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3  13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1、微型板对板连接器组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连接器件,尤其在穿戴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体积小、高度低等优点,微型板对板连接器组件能够满足穿戴电子产品对空间和重量的严格要求。然而,由于产品尺寸较小,微型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离脱力通常也较小,这使得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来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松脱出来。

    2、目前,为了增加微型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离脱力,一些客户会在产品上加钢片或泡棉压住产品。然而,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制造工序的复杂性,还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这种方法还可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

    3、除此以外,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通常采用弹性部完成连接,因此常需要通过拨动弹性部完成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拆卸。但是由于板对板连接器组件整体尺寸较小,因此弹性部的体积也相应微小,这给工作人员解锁连接器带来了不便。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锁稳定且便于解锁的连接器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该板对板连接器组件通过将凸块和固定槽配合时通过沿水平延伸的面相互抵接,从而增加离脱力,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并通过活动空间与弹性臂的配合使连接器拆卸过程得到简化。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4、所述第一连接器上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器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固定槽;

    5、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凸座和限位槽,所述凸座上连接有第一端子,所述限位槽连接有第二端子,所述凸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或所述凸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器;

    6、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所述弹性臂通过所述凸块卡合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凸座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在两端所述弹性臂共同所在的方向线上,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凸座之间形成有用于相对移动的活动空间,所述凸块和所述固定槽间之间通过沿水平延伸的面相互抵接。

    7、优选地,所述凸块包括导向面以及与所述导向面连接的第一抵接面,所述导向面为弧面;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扣合过程中,所述固定槽经过所述导向面后,与所述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面。

    8、优选地,在两端所述弹性臂共同所在的方向线上,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侧壁存在便于所述弹性臂弹性形变的距离。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容纳腔,所述凸座设于所述容纳腔中。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片,所述弹性臂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上;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固定片,所述固定槽设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

    12、优选地,在靠近所述弹性臂处,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壁向外凹陷形成有避位槽。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片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固定片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分设在所述弹性臂的两侧。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15、优选地,所述固定槽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面的侧壁面为沿着水平延伸的平面。

    16、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7、(1)结构具有稳定性,离脱力强。在本申请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通过弹性臂上的凸块与固定槽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其中凸块与固定槽相抵接的面为平面,从而增加了凸块和固定槽在竖直方向的离脱力,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结构更具有稳定性,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轻易松脱。

    18、(2)具有解锁的便捷性。在本申请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除了通过凸块和固定槽连接外,还通过凸座和限位槽实现相互配合。其中,凸座和限位槽之间形成有活动空间,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在弹性臂所在的方向上移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移动并对单端的弹性臂挤压,从而解锁另一端的凸块和固定槽,最终实现整个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解锁拆卸。该板对板连接器组件通过相对移动体积较大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来完成微小的固定结构的解锁,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拨动微小结构的弹片方式相比,该操作过程的可操作性和易操作得到极大的提升,因而具有解锁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两端设有弹性臂(101),所述弹性臂(101)上设有凸块(1011),所述第二连接器(200)设有与所述凸块(1011)相适配的固定槽(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011)包括导向面(1011a)以及与所述导向面(1011a)连接的第一抵接面(1011b),所述导向面(1011a)为弧面;在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扣合过程中,所述固定槽(201)经过所述导向面(1011a)后,与所述凸块(1011)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011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两端所述弹性臂(101)共同所在的方向线上,所述弹性臂(101)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的侧壁存在便于所述弹性臂(101)弹性形变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主体(110),所述第一主体(110)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容纳腔(111),所述凸座(102)设于所述容纳腔(1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主体(210),所述第二主体(210)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二连接部(21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两端,所述限位槽(20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所述固定槽(20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固定片(120),所述弹性臂(101)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0)上;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固定片(220),所述固定槽(201)设在所述第二固定片(2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弹性臂(101)处,所述第一主体(110)的侧壁向外凹陷形成有避位槽(1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2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111)内,所述第一固定片(120)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主体(110)连接的连接片(121),所述连接片(121)分设在所述弹性臂(10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22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01)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面(1011b)的侧壁面为沿着水平延伸的平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上设有弹性臂,弹性臂上设有凸块,第二连接器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固定槽;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还设有凸座和限位槽,凸座上连接有第一端子,限位槽连接有第二端子;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时,弹性臂通过凸块卡合于固定槽,凸座限位于限位槽,在两端弹性臂共同所在的方向线上,限位槽和凸座之间形成有用于相对移动的活动空间,凸块和固定槽之间通过沿水平延伸的面相互抵接。其中,凸块和固定槽间采用水平抵接面配合,增加了连接器的离脱力,活动空间与弹性臂的配合简便了连接器的拆卸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红,黄山,陈汉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奥罗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9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