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支撑体系,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1、目前因社会发现需要,出现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跨度大,因此楼承板底部需要增加支撑,但是传统的钢管手架支撑体系搭设用工量大,周转材料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其中,包括支撑件、u型座、调节结构和钢梁下翼缘板,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u型座上,所述u型座设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的顶端,所述钢梁下翼缘板设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的底端,所述支撑件的顶端设置有钢筋桁架;
2、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上固定杆、下固定杆和调节螺纹杆,所述上固定杆设置在所述u型座的底端,且所述上固定杆和u型座之间焊接固定;所述下固定杆设置在所述钢梁下翼缘板的顶端,且所述下固定杆与钢梁下翼缘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的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调节螺纹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固定杆、下固定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纹杆上设置有转动把手。
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方木或钢管其中的一种。
4、优选的,所述u型座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调节柱和固定板,所述u型座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调节柱穿过内螺纹孔与u型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调节柱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柱延伸至调节槽内部,所述调节槽内部的调节柱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调节柱远离固定板的末端为六角形结构。
5、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支撑竖筋、支座水平筋、底模和腹杆钢筋,所述上弦钢筋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的顶端,所述下弦钢筋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下端,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的底端,所述底模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竖筋,所述底模的顶端设置有支座水平筋,所述支座水平筋与支撑竖筋的底端相接触。
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安装拆卸,可周转性强,节约大量人工及材料成本。
1.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u型座(2)、调节结构和钢梁下翼缘板(3),所述支撑件(1)设置在所述u型座(2)上,所述u型座(2)设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的顶端,所述钢梁下翼缘板(3)设置在所述调节结构的底端,所述支撑件(1)的顶端设置有钢筋桁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为支撑方木或钢管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2)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紧固结构(9),所述紧固结构(9)包括调节柱(901)和固定板(902),所述u型座(2)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柱(9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调节柱(901)穿过内螺纹孔与u型座(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902)与调节柱(901)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槽(903),所述调节柱(901)延伸至调节槽(903)内部,所述调节槽(903)内部的调节柱(901)上设置有限位板(904);所述调节柱(901)远离固定板(902)的末端为六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4)包括上弦钢筋(401)、下弦钢筋(402)、支撑竖筋(403)、支座水平筋(404)、底模(405)和腹杆钢筋(406),所述上弦钢筋(401)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406)的顶端,所述下弦钢筋(402)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406)下端,所述底模(405)设置在所述腹杆钢筋(406)的底端,所述底模(405)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竖筋(403),所述底模(405)的顶端设置有支座水平筋(404),所述支座水平筋(404)与支撑竖筋(403)的底端相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