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电刺激装置以及头戴式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3  25


    本申请属于电刺激治疗,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刺激装置以及头戴式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刺激治疗是一种应用电脉冲来刺激身体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影响神经、肌肉或其他身体组织达到治疗效果。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施加特定频率的交流电,调节大脑神经活动,尤其是神经振荡,从而对抑郁障碍等精神疾病产生治疗作用。tacs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神经振荡、增强神经可塑性、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神经网络连接、以及影响脑区功能等方面。在关联技术中,已有研究采用电刺激信号刺激用户大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先例,所采用的主要电极形式有贴片电极或固定电极,通常这些电极之间相互独立,需要逐一进行精确定位并固定,调整起来也比较困难。此外,由于电流在导体中总是倾向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流动,因此在采用tacs进行治疗时,流经正负电极的电流不是必然经过预定的刺激靶点,这就带来治疗对象的偏差,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极组件,能够提供可调且刺激靶点位置精确的复合型电流。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一种电极组件,包括:

    4、固定部件,所述的固定部件上设置有第一电极;

    5、多个活动部件,与所述的固定部件绝缘,且多个活动部件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部件上,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极,各所述的第二电极的电性相同,且所述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电性相反;

    6、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用于同步放电以向目标区域施加电刺激并形成覆盖目标区域的复合型电流。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中央,多个所述的第二电极沿周向环绕布置在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外侧。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极组件的正面为皮肤接触面,背面为非接触皮肤面,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均位于电极组件的正面。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背面具有若干导电端子,部分所述的导电端子与所述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部分导电端子与各所述的第二电极分别导电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的固定组件的背面开设有多条导槽,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上均具有滑帽,各滑帽分别与各所述的导槽滑动配合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的锁定结构能够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锁定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活动部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的活动部件一体集成。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部件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电极组件呈长方形,4个所述的活动组件分别位于该长方形的四角处。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的背面还设置有中心连接件,所述的活动部件分别可活动地连接在该中心连接件上。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还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生物电信号。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发生模块、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具有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正极输出端子,并且,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所述的正极输出端子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电极电连通,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所述的正极输出端子中的另一个分别与各所述的第二电极电连通。

    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头戴式治疗设备,包括适于佩戴在用户头部的头戴部件、连接在所述的头戴部件上的集电环、能够产生电刺激脉冲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集电环上的一个或多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的集电环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根导线,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多根所述的导线与所述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实现电连接。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头戴式治疗设备还包括能够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集电环上的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背面具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若干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磁性元件上,各所述的第一磁性元件的一侧具有与第二磁性元件贴合的表面,另一侧具有与所述的导线相接触的电刷,其中,所述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种为永磁体,另一个为导磁体。

    20、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刺激装置以及第三方面所述的头戴式治疗设备均可包括上文所提供的电极组件,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电极组件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中央,多个所述的第二电极沿周向环绕布置在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组件的正面为皮肤接触面,背面为非接触皮肤面,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均位于电极组件的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背面具有若干导电端子,部分所述的导电端子与所述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部分导电端子与各所述的第二电极分别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的固定组件的背面开设有多条导槽,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上均具有滑帽,各滑帽分别与各所述的导槽滑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还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的锁定结构能够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锁定各所述的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活动部件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的活动部件一体集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部件的数量为4个,所述的电极组件呈长方形,4个所述的活动组件分别位于该长方形的四角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件的背面还设置有中心连接件,所述的活动部件分别可活动地连接在该中心连接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还用于采集目标区域的生物电信号。

    12.一种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刺激发生模块、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具有负极输出端子以及正极输出端子,并且,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所述的正极输出端子中的一个与所述的第一电极电连通,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所述的正极输出端子中的另一个分别与各所述的第二电极电连通。

    13.一种头戴式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设备,所述的头戴设备包括适于佩戴在用户头部的头戴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头戴部件上的集电环、能够产生电刺激脉冲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集电环上的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的集电环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根导线,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通过多根所述的导线与所述的电刺激发生模块分别实现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戴式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集电环上的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背面具有多个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的电极组件的若干导电端子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磁性元件上,各所述的第一磁性元件的一侧具有与第二磁性元件贴合的表面,另一侧具有与所述的导线相接触的电刷,其中,所述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种为永磁体,另一个为导磁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组件、电刺激装置以及头戴式设备,该电极组件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多个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绝缘,且至少有部分活动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部件上,各活动部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的电性相同,且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电性相反;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和各第二电极用于同步放电以向目标区域施加电刺激并形成覆盖目标区域的复合型电流。本申请可以实现对刺激靶点的精确定位和灵活调整,避免产生电刺激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减少皮肤刺激的不适感,降低对非目标区域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吕鑫,孙伯民,沈子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好壹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902.html

    最新回复(0)