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7-02  7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废气催化燃烧设备是利用各类催化剂在高温下使各类工业废气燃烧处理,以使其转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或者将其转换为低污染性的气体以便于进一步处理的环保设备;废气在催化燃烧过程中会是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常常通过余热回收机构对废气排出后的热量进行降温处理;

    2、现有的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将催化燃烧完成后废气通过进气管输入至处理罐工作腔内,然后通过降温装置进行降温处理,之后通过排气管排查出,但现有的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在使用时发现,催化燃烧完成后的废气会携带大量的碎屑和杂质,通常需要进行过滤,但是工作人员无法快捷的对过滤出来的碎屑和杂质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对催化燃烧完成后的废气进行降温时,工作人员可以快捷的对过滤出来的杂质和碎屑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增强了实用性的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处理罐、降温装置、排气管和进气管,处理罐设置有工作腔,处理罐工作腔顶部设置有降温装置,处理罐主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处理罐主体左端设置有进气管,还包括盖板、过滤箱、连接管、集屑盒、两组第一卡块、过滤组件和固定机构,过滤箱设置有工作腔,并且过滤箱工作腔左端设置预留孔,进气管右端和过滤箱预留孔卡装,并且过滤箱工作腔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槽,两组第一卡块分别和过滤箱工作腔卡槽卡装,并且两组第一卡块另一端分别和集屑盒一端连接,过滤箱工作腔前端底部设置有预留孔,集屑盒后端通过预留孔和过滤箱工作腔滑动紧贴,过滤箱底部和处理罐工作腔顶部左端紧贴,并且处理罐工作腔底部右端通过固定机构和过滤箱右端紧贴,过滤箱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顶部和降温装置底部输出端连接,过滤箱工作腔顶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处理罐前端底部设置盖板,并且盖板右端和处理罐前端右端铰接。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过滤组件包括两组第二卡块、连接板和过滤板,过滤箱前端顶部设置有预留孔,连接板和过滤箱前端预留孔卡装,并且连接板后端和过滤板前端连接,过滤板和过滤箱工作腔滑动紧贴,过滤箱工作腔左端和右端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槽,两组第二卡块分别和卡槽卡装,并且两组第二卡块另一端分别和过滤板一端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螺杆、螺纹筒、夹板、滑块和调节组件,处理罐工作腔底部右端设置有一组滑槽,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并且滑块顶部和夹板底部连接,夹板左端和过滤箱右端底部紧贴,处理罐工作腔底部右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设置有一组预留孔,并且螺纹筒和固定板预留孔转动连接,螺纹筒右端设置有调节组件,并且螺纹筒左端和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螺杆左端和夹板右端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把手和连接齿轮,螺纹筒右端设置有一组连接齿轮,旋转把手左端设置有凹槽,并且旋转把手凹槽内壁均匀设置有多组齿条,连接齿轮分别通过齿条啮合和旋转把手凹槽卡装,并且旋转把手左端和固定板右端转动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海绵垫,夹板左端设置有海绵垫,并且海绵垫左端和过滤箱右端底部紧贴。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环形挡板,过滤箱工作腔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三组手持把手,连接板和集屑盒前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手持把手,盖板前端设置有另一组手持把手。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三组密封胶圈,过滤箱左端预留孔和过滤箱前端两组预留孔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废气通过进气管输送至过滤箱内,然后过滤组件过滤使得废气中的碎屑和杂质掉落至集屑盒内,然后过滤完成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降温装置内,进行降温处理,之后通过排气管排出,当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盖板,然后拉动集屑盒,使得集屑盒带动两组第一滑块脱离过滤箱工作腔卡槽,然后工作人员将集屑盒内的碎屑杂质倒入至指定区域即可,并且工作人员还可以拉动过滤组件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可以快捷的对过滤出来的杂质和碎屑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增强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处理罐(1)、降温装置(2)、排气管(3)和进气管(4),处理罐(1)设置有工作腔,处理罐(1)工作腔顶部设置有降温装置(2),处理罐(1)主体顶部设置有排气管(3),处理罐(1)主体左端设置有进气管(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5)、过滤箱(6)、连接管(7)、集屑盒(8)、两组第一卡块(9)、过滤组件和固定机构,过滤箱(6)设置有工作腔,并且过滤箱(6)工作腔左端设置预留孔,进气管(4)右端和过滤箱(6)预留孔卡装,并且过滤箱(6)工作腔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槽,两组第一卡块(9)分别和过滤箱(6)工作腔卡槽卡装,并且两组第一卡块(9)另一端分别和集屑盒(8)一端连接,过滤箱(6)工作腔前端底部设置有预留孔,集屑盒(8)后端通过预留孔和过滤箱(6)工作腔滑动紧贴,过滤箱(6)底部和处理罐(1)工作腔顶部左端紧贴,并且处理罐(1)工作腔底部右端通过固定机构和过滤箱(6)右端紧贴,过滤箱(6)顶部设置有连接管(7),连接管(7)顶部和降温装置(2)底部输出端连接,过滤箱(6)工作腔顶部设置有过滤组件,处理罐(1)前端底部设置盖板(5),并且盖板(5)右端和处理罐(1)前端右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包括两组第二卡块(10)、连接板(11)和过滤板(12),过滤箱(6)前端顶部设置有预留孔,连接板(11)和过滤箱(6)前端预留孔卡装,并且连接板(11)后端和过滤板(12)前端连接,过滤板(12)和过滤箱(6)工作腔滑动紧贴,过滤箱(6)工作腔左端和右端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槽,两组第二卡块(10)分别和卡槽卡装,并且两组第二卡块(10)另一端分别和过滤板(12)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13)、第一螺杆(14)、螺纹筒(15)、夹板(16)、滑块(17)和调节组件,处理罐(1)工作腔底部右端设置有滑槽,滑块(17)和滑槽滑动连接,并且滑块(17)顶部和夹板(16)底部连接,夹板(16)左端和过滤箱(6)右端底部紧贴,处理罐(1)工作腔底部右端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设置有一组预留孔,并且螺纹筒(15)和固定板(13)预留孔转动连接,螺纹筒(15)右端设置有调节组件,螺纹筒(15)左端和第一螺杆(14)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4)左端和夹板(16)右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旋转把手(18)和连接齿轮(19),螺纹筒(15)右端设置有一组连接齿轮(19),旋转把手(18)左端设置有凹槽,并且旋转把手(18)凹槽内壁均匀设置有多组齿条,连接齿轮(19)分别通过齿条啮合和旋转把手(18)凹槽卡装,并且旋转把手(18)左端和固定板(13)右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绵垫(20),夹板(16)左端设置有海绵垫(20),并且海绵垫(20)左端和过滤箱(6)右端底部紧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挡板(21),过滤箱(6)工作腔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手持把手(22),连接板(11)和集屑盒(8)前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手持把手(22),盖板(5)前端设置有另一组手持把手(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组密封胶圈(23),过滤箱(6)左端预留孔和过滤箱(6)前端两组预留孔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圈(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一种在对催化燃烧完成后的废气进行降温时,工作人员可以快捷的对过滤出来的杂质和碎屑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对废气进行过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增强了实用性的基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处理罐、降温装置、排气管和进气管,还包括盖板、过滤箱、连接管、集屑盒、两组第一卡块、过滤组件和固定机构,过滤箱设置有工作腔,并且过滤箱工作腔左端设置预留孔,进气管右端和过滤箱预留孔卡装,并且过滤箱工作腔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卡槽,两组第一卡块分别和过滤箱工作腔卡槽卡装。

    技术研发人员:葛中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美丽山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