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2025-06-23  37


    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相比于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受污染程度较轻,但如果不经处理或仅经过低效的初级处理就直接将其排放,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导致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的污染,危及居民生活用水。

    2、生活污水的处理包括两个关键工艺步骤:去除杂质和消毒杀菌。传统的杂质去除方法有沉淀法和过滤法。沉淀法依靠重力使杂质沉降至收集容器底部,达到与污水分离的目的;过滤法则是借助过滤网等工具完成对污水中固体杂质的截留与去除。相较而言,过滤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杂质去除效果,而沉淀法达到同等效果需要更长的沉降时间,且当污水中杂质较轻时,其去除效果有限。过滤法理论上可以去除大小在滤孔尺寸以下的所有杂质,去除效果显著。但是,当前采用过滤网方案的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滤网易变形堵塞、滤网清理难度大等问题,需定期拆解装置对滤网进行清理,不仅费时费力,还破坏了装置的连续作业能力。

    3、传统的消杀方法有消毒试剂法和辐照法。消毒试剂法由于向污水中添加了消毒试剂,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辐照法利用各类辐照源(如电子束、射线和电磁辐射)照射水体,出于成本和安全考虑,当前在污水消杀中优先采用电磁辐射源(如紫外线),但紫外线穿透能力有限,其消杀效果不佳。近年来,兴起一种利用空气电离产生含有正/负离子、游离基、臭氧等具有净化能力的活性气体进行污水消杀的技术,该方法具有消杀效果好、环保无污染、便捷高效等优点而受到重视。但是,当前采用活性气体消杀方案的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空气电离效率不高、活性气体在输运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导致消杀气体中活性净化成分含量不高,不能对污水形成充分有效的消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网自主清洁能力、杂质去除效率高、且消杀充分彻底的污水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4、除杂室,所述除杂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内部设有可与所述除杂室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过滤网,外部侧壁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滤网转动的滤网清理机构;

    5、收集室,其连通于所述除杂室的底部,内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收集室分割为上部储水区和下部杂质存储区;所述第一隔板上具有通向所述下部杂质存储区的入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正下方,并在过滤网之间形成有开闭机构;以及

    6、消杀室,所述消杀室与所述收集室并排连接,并通过第一出水口与所述上部储水区连通;所述消杀室内设置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的主体为底部直径大顶部直径小的中空柱状结构,中空柱状结构的外侧向四周发散有中空的导气管。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在所述除杂室内由上至下呈多级顺序布置有多个,且各级过滤网的滤孔尺寸依次递减,各级过滤网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滤网清理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与其正上方的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的蜗轮轴与过滤网的端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开闭机构包括盖板、驱动所述盖板下沿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以及导引所述盖板的上沿竖直移动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顶部两侧与收集室的内壁之间,所述转盘与盖板之间通过两个压辊压紧夹持。

    10、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收集室外壁的电动伸缩杆、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的推块、与推块套接的推杆以及供推杆移动的导向滑轨;所述推杆穿过导向滑轨并与所述盖板下沿通过铰链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室的下部杂质存储区设有抽拉式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外壁设有拉手;所述除杂室和收集室上分布有观察窗。

    12、进一步地,所述消杀室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消杀机构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消杀室的侧壁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二出水口。

    13、进一步地,所述消杀机构的中空柱状结构内部由第二隔板划分成预电离室和电离室;所述第二隔板的中心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内贯穿有支撑杆。

    14、进一步地,所述预电离室内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高压电网,所述电离室内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杆顶端的高压放电针,所述预电离室的底部设有进气嘴。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配电箱,所述高压配电箱通过导线与支撑杆底部相连,并与高压电网和高压放电针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消杀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通过管路与进气嘴连通。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在除杂室顶部设置多级滤孔尺寸逐级减小的过滤网,增强了装置对污水中固体杂质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滤网清理机构,提高了过滤网的自主清洁能力,解决了传统水处理设备中过滤网易堵塞、滤网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连续作业能力;

    18、(2)通过在消杀机构中设置预电离室,可对空气进行预处理,经过高压电网后空气处于受激发状态,从而使其进入电离室后更容易被高压放电针电离;通过设置空气泵和多根高压放电针,提高了装置的进气量和空气被电离的概率,提升了空气的电离效率,进而提高了消杀气体中活性净化成分的浓度;

    19、(3)通过在消杀机构主体外侧设置多根均布的导气管,可将含有活性净化成分的消杀气体更加均匀地疏散到污水中;通过设置空气泵,提高了消杀气体的压力和流速,使电离后的消杀气体能够迅速进入污水中,同时对污水产生一定的冲击搅动作用,不仅有效避免了气体中的活性净化成分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还使得消杀更为充分有效,提升了装置的消杀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6)在所述除杂室(1)内由上至下呈多级顺序布置有多个,且各级过滤网(6)的滤孔尺寸依次递减,各级过滤网(6)之间通过连杆(7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清理机构(7)包括正反转电机(701)、蜗杆(702)和蜗轮(703);所述蜗杆(702)与其正上方的蜗轮(703)相啮合,所述蜗轮(703)的蜗轮轴与过滤网(6)的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10)包括盖板(1006)、驱动所述盖板(1006)下沿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以及导引所述盖板(1006)的上沿竖直移动的转盘(1004);所述转盘(1004)设置在所述盖板(1006)的顶部两侧与收集室(2)的内壁之间,所述转盘(1004)与盖板(1006)之间通过两个压辊(1005)压紧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收集室(2)外壁的电动伸缩杆(1001)、与电动伸缩杆(1001)固定连接的推块(1002)、与推块(1002)套接的推杆(1003)以及供推杆(1003)移动的导向滑轨(11);所述推杆(1003)穿过导向滑轨(11)并与所述盖板(1006)下沿通过铰链(100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2)的下部杂质存储区设有抽拉式的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的外壁设有拉手(1201);所述除杂室(1)和收集室(2)上分布有观察窗(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室(3)内设置有支撑板(14),所述消杀机构(15)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4)上;所述消杀室(3)的侧壁上在所述支撑板(14)的上方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机构(15)的中空柱状结构内部由第二隔板(1504)划分成预电离室(1501)和电离室(1502);所述第二隔板(1504)的中心开设有导气孔(1505),所述导气孔(1505)内贯穿有支撑杆(15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电离室(1501)内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507)上的高压电网(1508),所述电离室(1502)内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支撑杆(1507)顶端的高压放电针(1509),所述预电离室(1501)的底部设有进气嘴(15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配电箱(17),所述高压配电箱(17)通过导线与支撑杆(1507)底部相连,并与高压电网(1508)和高压放电针(1509)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消杀室(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气泵(18),所述空气泵(18)通过管路与进气嘴(1506)连通。


    技术总结
    本案涉及一种多级截留自动除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除杂室,所述除杂室内部设有过滤网,外部侧壁设置有滤网清理机构;收集室,内部形成有开闭机构;以及消杀室,其内设置消杀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除杂室顶部设置多级滤孔尺寸逐级减小的过滤网,增强了装置对污水中固体杂质的去除效果;通过设置滤网清理机构,提高了过滤网的自主清洁能力,解决了传统水处理设备中过滤网易堵塞、滤网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连续作业能力;通过设置消杀机构,提高了装置的进气量和空气被电离的概率,提升了空气的电离效率,进而提高了消杀气体中活性净化成分的浓度;使得消杀更为充分有效,提升了装置的消杀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桑伟,丁虹耀,沈兵,赵力电,冯文,卞正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9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