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编码器,具体提供一种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
背景技术:
1、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光、机、电为一体的数字检验装置,它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电路将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为提高编码器精度,编码器内部通常采用多个完全独立的接收器,通过对多个接收器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补偿运算实现提高精度的目的。为保证采集到的原始信号稳定和可靠,需要分别将多个接收器与标尺光栅对准。所以每个接收器需放置在独立的pcb上,方便对准操作。
2、编码器内部多块pcb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方式通常是:通过导线连接。但该连接方式操作复杂,焊接时容易出现虚焊、短路等问题,且要求pcb板挂线位置面积足够大,极大地限制了编码器向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采用柔性印刷版将编码器内部的pcb板相互连接,减小了对pcb板挂线位置面积的要求,并且由于柔性印刷版具有可形变特性,有利于编码器的小型化,柔性印刷版在编码器内部处于悬空状态,散热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包括主体、壳体、主轴、轴承、标尺光栅、发光管和至少2块pcb板和柔性印刷版;
3、其中,主体与壳体连接,主轴通过轴承套在主体内,标尺光栅套在主轴上,发光管设置在标尺光栅下方;
4、pcb板设置在标尺光栅上方,pcb板之间通过柔性印刷版连接;柔性印刷版包括多条导电通道,并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包裹导电通道,柔性印刷版的两端设置有焊盘,焊盘与导电通道对应连接,焊盘上开有过孔,柔性印刷版通过焊盘与pcb板焊接。
5、优选的,包括2块pcb板,2块pcb板的位置相对水平,且夹角为180度。
6、优选的,pcb板的形状为扇环。
7、优选的,柔性印刷版的形状为与pcb板同心的扇环。
8、优选的,柔性印刷版的两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焊盘,并通过过孔将上、下表面的焊盘连接。
9、优选的,焊盘为圆弧矩形、八边矩形或圆角矩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印刷版和pcb板为相互独立的个体,在相同的拼接面积内,可以放置更多的pcb板,提升了电子器件的贴装效率,并且在转序、存储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柔性印制板的变形和折断等问题,方便生产工序管理。
12、相比于现有的导线连接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印刷版在编码器内部更便于固定,避免了多条导线的复杂缠绕,并且柔性印刷版在pcb板上的焊接挂线面积更小,且焊过程简便,对于编码器内部空间要求更低,有利于编码器小型化,扇环状的结构也更便于安装在编码器内部;在柔性印刷版焊盘上还开有过孔,提升了了焊接强度,减小了焊接产生的阻抗;柔性印刷版在编码器内部为悬空状态,其上、下表面与空气接触充分,与导线相比,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好,能够快速的将pcb板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降低了pcb板热形变风险。
1.一种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包括主体、壳体、主轴、轴承、标尺光栅、发光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块pcb板和柔性印刷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2块所述pcb板,2块所述pcb板的位置相对水平,且夹角为18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形状为扇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版的形状为与所述pcb板同心的扇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版的两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焊盘,并通过所述过孔将上、下表面的所述焊盘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块pcb板柔性连接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为圆弧矩形、八边矩形或圆角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