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7  25


    本技术涉及发电厂,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火力发电厂中,主厂房通常由汽机房、锅炉房、煤仓间和集中控制室等组成。煤仓间布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的区域,可节省厂房的占地面积。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57161u、授权公告日为2015.05.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的锅炉房和煤仓的布置结构,具体包括一个侧煤仓和两个锅炉房,侧煤仓布置在两个锅炉房之间,两个锅炉房都含有侧立柱。两个锅炉房的相邻一侧的侧立柱相对设置,并且将相邻一侧的侧立柱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侧煤仓的宽度,使侧立柱成为锅炉房和侧煤仓的共用立柱,共用立柱上连接有横梁,横梁和共用立柱用来支撑侧煤仓输煤装置和原煤斗,侧煤仓的输煤装置和原煤斗布置在共用立柱之间的横梁上。

    3、现有技术中的燃煤电厂的锅炉房和煤仓的布置结构设计有共用立柱,并将侧煤仓布置在共用立柱的横梁上,相当于共用立柱和横梁承载了侧煤仓的整体重量。

    4、但是,如果两个锅炉房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大跨度横梁不能对侧煤仓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整体结构安全性差;而且,侧煤仓和锅炉房之间还有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难以合理地规划布置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以解决大跨度横梁不能对侧煤仓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整体结构安全性差;而且,侧煤仓和锅炉房之间还有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难以合理地规划布置管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3、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包括两个锅炉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锅炉房之间的侧煤仓,所述侧煤仓与两个所述锅炉房之间分别预留有走道区域;

    4、两个所述锅炉房靠近所述侧煤仓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立柱,所述侧煤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对布置;

    5、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在所述锅炉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列,以在所述走道区域的上方形成炉侧平台,供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布置在所述炉侧平台上;

    6、所述框架梁在所述锅炉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层,至少两层所述框架梁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共同构成抗侧力框架。

    7、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框架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拉结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贴合于所述锅炉房的外侧面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侧煤仓的内部还设有多个侧煤仓横梁,所述侧煤仓横梁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侧煤仓横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第二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10、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所述侧煤仓横梁与对应的所述框架梁沿同一水平线延伸布置。

    11、进一步的,相邻两列所述框架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纵向连杆,多个所述纵向连杆在所述框架梁的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布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炉侧平台靠近所述锅炉房的位置还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设置有步梯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侧煤仓设置于两个所述锅炉房的中间,所述炉侧平台关于所述侧煤仓的中心线呈对称布置。

    1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该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采用了两个锅炉房、位于两个锅炉房之间的侧煤仓、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框架梁的设计形式,侧煤仓与两个锅炉房之间分别预留有走道区域,第一立柱设置于锅炉房靠近侧煤仓的一侧,第二立柱设置于侧煤仓的两侧,框架梁固定连接于相对布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多个第一立柱、多个框架梁和侧煤仓形成了整体框架结构,确保能够对侧煤仓起到可靠的支撑作用,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更好。

    15、其中,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列,至少两列框架梁在走道区域的上方形成了炉侧平台,两侧的炉侧平台与中间的侧煤仓之间连接可靠,充分地利用了走道区域上方的空间,通过炉侧平台可合理地规划布置侧煤仓和锅炉房之间的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另外,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层,至少两层框架梁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共同构成抗侧力框架,提高了侧煤仓、炉侧平台和锅炉房的整体抗震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两个锅炉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锅炉房之间的侧煤仓,所述侧煤仓与两个所述锅炉房之间分别预留有走道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框架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框架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拉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贴合于所述锅炉房的外侧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煤仓的内部还设有多个侧煤仓横梁,所述侧煤仓横梁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侧煤仓横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所述第二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至少两个所述侧煤仓横梁与对应的所述框架梁沿同一水平线延伸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列所述框架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纵向连杆,多个所述纵向连杆在所述框架梁的长度方向上平行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炉侧平台靠近所述锅炉房的位置还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处设置有步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煤仓设置于两个所述锅炉房的中间,所述炉侧平台关于所述侧煤仓的中心线呈对称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涉及发电厂领域。具有炉侧平台的主厂房结构包括两个锅炉房,以及设置于两个锅炉房之间的侧煤仓,侧煤仓与两个锅炉房之间分别预留有走道区域;两个锅炉房靠近侧煤仓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立柱,侧煤仓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布置;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框架梁,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列,以在走道区域的上方形成炉侧平台,供蒸汽管路以及煤粉管道布置在炉侧平台上;框架梁在锅炉房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层,至少两层框架梁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共同构成抗侧力框架,提高了侧煤仓、炉侧平台和锅炉房的整体抗震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熊雄,王真,黄丹,郑伯兴,张捷,周玉,朱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1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