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6  21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


    背景技术:

    1、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一般是皮带机自移机尾上小车的行程决定了多久动一次皮带机,紧一次皮带。为了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设计了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目前皮带机自移机尾小车的行程长达9-12米,在以前的一个采煤班动一次皮带机,延长到现在的24小时动一次皮带机,此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太长,重量太大,对运输巷道地形要求高,容易造成推不动、沉陷等情况,严重影响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更增加了安全隐患,不利于煤矿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地开采,解决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推动问题是综采工作面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解决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推动问题。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机自移机尾,其操控液控系统控制单个垂直油缸或者联控迈步自移装置单侧垂直油缸升降时,可以调节组合基架的平衡,并具有下倾角防滑功能。使皮带机自移机尾运行更加平稳高效。

    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组合基架1、小车2、迈步自移装置3、液控系统4。迈步自移装置3通过螺栓联接的方式,与组合基架1相联接。当迈步自移装置3垂直油缸9与水平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时,转载机与小车2受超前支架推力滑行至组合基架1前部最大行程位置;当自移机尾需要前进时,首先垂直油缸9全部伸长至最长状态,将组合基架1、小车2以及转载机主体部分部件全部撑起,然后使水平油缸13伸长至最大行程,以达到将组合基架1通过行走轮体10在导轨15上滑行至水平油缸13最大行程的距离,然后垂直油缸9全部收缩至最短状态、水平油缸13收缩至最小行程状态。通过上述步骤循环操作,实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迈步前进。

    4、进一步地,操控液控系统4控制单个垂直油缸9或者联控迈步自移装置3单侧垂直油缸9升降时,可以调节组合基架1的平衡,并具有下倾角防滑功能。使皮带机自移机尾运行更加平稳高效。组合基架1,由头端架体5、基架体6、长基架体7、尾端架体8组成。基架体6、长基架体7都带有支座16安装位置,用于安装联接座11,与迈步自移装置3联接为一个整体。基架体6、长基架体7均安装托辊17。

    5、本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解决了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推动难的问题,有助于综采工作面实现连续开采,降低了人工频繁动作皮带机紧皮带的频率,有效满足煤矿综采工作面快采快推快运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基架(1)、小车(2)、迈步自移装置(3)、液控系统(4);迈步自移装置(3)通过螺栓联接的方式,与组合基架(1)相联接;当迈步自移装置(3)垂直油缸(9)与水平油缸(13)处于收缩状态时,转载机与小车(2)受超前支架推力滑行至组合基架(1)前部最大行程位置;当自移机尾需要前进时,首先垂直油缸(9)全部伸长至最长状态,将组合基架(1)、小车(2)以及转载机主体部分部件全部撑起,然后使水平油缸(13)伸长至最大行程,以达到将组合基架(1)通过行走轮体(10)在导轨(15)上滑行至水平油缸(13)最大行程的距离,然后垂直油缸(9)全部收缩至最短状态、水平油缸(13)收缩至最小行程状态;通过上述步骤循环操作,实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迈步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操控液控系统(4)控制单个垂直油缸(9)或者联控迈步自移装置(3)单侧垂直油缸(9)升降时,可以调节组合基架(1)的平衡,并具有下倾角防滑功能;使皮带机自移机尾运行更加平稳高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基架(1),其特征在于,由头端架体(5)、基架体(6)、长基架体(7)、尾端架体(8)组成;基架体(6)、长基架体(7)都带有支座(16)安装位置,用于安装联接座(11),与迈步自移装置(3)联接为一个整体。基架体(6)、长基架体(7)均安装托辊(1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解决了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在恶劣地形条件下推动困难的问题。涉及的一种适应多地形条件的超长皮带机自移机尾,包括组合基架、小车、迈步自移装置、液控系统。通过液控系统控制迈步自移装置的垂直油缸与水平油缸,实现皮带机自移机尾的迈步式前进。其能够适应巷道起伏、倾斜、软底板环境等恶劣运输巷道条件,解决了超长、超重型皮带机自移机尾在恶劣条件下推动困难的问题。有效满足煤矿综采工作面快采快推快运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柱,林铁源,肖洁玲,康宇,赵天启,曹艳文,曹瑞,刘蔚泽,王鹏,郝晓蓓,赵小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3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