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内燃机车的轮箍拆装工具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1、机车轮对是机车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由车轴、轮心及轮箍组成。机车全部重量通过轴颈、轮对支承在钢轨上,轮对滚动使机车前进。牵引电动机驱动轮对回转时,车轮与钢轨的黏着产生牵引力,制动时轮轨间产生制动力。当车轮行经钢轨接头、道岔等线路不平顺时,轮对直接承受来自钢轨的全部垂向和侧向冲击力。因此轮对承受很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机车轮箍是机车部件中磨耗最频繁的部位,经常在检修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旋修甚至更换。
2、内燃机车轮箍更换是内燃机车检修工艺中较为繁琐的一道工序。首先,要把机车轮对的到限轮箍从轮辋中褪出来,才能进行新轮箍的镶装。现有的内燃机车轮箍更换设备以专利cn204894975u为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通过压动液压千斤顶向上顶动轮轴,轮芯受到向上的垂直力,同时锁紧轮箍,二者相互作用使轮芯与轮箍分开。但此种轮箍拆装设备使用时具有以下问题:一、当机车轮对直接进行拆装轮箍时,由于轮对整体体积与重量较大,因此千斤顶作业过程中需有人扶着机车轮,避免机车轮倾倒;当拆卸轮对车轴后再拆装轮箍,部分车轴不易拆卸,费时费力;二、退箍后的轮对由于竖直放置在设备平台上,需要工作人员抬下平台,不便于运输或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可方便水平拆卸轮对的轮箍,同时便于对其进行运输或吊装。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固定设置有液压推进机构、轮箍限位机构、轮箍支撑座、轮轴支撑座。
3、为了便于固定液压缸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优选的,所述液压推进机构包括底座、液压缸和背板。
4、为了方便锁定车轮的轮箍,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优选的,所述轮箍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链,所述连接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
5、为了防止退出的轮箍掉落至地面,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轮体的通孔活动贯穿连接。
6、为了稳定支撑轮箍及轮体,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优选的,轮箍支撑座包括有两个直角立柱,两个所述直角立柱呈镜像分布,两个所述直角立柱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7、为了稳定支撑轮轴,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优选的,所述轮轴支撑座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镜像分布的直角板。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通过使液压推进机构、轮箍限位机构、轮箍支撑座、轮轴支撑座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依次排列,轮箍支撑座、轮轴支撑座用于支撑内燃机车轮,轮箍限位机构用于锁定轮箍位置,液压推进机构用于推动轮体移动,进而在轮箍限位机构和液压推进机构二者的相互作用下使轮箍和轮体分开;
10、2、通过l形卡板卡住轮箍的外侧,当液压缸推动轮体时,轮箍受到反方向的力,且两个直角立柱之间的距离大于轮体的外直径、小于轮箍的外直径,进而,在推动轮体向右移动时,直角立柱中靠右侧的挡板阻挡轮箍前后两侧移动,从而便于轮箍限位机构卡住轮箍上侧并使其与轮体脱离。
11、综上所述,本设备使用时轮对整体呈水平放置状态,且由轮轴支撑座和轮箍支撑座对其进行支撑,因此拆装时轮对不需要其他工作人员协助支撑,同时轮箍限位机构采用连接链与l形卡板,进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快速锁紧轮箍,从而提高了拆卸轮箍的效率与安全性。
1.一种铁路内燃机车轮箍拆装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上固定设置有液压推进机构(2)、轮箍限位机构(3)、轮箍支撑座(5)、轮轴支撑座(6),所述液压推进机构(2)包括底座(201)、液压缸(202)和背板(203),所述底座(201)和背板(203)用于固定液压缸(202),所述轮箍限位机构(3)包括有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链(302),所述连接链(3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卡板(303),所述固定板(301)的外侧开设有限位孔(3011),所述限位孔(3011)的内部活动贯穿有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的另一端与轮体(702)的通孔活动贯穿连接,轮箍支撑座(5)包括有两个直角立柱(501),两个所述直角立柱(501)呈镜像分布,两个所述直角立柱(50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502),所述轮轴支撑座(6)包括有支架(601),所述支架(60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镜像分布的直角板(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