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流量测量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涡街流量计。
背景技术:
1、流量计是一种仪表,用于测量流体被测流量和/或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内的流量,换言之,流量计用于测量管道或明渠中流体的流量。涡街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它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发的,用于测量气体、蒸汽或液体的体积流量、标准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这种流量计主要用于工业管道介质流体的流量测量,包括气体、液体、蒸汽等多种介质。它的特点是压力损失小、量程范围大、精度高,在测量工况体积流量时,它几乎不受流体密度、压力、温度、粘度等参数的影响。由于它没有动机械零件,因此它的可靠性高、维护量小、仪表参数能长期稳定。涡街流量计采用压电应力式传感器,具有高可靠性,可在-20℃~+25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因为它的结构简单、无可动部件、压损小、量程比宽等优点,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和蒸汽等介质的流量计量领域中。
2、涡街式的流量计内装有漩涡类型的发生器、频率识别的传感器以及信号转换装置。在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中,流动的介质呈垂直于发生器的方向逐渐移动,通过涡街发生器相应阻流之后,流量会在特定的范围内出现涡街流动,在此期间,涡街发生器两侧的介质则交替分离,并且释放出两串的频率。这些频率与管道中平均流速、规则性以及不对称性成比例关系,而侧漩涡则表现出相反的旋转方向。借助于频率识别的传感器以及信号转换装置,实现现场测量得以获取漩涡的频率,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流体流量。
3、使用涡街流量计的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机械振动或周围环境的振动,介质输送管道容易产生振动。导致涡街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震动干扰,从而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输送介质管道的振动,通常会选择在管道上安装固定装置,利用固定的方式实现减震。然而,对于排列复杂的管道以及较高位置的管道来说,安装固定装置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振动依旧可以通过硬性连接传导到涡街流量计上,为此依然会对涡街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涡街流量计与管道之间的间隙会引起介质流体的压力波动,这可能会导致介质流动出现湍流,从而对涡街流量计的检测效果产生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良的密封性能,减震防护能力强,流体流量测量准信的涡街流量计,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涡街流量计,包括漩涡发生管、漩涡发生管内镶嵌的涡街发生器、漩涡发生管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以及漩涡发生管的两端分别安装的第一法兰,所述的漩涡发生管的两侧的内壁上均分别开设有缓冲槽和密封槽,密封槽的外侧与缓冲槽的内侧相连通,密封槽的直径不大于缓冲槽的直径,缓冲槽的一端与漩涡发生管的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密封槽远离缓冲槽的一端内套装有第一密封圈,缓冲槽内套装有缓冲圈,缓冲圈的一端从缓冲槽内穿出,缓冲圈的穿出端套装有缓冲环,缓冲环与缓冲圈为一体结构,缓冲环的一侧与第一法兰相接触,所述的漩涡发生管的一侧开设有测量孔,流量传感器上过盈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流量传感器通过第二密封圈套装在测量孔,所述的涡街发生器位于漩涡发生管的中部与流量传感器之间。
3、优选的,所述的漩涡发生管的外壁上安装有壳体,壳体与漩涡发生管为一体结构,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壳盖,壳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壳盖上套装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在壳盖上,固定管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表,流量表与固定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流量传感器的顶部设置在固定管内。
4、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固定管内,固定板的中下部开设有螺纹孔,流量传感器的顶部分别螺纹套装在螺纹孔内,固定板的中上部开设有第一套孔,第一套孔与螺纹孔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沿着远离第二密封圈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压片和第二填料压片,第一填料压片和第二填料压片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套孔,第一填料压片的顶面和第二填料压片的底面分别开设有填料槽,填料槽与第二套孔相连通,填料槽内分别套装有密封填料环,密封填料环的直径不小于第二套孔的直径,第一填料压片、密封填料环和第二填料压片通过固定板压固在壳体内。
6、优选的,所述的壳盖的上方设置有加固壳,加固壳的底端固定在壳盖上,加固壳固定套装在固定管上。
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法兰和缓冲环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套孔,若干个第三套孔均匀分布在第一法兰或缓冲环上。
