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光结构、防窜光前大灯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3  22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灯,特别涉及一种防窜光结构、防窜光前大灯及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与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汽车设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成为了彰显个性与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要素。车灯,作为车辆与外界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其设计不仅关乎美学外观,更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与夜间驾驶的舒适度。因此,车灯的点亮均匀性成为了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愈发关注的重要指标。

    2、然而,在追求车灯独特造型与多样化功能的过程中,设计师们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当车灯内部采用复杂结构,包含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视表面时,这些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成为了光线传导的“桥梁”。由于车灯中的厚壁件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它们不仅是发光体,还易于在相邻部件间传递光线,导致在单独点亮某一区域时,光线会不经意间泄露至相邻区域,造成视觉上的混淆和品质感下降,给驾驶者带来不必要的视觉干扰。

    3、更为棘手的是,为了实现设计的连贯性与美观性,车灯中的挡光结构往往被设计得极为隐蔽,以至于在两块厚壁件同时点亮时,几乎察觉不到这些关键的遮光元素,虽然满足了设计的整体流畅性,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光线的精准控制与分布效果。

    4、针对这一难题,当前市场上的主流解决方案之一是在厚壁件之间增加一层2.5mm至5mm厚的塑料隔断件。尽管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线串扰,但其副作用也显而易见:它极大地限制了设计师在造型上的发挥空间,使得车灯的整体设计风格显得生硬和突兀,与追求极致美学与空气动力学的现代汽车设计理念背道而驰。此外,当两块厚壁件同时点亮时,这层塑料隔断还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道明显的黑线,破坏了灯光的整体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窜光结构、防窜光前大灯及汽车,以解决现有的塑料隔断件在厚壁件之间形成一道明显的黑线,破坏了灯光的整体均匀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窜光结构,包括厚壁件组和挡光片,厚壁件组包括若干个厚壁件,若干个厚壁件根据预设的形状进行排布,相邻的厚壁件之间均设置有挡光片,挡光片的两个面分别与厚壁件贴合;挡光片的厚度为0.4mm-0.8mm。

    4、进一步的,厚壁件组和挡光片均固定安装在厚壁件支架上。

    5、进一步的,挡光片的宽度和厚壁件的厚度相匹配,能够完全隔离相邻的两块厚壁件。

    6、进一步的,挡光片的厚度为0.6mm。

    7、进一步的,厚壁件为透光元件。

    8、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窜光前大灯,包括如权利要求所述的防窜光结构、装饰框和led模组,防窜光结构的厚壁件支架固定安装在装饰框上,led模组安装在对应的厚壁件上。

    9、进一步的,每个厚壁件的背面均安装有led模组,led模组的光源正对厚壁件。

    10、进一步的,led模组包括led光源和驱动板,驱动板通过铝板来控制散热。

    11、进一步的,装饰框固定密封连接在大灯壳体上。

    1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防窜光前大灯,防窜光前大灯固定设置在车辆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在车灯防窜光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巧妙引入厚度精准控制在0.4mm至0.8mm范围内的挡光片4,尤其以0.6mm厚度作为优选方案,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车灯系统的光线管理能力。该挡光片不仅能够高效地隔离相邻厚壁件之间的光线串扰,彻底阻断了光线从一个厚壁件非预期地“窜”向另一个厚壁件的现象,从而确保车灯在点亮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均匀性和清晰度。这种对光线的精细调控,使得夜间或低光环境下的照明效果更为出色,有效提升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和行车安全性。

    15、与市场上广泛采用的2.5mm至5mm厚度塑料隔断相比,本发明采用的超薄挡光片在保证防窜光效果不打折扣的同时,大幅度削弱了视觉上的突兀感。它以其极致的轻薄,让车灯的整体设计实现了从厚重到轻盈的飞跃,不仅保持了设计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还赋予了车灯更加现代、优雅的外观美感。这一变化使得车灯成为了车辆前脸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与车辆的整体造型风格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品牌形象和视觉吸引力。

    16、超薄挡光片的引入,不仅改善了车灯的视觉效果,还赋予了设计师更大的创作空间。他们可以在保持车灯功能性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车灯设计。这些设计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也顺应了汽车市场日益年轻化、个性化的趋势。

    17、此外,本发明还充分考虑了车灯的散热问题。led模组通过高效的铝板散热设计,确保了led光源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而超薄挡光片和紧凑的厚壁件设计,则进一步促进了热量的快速传导和散发,提高了整个大灯系统的散热效率。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车灯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减少了因过热而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故障风险。

    18、在结构稳固性方面,本发明通过将厚壁件组和挡光片精心固定在厚壁件支架上,再整体稳固地安装在装饰框上,构建了一个稳固可靠的车灯结构体系。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车灯的抗振能力,还有效降低了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静谧性。同时,它也确保了车灯在各种恶劣路况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正常工作,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照明保障。

    19、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引入超薄挡光片的设计理念,在解决传统车灯窜光问题的同时,还在造型设计、视觉品质、散热效率和结构稳固性等方面实现了全面优化和提升。这一技术成果不仅为汽车车灯的设计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窜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厚壁件组和挡光片(4),厚壁件组包括若干个厚壁件,若干个厚壁件根据预设的形状进行排布,相邻的厚壁件之间均设置有挡光片(4),挡光片(4)的两个面分别与厚壁件贴合;挡光片(4)的厚度为0.4mm-0.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厚壁件组和挡光片(4)均固定安装在厚壁件支架(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光片(4)的宽度和厚壁件的厚度相匹配,能够完全隔离相邻的两块厚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挡光片(4)的厚度为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厚壁件为透光元件。

    6.一种防窜光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窜光结构、装饰框(1)和led模组,防窜光结构的厚壁件支架(5)固定安装在装饰框(1)上,led模组安装在对应的厚壁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窜光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厚壁件的背面均安装有led模组,led模组的光源正对厚壁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窜光前大灯,其特征在于,led模组包括led光源和驱动板,驱动板通过铝板来控制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窜光前大灯,其特征在于,装饰框(1)固定密封连接在大灯壳体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窜光前大灯,防窜光前大灯固定设置在车辆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大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窜光结构、防窜光前大灯及汽车,所述防窜光结构包括厚壁件组和挡光片,厚壁件组包括若干个厚壁件,若干个厚壁件根据预设的形状进行排布,相邻的厚壁件之间均设置有挡光片,挡光片的两个面分别与厚壁件贴合;挡光片的厚度为0.4mm‑0.8mm。本发明不仅能够高效地隔离相邻厚壁件之间的光线串扰,彻底阻断了光线从一个厚壁件非预期地“窜”向另一个厚壁件的现象,从而确保车灯在点亮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均匀性和清晰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腾飞,郑玉芳,张小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9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