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悬挂定位结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4  16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对一系悬挂的定位,大多采用轴箱体与轴套、电机的连接以及电机与构架的连接实现对一系悬挂的定位。但是随着轨道车辆轻量化的设计要求的提出,这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存在结构复杂、定位繁琐、定位精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复杂的缺陷。

    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向架。

    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4、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包括:

    5、一对叉臂,所述叉臂包括单臂端以及连接于所述单臂端的双臂端,所述单臂端连接于车轴的轴套,所述双臂端连接于转向架的构架,一系悬挂适于通过一对所述叉臂实现与所述构架的纵向、径向以及垂向定位;

    6、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于所述轴套,所述电机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构架。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轴套,所述单臂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臂端上穿设有第一节点轴,所述第一节点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节点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偏转减振件。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包括:

    10、座体,所述座体连接于所述轴套;

    11、扣盖,安装于所述座体,所述扣盖与所述座体扣合行成用于安装所述单臂端的安装空间。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与所述构架,所述双臂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臂端上穿设有第二节点轴,所述第二节点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座,所述第二节点轴与所述双臂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叠层减振件。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阶梯座,所述阶梯座设置与所述轴套,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于所述阶梯座。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垂向吊杆,所述垂向吊杆连接于所述构架,所述电机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垂向吊杆。

    16、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

    17、横梁部,所述横梁部由碳纤维一体成型;

    18、板簧,沿车长方向连接于所述横梁部;

    19、如上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所述双臂端以及所述电机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横梁部。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部上形成有型腔,所述板簧穿设于所述型腔,所述型腔的外侧壁设置有抗侧滚座和抗蛇形座,所述横梁部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垂向吊座。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部上设置有空簧座,所述空簧座上设置有定位导柱,空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定位导柱安装于所述空簧座。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部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壁设置有横向止挡座。

    23、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

    24、或者如上述的转向架。

    25、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通过单臂端和双臂端的连接方式提供了一系悬挂系统与构架之间在车长方向以及车高方向的定位,双臂端与构架的连接提供了一系悬挂系统与构架之间在车宽方向的定位,也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仅通过一对叉臂的连接就实现了一系悬挂系统与转向架的构架之间的纵向、径向以及垂向的精确定位。这种多向定位不仅增强了车轴与构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还确保了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纵向定位保证了车轴在前进方向上的稳定性,径向定位则防止了车轴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而垂向定位则确保了车轴与地面之间的垂直度,减少了振动和噪音。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对叉臂的连接,即可改变相关技术中通过轴箱体实现定位的方式,由于省却了轴箱体的设置,可以简化结构、有利于实现轻量化的设计。此外,双臂端与构架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机与轴套、构架的集成安装,增强了整个悬挂系统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这种设计使得系统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冲击,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将电机直接安装于轴套并与构架相连,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该一系悬挂定位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所需部件的数量,还降低了整车的重量。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该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多种功能的集成,优化了车辆的整体布局,提高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26、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通过采用碳纤维一体成型的横梁部,显著降低了转向架的整体重量。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是实现轻量化设计的理想选择。轻量化的转向架不仅可以提升车辆的能源效率,还能减少车辆运行时的能耗,同时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特性确保了横梁部在承受复杂载荷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高强度的横梁部结合一系悬挂定位结构,能够有效分散和吸收来自车轮和轨道的冲击力,保护车辆其他部件免受损害,延长使用寿命。沿车长方向连接的板簧与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共同作用,为车辆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性能。板簧能够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噪音,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一系悬挂定位结构的精确多向定位确保了车轮与轨道之间的良好接触,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27、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无论是采用上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还是上述的转向架,都能显著提升轨道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一系悬挂定位结构通过精确的多向定位,确保了车轮与轨道之间的良好接触,减少了因振动和冲击引起的脱轨风险。而转向架则通过其高强度、轻量化的设计以及优化的动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集成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或转向架都能有效吸收和分散来自车轮和轨道的振动能量,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噪音,从而显著提升乘坐舒适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运行环境,包括不同曲线半径的弯道、不同坡度的路段等。



    技术特征:

    1.一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12),所述安装座(112)设置于所述轴套(106),所述单臂端(102)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臂端(102)上穿设有第一节点轴(114),所述第一节点轴(114)穿设于所述安装座(112),所述第一节点轴(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偏转减振件(1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122),所述连接座(122)设置与所述构架(108),所述双臂端(104)连接于所述连接座(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端(104)上穿设有第二节点轴(124),所述第二节点轴(124)穿设于所述连接座(122),所述第二节点轴(124)与所述双臂端(10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叠层减振件(12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阶梯座(128),所述阶梯座(128)设置与所述轴套(106),所述电机(110)的一侧安装于所述阶梯座(12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向吊杆(130),所述垂向吊杆(130)连接于所述构架(108),所述电机(110)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垂向吊杆(130)。

    9.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132)上形成有型腔(136),所述板簧(134)穿设于所述型腔(136),所述型腔(136)的外侧壁设置有抗侧滚座(140)和抗蛇形座(142),所述横梁部(13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垂向吊座(138)。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132)上设置有空簧座,所述空簧座上设置有定位导柱(146),空簧本体适于通过所述定位导柱(146)安装于所述空簧座。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132)上开设有中心孔(148),所述中心孔(148)的孔壁设置有横向止挡座(150)。

    13.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系悬挂定位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一系悬挂定位结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一系悬挂定位结构包括一对叉臂,叉臂包括单臂端以及连接于单臂端的双臂端,单臂端连接于车轴的轴套,双臂端连接于转向架的构架,一系悬挂适于通过一对叉臂实现与构架的纵向、径向以及垂向定位;电机,电机的一侧安装于轴套,电机的另一侧连接于构架。该一系悬挂定位结构通过一对叉臂的连接就实现了一系悬挂系统与转向架的构架之间的纵向、径向以及垂向的精确定位;即可改变相关技术中通过轴箱体实现定位的方式,由于省却了轴箱体的设置,可以简化结构、有利于实现轻量化的设计;简化了该一系悬挂定位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所需部件的数量,还降低了整车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张振先,公衍军,李英明,韩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9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