8、所述的缓冲圈远离缓冲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套装在缓冲槽内,第三密封圈两端分别与缓冲槽的槽壁以及缓冲圈的一端相接触。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漩涡发生管上开设的密封槽,以及在密封槽内设置第一密封圈,通过将输送介质的管道的一侧插进密封槽内,使其输送介质的管道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相接触,避免输送介质的管道的端部与漩涡发生管相接触,且对该管道与漩涡发生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管道与漩涡发生管之间的间隙出现漏液现象;并通过设置的漩涡发生管上开设的缓冲槽,以及漩涡发生管上设置的缓冲圈和缓冲环,通过输送介质的管道过盈套装在缓冲圈内,输送介质的管道上安装的法兰盘与缓冲环相接触,避免输送介质的管道的外壁与漩涡发生管的内腔相接触,且避免第一法兰与输送介质的管道上安装的法兰盘相接触,以隔断振动的传递,进而提高流体流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测量孔和涡街发生器设置在漩涡发生管的一侧,使其涡街发生器和流量传感器偏心设置在漩涡发生管上,即利用漩涡发生管远离涡街发生器的一端至涡街发生器之间的漩涡发生管的直管段对输送介质的管道与漩涡发生管之间间隙导致介质产生的湍流进行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0、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壳盖,能够将固定管和流量表安装到漩涡发生管上,便于使用流量表测量流体流量,通过在固定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使得流量传感器的顶部螺纹套装在螺纹孔内,以便于对流量传感器进行装卸;并通过固定板将的第一填料压片、密封填料环和第二填料压片压固在壳体内,实现将流量传感器密封在壳体内;此外,通过在壳盖的上方设置有加固壳,对固定管和壳盖的连接进行加固,以确保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定可靠。
11、再次,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法兰和缓冲环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套孔,利用螺栓穿过第三套孔,通过将输送介质的管道上安装的法兰盘套装在该螺栓上,再利用螺母拧紧在该螺栓上,以方便对输送介质的管道上安装的法兰盘、缓冲环和第一法兰进行夹紧固定;并通过缓冲槽设置的第三密封圈,利用第三密封圈过盈套装在输送介质的管道上,以提高隔断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介质输送的稳定,并对对输送介质的管道进行二次密封,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
1.一种涡街流量计,包括漩涡发生管(1)、漩涡发生管(1)内镶嵌的涡街发生器(2)、漩涡发生管(1)上设置的流量传感器(3)以及漩涡发生管(1)的两端分别安装的第一法兰(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漩涡发生管(1)的两侧的内壁上均分别开设有缓冲槽(5)和密封槽(6),密封槽(6)的外侧与缓冲槽(5)的内侧相连通,密封槽(6)的直径不大于缓冲槽(5)的直径,缓冲槽(5)的一端与漩涡发生管(1)的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密封槽(6)远离缓冲槽(5)的一端内套装有第一密封圈(7),缓冲槽(5)内套装有缓冲圈(8),缓冲圈(8)的一端从缓冲槽(5)内穿出,缓冲圈(8)的穿出端套装有缓冲环(9),缓冲环(9)与缓冲圈(8)为一体结构,缓冲环(9)的一侧与第一法兰(4)相接触,所述的漩涡发生管(1)的一侧开设有测量孔(10),流量传感器(3)上过盈套装有第二密封圈(11),流量传感器(3)通过第二密封圈(11)套装在测量孔(10),所述的涡街发生器(2)位于漩涡发生管(1)的中部与流量传感器(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漩涡发生管(1)的外壁上安装有壳体(12),壳体(12)与漩涡发生管(1)为一体结构,壳体(12)的上方设置有壳盖(13),壳盖(13)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2)上,壳盖(13)上套装有固定管(14),固定管(14)的底部固定在壳盖(13)上,固定管(14)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表(15),流量表(15)与固定管(1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流量传感器(3)的顶部设置在固定管(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1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固定在固定管(14)内,固定板(16)的中下部开设有螺纹孔(17),流量传感器(3)的顶部分别螺纹套装在螺纹孔(17)内,固定板(16)的中上部开设有第一套孔(18),第一套孔(18)与螺纹孔(17)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6)和第二密封圈(11)之间沿着远离第二密封圈(1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压片(19)和第二填料压片(20),第一填料压片(19)和第二填料压片(20)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套孔(21),第一填料压片(19)的顶面和第二填料压片(20)的底面分别开设有填料槽(22),填料槽(22)与第二套孔(21)相连通,填料槽(22)内分别套装有密封填料环(23),密封填料环(23)的直径不小于第二套孔(21)的直径,第一填料压片(19)、密封填料环(23)和第二填料压片(20)通过固定板(16)压固在壳体(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盖(13)的上方设置有加固壳(24),加固壳(24)的底端固定在壳盖(13)上,加固壳(24)固定套装在固定管(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法兰(4)和缓冲环(9)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套孔(25),若干个第三套孔(25)均匀分布在第一法兰(4)或缓冲环(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街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圈(8)远离缓冲环(9)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6),第三密封圈(26)套装在缓冲槽(5)内,第三密封圈(26)两端分别与缓冲槽(5)的槽壁以及缓冲圈(8)的一端相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