pt47;

    16、第二接穗为杏品种中仁5号,第一接穗为矮化山杏,基砧为pt47。

    17、即使组成嫁接组合的杏品种完全相同,当中间砧的选择不同时,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调节果实成熟期的效果。即果实成熟期的提前或推迟简单地并非中间砧品种和第二接穗品种自身的早熟或晚熟特性简单“中和”的结果。

    18、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选砧:选取健康的杏实生苗或李树苗作为基砧;

    20、s2、第一次嫁接:于休眠期或夏季从作为中间砧供体的杏李或杏树上采集带芽枝条;从采集到的带芽枝条上取第一接穗,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上;

    21、s3、剪砧和抹芽:待第一次嫁接的伤口愈合后进行剪砧和抹芽,并在剪砧伤口处涂抹愈合剂,待第一接穗成活后即得到中间砧;

    22、s4、第二次嫁接:采集第二接穗,于第一次嫁接后次年的春季或夏季,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第二接穗成活后,即得到嫁接组合。

    23、休眠期指的是11月至次年2月,此时杏或杏李的芽生长停顿、生命活动微弱,冬季休眠期采集的接穗,可以进行蜡封长时间保存,接穗可以低温运输到一些无法采集接穗的地方,来进行苗木扩繁。此外,于冬季休眠期采集接穗也可避免夏季嫁接因为采穗母树的新梢生长量小、成熟度差,能用作嫁接的饱满芽少,不能满足嫁接要求,而不能进行嫁接问题的发生。夏季采集接穗,随采随用,保存时间短,避免了保存时间过长造成接穗生活力下降的问题,降低了储藏成本和难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夏季采集接穗也可以进行春季补接,即春季嫁接未成活时,夏季还可以再进行一次嫁接。

    24、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在步骤s1中,选取的基砧的地径为0.6~1.0cm。基砧的地径小于0.6cm时,可能造成第一接穗的养分供应不足,第一接穗容易失水,且抗逆性差;基砧的地径大于1.0cm时,嫁接伤口可能出现愈合不良等问题,嫁接的成活率降低。

    25、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在步骤s2中,于休眠期采集带芽枝条时,带芽枝条上的芽的粗度为0.8~1.0cm,且带芽枝条为一年生枝条;夏季采集带芽枝条时,带芽枝条上的芽的粗度为0.6~1.0cm,且带芽枝条为当年生枝条。芽的粗度与其生长潜力密切相关。如果芽的粗度不在适宜范围内,可能会导致嫁接后的苗木生长不协调,表现为接穗与砧木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进而影响整体的长势和产量。

    26、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在步骤s2中,对于休眠期采集的带芽枝条,于采集后的第一个春季取第一接穗并进行嫁接;对于夏季采集的带芽枝条,于采集当年的夏季取第一接穗并进行嫁接;

    27、春季嫁接时,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大于或等于8℃时进行嫁接;嫁接的方式为嵌芽接、劈接或舌接;

    28、夏季嫁接时,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在20~25℃范围内时进行;嫁接时,采取芽接的方式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朝阳面的枝条上。

    29、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在步骤s3中,进行剪砧时,剪砧位置在嫁接伤口上方1厘米处。剪砧位置过于靠近嫁接伤口时,可能导致接穗风干枯死。剪砧位置过高,留桩的砧木过多时,可能会影响愈合,形成死茬。留桩位置会萌生出新的枝芽,需要及时去除,否则会削弱接穗的顶端生长优势,甚至萌生新梢长势超过接穗,既增加了培育成本,又影响了接穗生长。

    30、上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在步骤s4中,于春季进行嫁接时,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大于或等于8℃时进行嫁接;于夏季进行嫁接时,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在20~25℃范围内时进行嫁接;于春季进行嫁接时,采取嵌芽接、劈接或者舌接的方式进行嫁接;于夏季进行嫁接时,采取芽接的方式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朝阳面的枝条上。嫁接时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进而影响嫁接成活率。

    31、春季进行嫁接时宜采用采取嵌芽接、劈接或者舌接的方式进行嫁接;夏季进行嫁接时,宜采取芽接的方式进行嫁接,这是因为春季是果树生长的旺盛期,是果树嫁接的主要时期,果树砧木和接穗的树液开始流动,细胞分裂和增殖速度加快,此时进行嫁接,伤口容易愈合,成活率较高。嵌芽接、劈接或者舌接的方式,适用于春季接穗和砧木均不离皮的时候,砧木与接穗组织充实,嫁接时的关键在于接穗与砧木在形成层紧密结合。而夏季是果树生长的高峰期,此时砧木和接穗的营养物质丰富,细胞活性强,嫁接后伤口愈合快。所以,夏季一般选用采取芽接的方式嫁接,因为接穗和砧木都可以离皮,芽点好选择,形成层和活跃,接芽组织也已充实,操作方便快速,且成活率高。芽接的繁殖系数快,节省接穗,芽接要在植物生长活跃,形成层细胞迅速分裂期进行。

    3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3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通过中间砧嫁接技术,不仅能够精确调控杏果实的上市时间,还能够防止接穗和基砧亲缘关系较远时且直接嫁接在基砧上可能出现的性状分离、性状变异,早晚熟特性不稳定等问题。采用该方法生产的杏果实有效填补了市场空白期,提升了杏果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34、2、本发明中提供的方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的时段分布,还克服了传统育种周期长、品种单一等难题。尤为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嫁接组合能够保持果实原有的优良性状,同时显著改变其成熟期,使果农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策略。此外,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对于优化杏产业结构、稳定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杏果的整体商业价值,为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上,得到中间砧;而后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上,得到嫁接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砧上直接嫁接的为杏品种的芽时,基砧为杏品种pt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使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提前时,嫁接组合中的第二接穗、第一接穗和基砧的品种为以下任一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使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推迟时,嫁接组合中的第二接穗、第一接穗和基砧的品种为以下任一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选取的基砧的地径为0.6~1.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于休眠期采集带芽枝条时,带芽枝条上的芽的粗度为0.8~1.0cm,且带芽枝条为一年生枝条;夏季采集带芽枝条时,带芽枝条上的芽的粗度为0.6~1.0cm,且带芽枝条为当年生枝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于休眠期采集的带芽枝条,于采集后的第一个春季取第一接穗并进行嫁接;对于夏季采集的带芽枝条,于采集当年的夏季取第一接穗并进行嫁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进行剪砧时,剪砧位置在嫁接伤口上方1厘米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于春季进行嫁接时,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大于或等于8℃时进行嫁接;于夏季进行嫁接时,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连续10日的日平均气温均在20~25℃范围内时进行嫁接;于春季进行嫁接时,采取嵌芽接、劈接或者舌接的方式进行嫁接;于夏季进行嫁接时,采取芽接的方式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朝阳面的枝条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上,得到中间砧;而后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上,得到嫁接组合;所述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发生改变;其中,第一接穗为中间砧供体的芽,中间砧供体的品种为杏品种ZS001、PT56、PT3、中仁5号、金太阳、矮化山杏和杏李品种风味玫瑰中的任一种;第二接穗为品种与第一接穗不同的杏或杏李的芽。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接穗、中间砧和基砧的组合方式,以及详细的嫁接步骤和条件,有效解决了市场上杏果实供应期集中、短保质期导致的波动性问题,丰富了杏果的上市时间,提升了果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乌云塔娜,张钰婧,吴锦秋,姜楠,李金凇,苏日古格,张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4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